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雕版印刷的優點
作者:珍珠奶茶加珍珠      更新:2022-03-26 14:02      字數:1601
  蕭瑀手中拿著的這兩本《經濟學基礎》都是印刷品。原稿是陳幼瀾所謄抄的。李信讓府上的木匠師傅們用精湛地手藝刻出雕版,然後刷刷刷就印了兩百本。實際上,當時長一樓分發的《梁祝》後半段故事也是印刷品。隻是沒有人注意筆跡,因而沒有發現異常罷了。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疑惑,明明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術更先進,李信卻不用呢?

  很多人都知道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的畢昇發明的,並且也知道這種印刷術有諸多方便之處。可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活字印刷術雖然在宋代即問世,但直到明代的時候,占據印刷業主流的依然是雕版印刷。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活字印刷術很方便沒錯,但想要使用活字印刷術來印書的話,就需要大量識字的工人,否則根本沒辦法順利地排字和印刷。而眾所周知,封建王朝的文盲率一直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九成以上的百姓也就能認認自己的名字。這讓書商們怎麽招到足夠多的印刷工人?

  第二,活字印刷術的“活字”可以分為泥活字、木活字等等等等,它們在印刷的過程中各有優勢劣勢,有時候難免損壞。損壞以後就要補一枚新的進去。而補進去的這一枚新活字往往很難跟舊的活字一模一樣,這樣一來,印刷出來的成品就不連貫,不美觀。

  雖然大唐這個時候尚未出現成規模的印書坊,但從後麵朝代的經驗來看,一個印書坊裏往往同時要用好幾套活字,一旦用混,成品就全都成了著名的板橋體了——清代鄭板橋獨創的字體,大大小小,如亂石鋪路,有種異樣的美感,除了對強迫症患者不太友好以外,似乎也沒有別的問題。

  所以,活字印刷術雖然先進,卻大大超出了當前適用的範圍。考慮到這一點,李信才沒有將其拿出來,隻是用了雕版印刷的方式。

  一來,雕版印刷對工人識字的水平要求最低,連刻字的老師傅都不需要會認字,他隻要會依葫蘆畫瓢地把原稿以鏡像的方式刻為陽文即可。而印字的工人就更不需要認字了,隻要會塗墨水然後壓紙就行。

  二來,雕版可以長久保存,隻要保存得當,隨時都可以再拿出來加印。這也是很方便的一點。

  李信向蕭瑀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雕版印刷的原理。蕭瑀感慨道:“那可比手抄快多了。”

  “是啊,其實不隻是這個《經濟學原理》,隻要有心,所有的書都可以如此印刷出來。”李信笑著說道。

  “這麽一來,書的價格不就要下降了?”蕭瑀突然想到什麽,微笑著問道。

  李信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蕭瑀沉吟片刻,雙眼放光道:“日後,書將再也不是什麽珍品藏品,將有更多人讀得起書,將有更多人了解這世間的道理。楚王殿下.......此舉功德堪稱無量啊!”

  李信笑著擺了擺手,道:“沒有那麽快。各種雕版的製作也是需要時間和成本的。小子隻是個商人,一切都是為了掙錢而已。”

  蕭瑀說的固然沒有錯。但雕版印刷從出現到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隻有讓它變得有利可圖起來,人們才會有動力去改變,去接納。

  蕭瑀懂了李信的言外之意,笑著點了點頭,道:“掙錢是好事,尤其是楚王殿下你,每次你掙錢,都掙得老夫心服口服。”

  李信也不知這話是在誇自己還是貶自己,隻好尷尬地笑了笑。

  “有了這些東西......老房不用多費口舌了。”蕭瑀終於將話題帶回了標點符號這裏。

  沒錯,這些印刷出來的《經濟學基礎》就是這一場排版與標點之爭的決勝關鍵。因為這是一本絕大多數人都想讀的書。

  自從那日李信在朝堂上論爭過刺激商業的好處之後,不少人都對此有了更多的思考。再加上李信這段時間一來一直在戶部講課,“經濟學”這個概念越發為更多人所知曉。李世民亦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提過“經濟學”這個詞匯。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學雖然還無法跟儒學相提並論,但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很多人都對它產生了興趣,並且開始正視它的存在。

  朝中諸臣想要了解經濟學,最好的材料是什麽?正是第一個提出“經濟學”這三個字的李信所寫的《經濟學基礎》。而這本書,是橫向排版,並且用上了標點符號。你說,這些反對橫向排版,反對標點符號的守舊派們,到底看不看這本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