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新軍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3      字數:2423
  這時候的李國棟在廣州發展鋼鐵工業,他的淮軍已經派出去攻打廣西了,淮軍沿著西江逆流而上,一路上勢如破竹,永曆朝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偽永曆帝逃離梧州,逃去了桂林,還打算在桂林失守之後逃去雲南。

  作戰方麵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李國棟來操心了,淮軍隻負責把偽永曆帝驅趕出廣西。等朱由榔逃去了雲南,就交給大西軍和忠貞營來對付就好了。淮軍收複廣西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能在廣西招募一批英勇善戰的廣西狼兵,更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李國棟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爆兵計劃,鋼鐵廠、槍炮廠、盔甲廠、彈藥廠、造車廠等工廠開動機器,拚命的生產各種武器。佛山的工廠每個月可以生產一千多支燧發槍,十門三磅銅野戰炮、十六門三磅鐵炮、兩門六磅銅野戰炮、兩門十二磅銅榴彈炮、一門十二磅銅野戰炮、八門二十四磅鐵加農炮、一百輛車輛,以及槍彈十萬發,各式炮彈一萬發,各式盔甲五百套,刺刀一千把,砍刀和其他刀子一千五百柄。

  加上惠州的工廠每個月生產一千多支燧發槍,四門二十四磅臼炮、一門六十四磅臼炮、十具康格裏夫火箭發射架,十萬發槍彈、各式炮彈五千發,手榴彈四千枚,鐵製盾牌五百。這樣每個月的產量就能武裝兩千名火槍手和五百名鐵甲兵。

  按照這樣的生產速度,一年之後,李國棟就將多出兩萬四千名火槍手和六千名鐵甲擲彈兵。按照明清五年之約,還有三年時間北伐,到時候李國棟就能率領一支近十萬人的純火器部隊北伐中原,收複失地。

  騎兵的訓練也沒有停止下來,耽羅島馬場每年提供三千匹西洋戰馬和兩千匹挽馬,可以裝備三千騎兵。騎兵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原本的重騎兵分為馬槊騎兵和槍騎兵,馬槊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馬上長兵器,騎槍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撞上目標之後就要丟棄。等戰後收回來的騎槍,大部分也都已經折斷了,已經不能再用。

  所以李國棟幹脆取消了槍騎兵,除了馬槊重騎兵之外,就是馬刀重騎兵,而取代騎槍的是雙管短銃,每一名馬刀重騎兵都配備兩支雙管短銃,在接近對手之前,先是雙銃齊射,打完了四發子彈之後,就拔出馬刀衝殺。

  在戰場上遭遇敵軍騎兵,基本上重騎兵打完四顆子彈後,對手騎兵陣型也差不多崩潰了。這時候馬槊騎兵一個重複,最後是馬刀騎兵收割就完勝了。

  佛山車輛工廠生產的車輛,除了一半是出口換銀子的四輪馬車和四輪貨車之外,其餘的都是用來在戰場上使用的戰車以及各種炮架。

  其中康格裏夫火箭車,也類似於炮架,前麵是一輛火箭發射車,後麵一輛彈藥車,在牽引狀態下,火箭發射車和彈藥車連在一起,以戰馬牽引。

  所謂的戰車,其實也兼職輜重車輛。還有一種戰車,是鐵絲網運輸車。

  隨著鋼鐵產量的增加,李國棟開始考慮給軍隊裝備鐵絲網這種武器。鐵絲網運輸車跟著步兵一起行動,不用馬匹牽引,使用人力推拉,每輛車上載有四根木樁和一大捆鐵絲網,戰車抵達目的地之後,由工程兵把鐵絲網從車上卸下,把木樁釘入地下,拉起鐵絲網。一輛車所運輸的鐵絲網可以拉出二十丈長。而鐵絲網運輸車本身也能充當戰車,把木板拉起來,木板上有射擊孔,就是一種活動的堡壘。

