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騎兵入場
作者:珍珠奶茶加珍珠      更新:2022-03-26 14:03      字數:1543
  如果說剛進大營時,絕大多數人都不太信任李信,那麽到了訓練的最後,已經沒有人懷疑李信的能力了。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此刻在營地裏的這一千來人都比進行訓練之前強了不止一籌。

  這種強大不僅僅是先進而係統的體能鍛煉所帶來的肉體上的強大,更是李信這種全新練兵模式所帶來的意識上的強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者甚至比前者更為重要。

  相比起絕大多數普通人,軍人在戰場上要麵對的情形實在是極端太多倍,沒有鋼鐵一般的意誌絕對難以堅持下來。李信平時的訓練看似機械,卻是在把軍士們的精神擰在一起,每一個人的意誌都能從戰友那裏得到支撐和依托。

  如此一來,便沒有人是單獨靠自己的意誌力撐著,軍隊的戰鬥意誌比先前強了何止幾倍。或許勳貴少爺們對此沒有太大的感觸,但多少接觸過戰場的其他士卒們卻深有體會。他們暗地裏早就將李信與李績這等成名的老將領相提並論。

  當然,李信本人對這種看法相當嗤之以鼻。

  在他看來,這幫士卒就是太年輕,沒跟李績這樣的老妖怪打過仗,所以才會這麽沒見識地把他當成什麽少有的將才。李績這一票老將領的赫赫戰功,是李信這輩子拍馬也趕不上的。他們在用兵之道上驚人的直覺和經驗,是整個大唐的寶貴財富。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將軍隊比作一把劍,那麽李績、程咬金、李靖這些老將便是傳說中的絕世劍客。他們用兵正如劍客使劍,其劍招之高明,是李信萬萬比不了的。他最多隻能算是半吊子鑄劍師,在軍營裏操練操練,順便紙上談談兵,應該不至於露怯。可要是真到了戰場上,他會把仗打成什麽鳥樣,那可就難說了。

  李信很有自知之明。

  總而言之,拋開過譽這一點不談,李信在手下這些軍士們中間已經有了幾分威望。尤其是那幫勳貴子弟,大有認其為大哥的勢頭。

  原來,自從房遺愛帶人襲擊李信失敗以後,這幫刺兒頭對李信的態度就悄然發生了些許改變,平時不僅自己不再表達對李信的不滿,有時候聽見別人說李信壞話時還要翻臉瞪人。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李信練兵的成效確實肉眼可見——君不見程處默肚子上的肥肉都少了兩圈,整個人都變得精壯起來,整個一人形自走大凶器。這幫天生崇拜強者的少爺公子們自然對李信心服口服。

  所以,當李信要大家在軍演上好好表現時,眾人均是雄心萬丈地亮了亮拳頭。他們並不知道李信折騰這麽多事兒都是為了跟陳驍較勁,否則的話,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翌日,欽天監定下的黃道吉日。

  太陽還未升起時,兩隊守城官兵就已經將長安城中央的朱雀大街灑掃了足足三遍,可謂纖塵不染。待東方第一縷晨光亮起,照耀在長安上空時,低沉的號聲便響了起來,充滿威嚴,像是某種巨獸喉嚨裏壓抑的吼聲。

  李世民難得穿上了冠冕禮服,在一隊衛士的簇擁下登上了承天門。跟在他身邊的是李績和李靖,程咬金悄悄藏在人群之中,似乎並不是很想在這樣的場合露臉。這或許也是這隻老狐狸的韜光養晦計策之一。少在人前露臉,人家算計的時候自然也容易忽略。

  李世民對身旁環伺的群臣發表了一通不算太短的講話,總的來說,就是總結這一年來的得失,跟初一大朝會那天的講話相比,差別可能在於他將重點放在了展望未來上,尤其重點地提了一下北方邊境以及與突厥方麵的外交事務,其中的暗示意味不可謂不微妙。

  李二陛下對突厥動兵的打算暫時還未公開,隻局限於軍方高層大致知道點風聲。但今日的講話之後,有心人隻要聯係一下今天大動幹戈的檢閱儀式,不難揣測出上意。可以想見之後朝堂之上,應該會多一點申斥突厥的奏章作為鋪墊吧。

  “吉時到!”欽天監的司儀官突然舉起手中的令旗道。

  李世民輕輕擺了擺手,道:“那就開始吧。”

  伴隨著這位大唐最有權力者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長安城東西兩側的開遠門和通化門緩緩打開。兩隊大唐騎兵分別從兩處城門飛馳入內,安福門、延禧門遞次打開,讓騎兵們長驅直入,宛如天雷震動的馬蹄聲徑直滾向承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