第203章 太平之厄(下四)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3      字數:2300
  權瀧赴塞外築城,加官安西都護府司馬,武崇敏加都護府錄事,兩人一個二十多歲,一個年僅十二歲,還是半大孩子,掛上了正五品、正七品的差事,但因做的是苦差,倒是無人有異議。

  但權瀧遺留下來的冬官衙門營繕郎中官缺,倒是引來不少人的興趣。

  李昭德主持的外城營建是武後格外在意的工程,如今進展迅速,營繕郎中乃是其中要角,偌大的功勞轉眼便要到手,還能得到三和土的秘密,實在是惹人眼饞。

  越是搶手的官職,便越是敏感,即便都有心咬上一口,也要觀望風色,謀定而後動,武後在朝中谘問群臣,誰可擔當營繕郎中,群臣意外的靜默。

  “臣武懿宗以為,太常博士藺穀,可擔當此任”河內王,金吾將軍武懿宗率先發聲,他舉薦的人選,令朝中更加安靜了,藺穀乃是公認的權策黨羽,武懿宗對他這批人素來不假辭色,趁著權策在上清觀抄經,還發力流放了好幾個,這次卻出言保舉,朝中飄滿了陰謀的氣息。

  “臣反對,營繕郎中正是得用之時,極耗心力,藺穀弱質文士,怕是難以克當,且營繕郎中身負陛下期許,朝野之望,須老成持重,不宜由低品官升遷,而應由他部郎中遷轉”太仆寺卿杜沉嚴詞駁斥。

  武懿宗聞言,拱手作罷,退回坐席,“杜太仆說得極是,本王一心想著提攜年輕後進,卻是思慮不周了”

  朝中明眼人嗤之以鼻,這是在唱雙簧,拿藺穀作筏子,武懿宗倒是肯提攜後輩,錢帛給到位了,這位王爺絲毫不吝惜聲名。

  眼見杜沉要趁熱打鐵,提出自己的人選,卻不料,斜刺裏殺出了天官尚書史務滋,“老臣不以為然,臣以為,有誌不在年高,前任營繕郎中權瀧便是世家出身,少年俊彥,行事穩妥有章法,多蒙陛下讚譽,臣以為後任與之相類,必能延續善政,臣舉薦滎陽鄭氏鄭鏡思”

  史務滋麵上嚴肅,心中叫苦,一開始太平公主隻是授意他給鄭鏡思找個五六品的官缺,後來突然改了主意,要能落個大人情的,硬生生逼著他攪和進這攤渾水之中。

  一番話有理有據,還將武後捧在其中,令人難以辯駁,朝中的鄭氏親朋故舊,紛紛出列支持,加上太平公主黨羽,成一邊倒之勢。

  杜沉訕訕然退回,與武懿宗交換了眼色,見他的矮個子尖嘴猴腮,氣得腮幫子一鼓一鼓的,活像個蛤蟆,更增醜陋,眼中的冷芒如同實質,惡狠狠盯著史務滋,恨不得一口咬上去。

  “罷了罷了,此事頗費勞力,讓年輕人曆練,也是正理,便讓鄭鏡思暫且署理此職”事關外城營建大事,武後也多了慎重,“李相,還請你善加督促調教,有不妥當,即行罷黜,不得姑息”

  “老臣領命”李昭德冷眼旁觀,即便武後不吩咐,他眼裏也不揉沙子。

  “臣宗正寺卿李元名,代轉太平公主府家令權策奏請,因駙馬都尉權毅久在嵩山,義陽公主臥病,請命奉母赴嵩山靜養”舒王李元名出列稟奏,心中不無怨氣,他百般謀劃,努力透過太平公主府的關係,拉攏武攸暨的兄長武攸寧,正想要借助權策做個橋梁,他倒好,才從上清觀出來,又要去嵩山,真要當世外高人不成?

  武後沉吟良久,有些出神,不知道想了些什麽,臉色不太好,淡淡說了句,“朕知道了,一家團聚也好”

  “啟奏陛下,欽天監近日聽聞奏報,河東道絳州有大星化為眾多小星,拖曳長尾,降落四野,聲如驚雷,地動山搖,幸未傷及田產人命”欽天監令高戩肅容出列,稟報了天象異常,“據臣推演,此天象主海波不穩,有水侵之兆,宜遣使海祭,”

  “哦?竟有此事?”武後坐直身子,神色肅穆,“塗祁佑,你精研道法卜筮,於此事可有見地?”

  “陛下,高監令所言已經周全,臣並無補充,適才在衙署中商議,高監令還提及所遣使節,宜有親貴,且不宜年長”塗祁佑淡淡上奏,處處以高戩為先,並無爭鋒之意。

  高戩眼角餘光微微後瞥,心神不寧,平日裏在欽天監,塗祁佑可不是個肯逢迎他的人物,明裏暗裏,與他分庭抗禮,今日這是怎的了,還主動為他張目?

  “高戩,你以為何人適合為海祭使節?”塗祁佑縮頭,顯然於此事並不十分熟稔,武後徑直問高戩。

  高戩遲疑著回稟,“臣以為,地官衙門度支郎中溫常傑可以”

  “臣無異議”塗祁佑不待武後發問,主動出言,他不說附議,說的是無異議。

  涉及到神神叨叨的天象,朝臣萬馬齊喑,誰也不敢妄自搭茬,武後允準,此事便成定案,溫常傑出列領了差事,癟著嘴,盯了高戩一眼,還有些不情願,正是回春,乍暖還寒,行路之苦,他才不耐煩。

  高戩一口老血險些噴出,這人端的不識好歹。

  卻未曾看到,前方來俊臣微微闔著的眼睛裏,閃過一道淩厲的精光。

  太初宮,雙曜城,東宮。

  皇嗣李旦與太子賓客武延秀對坐而飲,論起輩分,武延秀應當喚李旦一聲表舅,隻是這親戚,當得比仇人好不了幾分,竟是頭一回如此親近。

  “少年慕艾,延秀年歲也大了,可有心儀的小娘子,好做親事?”李旦並不端著長輩架子,言語溫煦,時不時還為武延秀斟酒。

  “多謝殿下掛懷,臣還年幼,功業未成,說起親事言之過早”武延秀如對大賓,並不是講起了禮節,還是防備,“況且,我大兄延基,與權郎君同齡,比臣大了兩歲,這兩位都未曾結親,臣很是不急”

  “哈哈哈,貴胄華美少年,都做如此想,大郎卻是帶了個壞頭,閨閣之中,怕要落下不少埋怨”李旦嗬嗬而笑,有些不良長輩的意思,“我聽聞,延秀曾對韋娘子有襄王之思?”

  武延秀神情艱澀,“殿下說笑了”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韋娘子姿容美豔,延秀正值壯年,有所念想,也是人之常情”李旦似有微醺,滿臉酡紅,眼睛睜不開,口中隻剩下若有若無的呢喃,“盡管施為,我欲觀延秀禦女手段,若有難處,可來尋我,我樂見其成”

  武延秀臉色變幻,呆呆看著對麵的明黃色身影,良久不言不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