  輜重車輛,都是貨運四輪馬車,采取了四輪方式的車輛,不僅載重量更大,而且更穩,在圍成一圈的時候,更不容易被清軍重步兵掀翻,躲在車後麵的士兵可以憑借著射擊孔向外麵射擊,又能保護自己不被對手的弓箭火器攻擊。鐵甲兵也可以憑借著戰車為依托,向外投擲手榴彈,在戰車和鐵絲網保護下,鐵甲兵又能免遭對手騎兵衝擊。

  鐵甲兵的克星就是重騎兵,雖然鐵甲兵免疫刀槍弓箭,甚至鳥銃都無法擊穿鐵甲兵,但是重騎兵的衝擊卻能撞翻鐵甲兵。有了戰車和鐵絲網保護,對手騎兵就無法衝撞鐵甲兵,一旦進入貼身肉搏,騎兵不是鐵甲兵的對手。

  裝備了新式武器之後,淮軍的戰術也隨之改變。解決了彈簧鋼片的問題之後,燧發槍手就成為了一種廉價的兵種,這是一種訓練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兵,不需要裝備厚實的鎧甲,可以排列著密集的陣型排隊前進,再排隊射擊。

  普遍裝備了燧發槍才能滿足排隊槍斃的要求,因為燧發槍不想火繩槍那樣需要一根火繩,火繩會影響戰友的裝填,隊形不可能太過於密集。

  按照李國棟的要求,火槍手的線列陣型將會冒著對手的炮擊、火銃和弓箭射擊,一步步前進到三十步之內,然後糊臉射擊,基本上一輪射擊就能把對手打崩了。如果一輪不能打崩,那就再來一輪,然後就是刺刀衝鋒。

  其實還不需要到糊臉射擊的地步,隻要對手看到淮軍火槍手排列著整齊的隊形迎著槍林彈雨一步步前進,哪怕倒下許多人都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對手就會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等到己方一輪子彈射出的時候,對手基本上就全部崩潰了。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支進化到近代化的軍隊。而原本的封建軍隊根本做不到這點,真實曆史上的歐洲近代化軍隊,雙方排隊射擊,倒下一排又一排,雙方士兵都不會崩潰。而俄毛子的軍隊更加瘋狂,都是一輪射擊之後就發起刺刀衝鋒,不管對手是不是還在裝填子彈,俄軍就衝了上去,以刺刀擊敗對手。俄軍的戰術,直到克裏米亞戰爭的時候,英法聯軍使用了米尼彈,可以進行遠距離齊射的時候,才讓俄軍這一套戰術失靈。

  想要讓封建軍隊轉變成近代化軍隊,就需要讓士兵懼怕自己的指揮官更勝過懼怕敵人。

  這支新軍的火槍手,士兵全部是從農民、軍戶和工程兵中招募的新兵,每一名新兵在入伍之後就會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隊列訓練,在隊列訓練中,教官以最殘酷的手段對他們進行訓練,讓每一名士兵懼怕軍官的皮鞭更甚於懼怕敵人的槍彈。之所以不用老兵來擔任廉價的火槍手,因為那些老兵油子的紀律性其實比不上新兵,他們圓滑,懂得保命,有時候會陽奉陰違,違背了指揮官的命令,所以老兵油子不能擔任排隊槍斃的火槍手。

  除了火槍手之外,鐵甲兵、炮手、散兵、騎兵和夜不收卻仍然是老兵,這些兵種都是屬於技術兵種,仍然需要老兵來擔任。

  原本淮軍中那些槍法準的燧發槍手將會升級為散兵,攜帶線膛槍遊走在戰場上,在線列陣型出發之前,先以精湛的槍法打亂敵人的陣型。而原本的散兵,則升級為狙擊手,編入夜不收隊中,配合夜不收一起執行偵察、消滅敵人重要目標的任務。

  而原本數量眾多的鳥銃手,則編入了龍騎兵,裝備上燧發槍,騎馬機動,下馬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