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報業發展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3      字數:2480
  趙良棟的家丁推著人質堵在大門口,對殺上來的大西軍大喊道:“若是你們再進攻,我們就殺光這裏麵的一百多口人!”

  “向孫可望、李定國他們喊話,叫他們讓開一條路,讓我們過了劍閣,自然就會把這一家人都給放了!”趙良棟對自己的家丁喊道。

  率先進入城內的李定國猶豫不決,他害怕誤傷無辜百姓的性命,不敢發起進攻。

  孫可望趕來,見李定國停止了攻擊,便上前問道:“二弟,怎麽不打了?”

  “他們劫持了無辜百姓為人質。”李定國回道。

  “無辜百姓?這戶人家是什麽人?”孫可望問道。

  李定國回答道:“這戶人家是成都的一家士紳,之前我們大西軍占領成都的時候,他們跑了。後來建奴攻入成都,他們又回來了。”

  孫可望哈哈大笑:“既然是士紳,還考慮那麽多幹嘛?攻進去,他們死了也活該!”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我也知道那些士紳該死,可是這裏麵那些丫鬟、奴仆,他們可是無辜的,我不忍心看著他們蒙難。”

  “婦人之仁!”孫可望哼了一聲。

  隨後孫可望就下令發起進攻,李定國也無法阻攔,畢竟現在的大西軍還是孫可望說了算,孫可望是大西軍的老大,李定國隻是他的副手。

  慘烈的成都戰役的最後一戰拉開了帷幕,在這最後一戰中,可以說是血肉橫飛,異常殘酷。被趙良棟扣為人質的一百六十多人,死了一百一十五人,趙良棟的一百名家丁全部陣亡,趙良棟本人也被殺;進攻的大西軍損失也不小,麵對負隅頑抗的趙良棟,大西軍折損了五百多名炮灰和六十多名老兵,才殲滅了趙良棟。

  曆時了一年半之久的成都戰役終於落幕,十多萬清軍全軍覆沒,綠營清軍主將趙良棟被殺,清軍八旗將領愛星阿自盡,八旗將領圖海和綠營將領孫思克投降。五千八旗兵陣亡了一千五百多人,其餘的全部投降;十多萬綠營兵陣亡三萬多人,七萬餘人向大西軍投降。

  七萬綠營兵俘虜被大西軍留了下來,全部編入了炮灰營。而三千五百八旗兵俘虜,則根據大西軍同楚國公之間的協議,這些八旗兵俘虜全部交給了李國棟。

  趙良棟和王進寶在成都戰役中陣亡了,孫思克投降,原本曆史上的河間四漢將,除了張勇還在洪承疇身邊之外,其餘的三人不是陣亡就是投降,從此再也不會有河間四漢將了。投降的孫思克也被編入了大西軍炮灰營,擔任一名千總軍官。後來在大西軍南征緬甸的時候,孫思克在緬甸向緬軍發起攻擊的時候,陣亡在緬軍火槍手麵前。

  一艘艘滿載著八旗兵俘虜的運輸船順流而下,抵達南京。

  李國棟接收了這些八旗軍之後,先把他們編入了戰俘營內,然後送往瓊州鐵礦。這些俘虜需要經過一年到五年的勞役,才會被送上移民的船隻。

  八旗俘虜被送到了瓊州鐵礦戰俘營內,在那裏他們不僅要進行勞動,而且還要進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把他們變成真正的華夏人,才能送去海外展開殖民活動。

  距離明清之約的五年時間,還剩下不到一年時間了,李國棟一方麵讓錦衣衛加快了抄家的工作,對那些傳統的土地士紳實施打擊,另一方麵加快了對一些有希望的開明士紳的改造工作。

  山陰的祁理孫和祁班孫兩兄弟,雖然他們也是江南士紳,可是他們也是傳統土地士紳。上次潞王造反,這兩兄弟並未參加士子萬人進京大遊行,而是十分理智的留在家裏。

  “大哥,報紙來了。”祁班孫回到家中,還沒進門,就大喊大叫著。

  現在的山陰,可以買到的報紙有《大明日報》、《東林日報》、《複社報》、《湖廣日報》和《粵報》,甚至還有《山陰日報》和《大公報》等報紙。現在祁班孫手裏拿著的一份報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報》。

  在杭州發行的《大公報》因為上麵連載的武俠,因此深受讀者歡迎。雖然《大公報》的老板是一名傳統的土地士紳,但《大公報》還是比較公正的報紙,而且是站在楚國公這一邊,宣揚對土地所有製進行改革的報紙。

  事實上查繼佐上次跟隨潞王進京,被錦衣衛嚇唬了一陣之後,把他所知道的東西全部一五一十的倒了出來,他在傳統土地士紳麵前就已經是名聲全臭了。無奈之下,查繼佐隻能選擇投靠了工商業士紳,並堅定的站在楚國公這一邊,這樣他才能混下去,否則連個幫手都沒了。

  查繼佐在認清了形勢之後,毫不猶豫的賣掉了自己家裏全部的田地,耗費重金,在杭州創辦了《大公報》這個大明首份私人報紙。

  而大明目前的其他報紙,譬如說《大明日報》是皇家和楚國公聯手創辦的,《東林日報》是以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人創辦的,《複社報》是複社創辦的,《湖光日報》是楚黨創辦的,《粵報》是李國棟同廣東士紳聯手創辦的,唯獨《大公報》是私人獨資創辦的報紙。

  由於在資金和人氣方麵,都比不上那些公辦和集體辦的報紙,查繼佐隻能依靠在報紙上連載武俠來提高自己報紙的知名度。

  事實證明,查繼佐的這個辦法十分成功,《大公報》從最初的默默無聞,現在已經變成了發行量僅次於《大明日報》的第二大報紙了。

  《大公報》當然也不完全依靠連載武俠來博取眼球,還從經濟上和金融方麵進行分析,刊登了許多有關於上海港的發展,海上貿易的發展等方麵的經濟情況,同時,《大公報》還有娛樂八卦新聞,這家報社聘請了許多專門刺探當紅歌姬**和富家公子**的狗仔,專門在暗中調查那些秦淮河的頭牌,蘇州和上海的頭牌,還有當紅戲子,以及一些知名的富家公子,然後把他們的緋聞刊登在報紙上,結果這些緋聞深受歡迎。

  祁理孫接過《大公報》,首先看的自然是最後一版上麵連載的《射雕英雄傳》,他仔細的看完了今天的內容,看到歐陽克也上了桃花島,準備去提親,而黃藥師則要對郭靖和歐陽克進行三場比試來決定勝負的時候,祁理孫緊張到極點,可是寫到這裏,就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他感歎了一聲,然後就翻到第一版,去看他關心的經濟內容了。

  “什麽?上海的地價,已經漲到一畝地要五百兩銀子了?現在有人開始大量囤地,在吳淞江的對岸囤地?吳淞江對岸的地價目前也漲到一畝地一百兩銀子了?那麽偏的地方,有誰去買?”祁理孫看著報紙,搖了搖頭,“這些人都瘋了吧?”

  祁班孫笑道:“哥,當年一些人在上海,以一畝地十兩銀子的價格買了幾百畝地,他們現在可是賺翻了!這才幾年時間,就幾十萬兩銀子到手了!”

  “這簡直比萬畝良田賺錢還來得快啊!”祁裏孫倒抽了一口冷氣,“可是這些地賣得那麽貴,最後接盤的人能賺到錢嗎?”

  接盤這個名詞,最早是《大明日報》上麵刊登的,該報勸說現在的土地士紳不要再去接盤別人賣出的農田了,要接盤也應該接商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