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鬆木炮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3      字數:2405
  洪承疇十分了解李國棟的戰術,知道李國棟擅長夜襲,所以每一座堡壘、工事、哨卡都做了嚴密的防範,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哨兵巡邏,暗中布置暗哨,夜間點燃篝火,插上火把照明,每個兩個時辰更換一次口令,任何進出營門的人,除了檢查腰牌,還要盤問口令。如此嚴密的防護,讓對手根本不可能有偷襲成功的機會。

  既然無法偷襲,那就隻能強攻了。

  襄陽附近清軍兵力雄厚,每一座關卡至少駐守了一千多清軍,修築城堡扼守要地。淮軍山地部隊沒有重炮,手中隻有少數輕型臼炮,想要強行攻破一座城堡又談何容易。而且每一座堡壘上方還有烽火台,一旦久攻不下,周圍的清軍援軍就會到來。

  “援軍?有了!”李國棟想出了一招妙計,“我們可以圍點打援,佯攻城堡,以消滅建奴有生力量為主,就能擺脫現在的困局。”

  李國棟的基本戰術就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襄陽一帶的清軍雖然兵多將廣,可是采取了洪承疇的十麵封鎖,四麵張網之計,需要兵力龐大,隻要殲滅了幾支清軍隊伍,洪承疇的兵力就會顯得有些不足了,這樣淮軍和忠貞營就有機會找到突破口。

  目前李國棟在鄂西北的兵力除了有自己的一千山地部隊之外,還有忠貞營羅虎的三千人,以及忠貞營民兵四千多人,總兵力也達到了八千多人的規模。

  李國棟把圍點打援的目標鎖定在冬瓜山和橫嶺一帶,這裏有一條山路通往山上,清軍在此地修建了一座磚木棱堡。這種棱堡對於沒有重炮的山地部隊來講很難攻克,但李國棟也不指望攻克這座棱堡,而是以這座棱堡為誘餌,吸引敵人援軍過來,自己率領主力部隊在路上埋伏,攻擊清軍的援軍。

  “四千民兵可以去圍建奴棱堡,本國公同羅虎一道,率領四千兵馬在路上設伏,可一舉殲滅建奴一部。”李國棟比劃著地圖說道。

  羅虎問道:“可是我們埋伏隻能埋伏一麵,若是建奴援軍從另一邊上來,那四千民兵又如何抵擋得住建奴進攻?”

  “這個不急,”李國棟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敲了敲,“我自會派遣夜不收給民兵擔任警戒,若是建奴從另一邊上來,夜不收就會提前向民兵發出警示,民兵撤退,不同建奴硬碰硬。建奴若是敢追進山區,那就正合我意!我軍殲滅一支建奴援軍之後,立即殺回頭,把另一支建奴援軍也給一口吃掉!那豈不是大獲全勝?”

  李國棟開始了布局,為了加強民兵的火力,他下令打造一批鬆木炮。

  鬆木炮在真實曆史上,無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抗日戰爭時期都出現過,製造方法非常簡單,選擇結實的鬆木把中間掏空了,鑽出火門,外麵再用鐵箍束緊了就是了。這玩意的威力當然不能和鐵炮銅炮相比了,但是裝填上石彈,用來嚇唬人還是可以的。在對付敵人步兵的時候,鬆木炮可以裝入霰彈殺傷敵人。隻是這種東西的性能很不可靠,還有炸膛的危險,正常情況下,一門鬆木炮發射三次之後,就不能使用了,否則就會炸膛。所以說,根本就別想指望這玩意攻破清軍的棱堡,哪怕是木頭棱堡都別想砸開。

