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由紅燒肉引發的思考
作者:珍珠奶茶加珍珠      更新:2022-03-26 14:00      字數:2108
  對於程咬金這樣的人來說,對人又罵又踹是常態。這都是愛護的表現。也就李信這種他非常看重的晚輩,他才會這麽親熱地踹上幾腳,罵上幾句。若是換了旁人,他理都不會理。

  李信揉著被踹疼的屁股走出程府時,腦子裏不斷地這麽想著,聊以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

  打是親,罵是愛嘛。算了算了........而且,不算了能怎麽辦?打又打不過,罵也罵不贏,人家還占著長輩的名分,李信也很無奈,隻有默默忍受這老流氓的“欺負”。

  回到家以後,可愛的潤娘非常乖巧地給李信端上來一杯水。李信一口飲盡,又把空杯子還給潤娘,這才終於順了氣。不得不說,這種封建小地主的生活,實在是愜意得不行。

  每天也沒什麽事幹,愛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偶爾自己下下廚,做點好東西吃一吃,小日子過得美滋滋。

  不過,王府的廚娘最近一直就感到壓力很大,幾乎都快要自閉了。作為一個廚師,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她在廚藝上的尊嚴。然而,這尊嚴已經被李信用各種各樣的姿勢,花式碾壓幾百遍,幾乎碎成渣了。

  在穿越以前,李信一直以為所謂王爺,當然應該錦衣玉食,頓頓有滋有味,然而當他真的穿越過來以後才發現,唐代廚師對於美食的想象力實在太貧乏了。如果他想吃點好的,隻能親自動手。

  廚娘一開始還覺得不爽,但嚐過李信做的菜之後,她徹底服了。沒想到自家王爺還有這樣的手藝!她當即哭著求李信教她做菜。

  知恥而後勇,孺子可教也。

  李信也不是藏私的人,更何況教會了自家廚娘以後,還不是自己享受?還樂得省事兒呢。於是,他後來每次來廚房做菜的時候,都會讓廚娘在旁觀摩,有時候甚至他自己不動手,讓廚娘動手,他隻是在一旁指點。

  不過,總體來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信雖然努力在吃上搞花頭,但有些東西還是不好搞的。

  這年頭雖然不許隨便殺牛,但以李信的身份,弄點牛肉倒不難,難的是他想吃土豆牛肉卻吃不到——土豆這會兒大概還在美洲那個犄角旮旯裏野蠻生長呢。

  李信本就是工科生,想搞出能應付遠洋航行的大船倒是沒什麽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沒錢。

  遠洋航行當然有利可圖,而且是大大的有利可圖,當年曆史上葡萄牙荷蘭這種小國,全都靠海外殖民賺得盆滿缽滿,誰說我大唐就不能走這條路線?

  但是,正如做生意需要本錢一樣,想要湊出一支遠洋船隊的啟動資金可不容易,以李信一個人的力量,哪怕他腦子裏有再多奇思妙想,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以大唐初年糟糕的財政來說,舉國上下甚至都湊不出一支船隊的錢,所以,李信最後還是選擇暫時擱置了征服星辰大海的計劃。

  罷了罷了,土豆牛肉暫時肯定是吃不到了,還是想點實際的吧。

  其實紅燒肉倒是現階段李信最有可能吃到的好東西了。

  雖然暫時沒有成熟的醬油可用,不過用粗糖來炒色也能湊合。順帶一提,這年頭蔗糖提取的技術也太差了,做出來的全是黑紅黑紅的糖,甜度也低,完全比不上後世的白砂糖。

  李信摸了摸下巴,想起後世英美資本家從糖業起家的經曆,暗暗在心中道:“酒的生意先弄著,攢夠第一波資本以後倒是可以轉向南方,買幾塊甘蔗園做白糖生意。”

  精提取蔗糖的大致步驟他都知道,有些細節方麵的事情可以扔給製糖工人慢慢摸索。這可又是一筆壟斷的大生意。

  不過,酒廠的事情才剛剛有點眉目,現在就開始想製糖的事情也太遙遠了。李信搖搖頭,趕走多餘的想法,又將思緒落回了紅燒肉上。

  粗糖加鹽可以大致取代醬油..........等一下,大唐現在的製鹽技術好像也不太成熟來著,成本非常高。成色最好的青鹽一般用來刷牙,差不多五百文一斤,平時老百姓們吃的粗鹽也要三百文一斤左右。有很多人根本吃不起鹽,隻能用一種叫做“醋布”的東西來調味。

  所謂醋布,就是沾了一些鹽鹵以後又曬幹的布,需要調味的時候就剪一些放進鍋裏煮........總而言之,又酸又鹹,令人作嘔。

  長安畢竟是大唐國都,絕大多數百姓雖然手裏沒啥錢,但粗鹽、劣質鹽還是能吃得起的。最糟糕的是那些比較偏遠地區的窮苦百姓以及在外打仗的將士們,連塊醋布都得當寶一樣省著用。

  李信挑剔食物的時候曾經聽王貴他們這些老兵們說起過在外打仗的艱苦,所以才知道這些事。

  要麽.........在製鹽方麵也插一杠子?

  李信自然而然地這麽想,不過很快就把這年頭給否決了——自古以來,鹽和鐵就是多少封建王朝嚴加管製的兩大資源產業。有資格經營這兩項產業的家族,無一不是有深厚背景和強大實力的政治勢力。李信一個小小的楚王,還不夠格摻和其中。

  不過,既然李信不打算摻和進鹽的產業裏,那麽製鹽的方法倒是可以大方地交給李世民處理,就當為大唐做一點貢獻,希望更多人能因此而吃上物美價廉的鹽吧,也算是李信沒有白來這大唐一趟。

  不對,不是在說紅燒肉的問題嗎?對對對,糖和鹽,最後也最重要的問題:豬肉。

  這年頭的人都不知道養豬要閹割的嗎?閹掉以後,豬的性情又溫順好管,又成天好吃懶做,瘋狂長肉,肉裏還沒有該死的豬烯酮和糞臭素,吃起來半點騷臭味也沒有,簡直渾身都是寶。

  由此可見,閹割多麽重要啊!

  李信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為了能吃上這碗香噴噴的紅燒肉而親自去跟自己封地上的莊戶們談一談。

  他們今年不是也碰上旱災,沒什麽收成了嗎?正好,教教他們怎麽科學養豬吧,這樣一來,李信也有好的豬肉吃,他們也能多一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