  兩日後,十八門鬆木炮完工,這些鬆木炮還配上了炮架和炮車,再漆成黑色,遠遠的看上去就和真正的大炮一模一樣。

  一切準備就緒,李國棟令四千民兵化裝成忠貞營和淮軍的模樣,再帶上從老百姓中招募的兩千餘民壯,向冬瓜山方向移動。兩日之後,四千民兵抵達了清軍設在冬瓜山的棱堡。與此同時,被李國棟派去協助民兵的夜不收也被撒了出去,負責監視清軍動向,散兵則協助民兵攻城。這些民兵打出了李國棟的旗號,用來嚇唬敵人。

  民壯們開始砍伐木頭,修築營寨,打造簡易雲梯、衝撞車等攻城武器。事實上李國棟並不指望民兵可以攻破棱堡,隻要他們能夠牽製住敵人即可。

  “大人!大人!明狗來了!”駐守城堡的清兵向他們的千總稟報。

  “怕什麽!明狗手中又沒有紅夷大炮,如何攻破我軍城堡!”千總不屑的說道。

  那名清兵哭喪著臉道:“大人,明狗還真的帶來了紅衣大炮啊!”

  千總嚇了一大跳,連忙走上了城頭,站在城頭遠眺前方的明軍陣地。由於清軍手頭的望遠鏡不多,像千總這樣的小軍官就不可能裝備上望遠鏡,他隻能憑借肉眼觀察。千總驚恐的發現,在明軍陣型後麵,居然真的有六門粗大的大炮!

  “快,放出烽火信號,就說賊寇大舉來犯,明狗一共來了一萬多人,還攜帶了六門紅夷大炮來攻城!”千總焦急的令人去放出烽煙信號。

  民兵們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先把清軍的棱堡圍起來,在經過了一整天的準備之後,又休息了一個晚上,到了次日早晨,明軍才開始對棱堡發起攻擊。

  “開炮!”民兵隊長劉威大喊道。

  六門已經裝填好火藥和彈丸的鬆木炮發出了怒吼聲,炮口噴出火光,呼嘯的石頭炮彈飛行了大約五百多步,砸在棱堡的城牆上,砸得磚石飛濺,棱堡一陣搖晃。事實上這些鬆木炮是嚇人的,因為鬆木炮的性能極不可靠,所以民兵帶來的十八門鬆木炮一次隻拖出來六門,當這六門炮打了三輪之後,就會拖下去,換上另外六門炮。共計十八門炮,六門齊射一輪,一共隻能發射九輪,打出五十四枚炮彈,根本無法撼動清軍棱堡。

  以當年真正的紅夷大炮來轟擊城牆,至少也要三百多枚炮彈,那還是真正的紅夷大炮,更何況這還是威力小得多的鬆木炮,估計打一千發炮彈都無法摧毀棱堡。

  但駐守棱堡的清軍千總卻不知道這些,他見到對手的“紅夷大炮”開火轟擊城牆,早就嚇得魂不附體了,於是一再督促士兵繼續發送烽煙信號,請求援助。

  附近的清軍果然上當了,看到冬瓜山城堡發來的烽煙信號,他們還以為一支攜帶了大炮的明軍主力正在攻打冬瓜山城堡,於是烽煙信號通過接力,被送到了襄陽城內。

  “還有紅夷大炮?李老二不是輕裝部隊嗎?居然能召集一萬多人,還有紅夷大炮!這肯定是李老二同闖賊聯手,來進攻我大清的城堡了!”洪承疇判斷道。

  “經略大人,現在我們怎麽辦?”一名戈什哈問道。

  洪承疇冷笑一聲:“既然李老二帶了這點人就急著要來送死,那麽我們成全他!”

  接下來洪承疇就開始調兵遣將,他下令,讓襄陽等地的清軍出動,集結了大約三萬多人的兵力,分兵三路去支援冬瓜山城堡的清軍。三路清軍,中路大軍由洪承疇親自帶隊,有一萬四千多人馬;左路清軍有六千餘人;右路清軍一萬餘人。

  清軍的動向沒有瞞住李國棟分數在各地的探子,通過飛鴿傳書等辦法,清軍的情報源源不斷送到李國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