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三大銀號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399
  為何在同一座城市裏麵,牌子更老,名聲更好的東林銀號會競爭不過嶺南銀號?是因為總部在廣東的嶺南銀號是不用向朝廷納稅的,而總部已經搬到上海的東林銀號總部,卻要老老實實的向朝廷納稅。皇帝就在邊上,而且在李國棟的帶動之下,東林黨下屬的那些商人,如今都是依法納稅的好公民。

  雖然商稅有所提高了,但還是不高,最高也就二十稅一,譬如說海貿、茶葉、絲綢、煙酒之類的暴利行業,采取了二十稅一的商稅稅率;而普通的工商稅,仍然是三十稅一的老規矩。

  這樣的稅率不高,可是現在崇禎的開銷比起以前來反而更省了,省了遼餉,省了給左良玉那些軍閥們的軍餉,省了北方那龐大的開銷,從富甲天下的江南收來的這些商稅,已經是足夠崇禎用了。崇禎內庫裏的銀子一天天的增加,這就讓崇禎每天笑得合不攏嘴。

  東林黨和商人們倒也樂意繳納這些商稅,因為他們的收入比起以前來翻了好幾番,銀子多了,而且他們也看到了,沒有軍隊的保護的話,韃子早就衝到江南來了,所以該交的稅就交,別整天去氣皇帝,說什麽不與民爭利。

  即便是崇禎與民爭利,開辦了皇家造船廠、皇家機械廠,可是這些皇家工廠對於東林黨支持的商人來講可是一件大好事啊,皇家工廠內生產出來的船隻和機械,質量遠超江南士紳自己造的船和機械,價格還不貴,哪怕是豬腦子,都知道該怎麽選。

  而對於李國棟來講,朝廷商稅隻收二十稅一到三十稅一之間,確實稅率太低了,崇禎每年發給自己的軍餉也嚴重不足。可是無所謂啊,李國棟又不靠那些軍餉來養活自己的軍隊,江南那些知名的大商號,基本上都有李國棟的股份,他每年股份分紅的收入,就遠超過崇禎給的軍餉了,更何況李國棟還有自己的莊園、軍戶所、鹽田等產業,根本不愁錢花。

  東林銀號也是要交稅的,而且交的是二十稅一的“重稅”,因為稅多了,利潤空間就變小了,所以銀號給儲戶的利息也就低了,放出去的貸款利息也高了。

  嶺南商號不存在這些問題,所以他們可以用較高的利率來吸引儲戶,也可以用較低的利率來吸引商家前來貸款。

  這樣一對比,東林銀號和嶺南銀號在同一座城市的時候,東林銀號就吃了虧。

  根據李國棟的銀號計劃,今後將會成立全國銀號聯合組織,規定死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防止惡意競爭,讓各大銀號之間展開公平競爭,銀號以服務態度、積分製度等手段來吸取儲戶,以放寬審核條件、縮短放款時間來吸取商家前來貸款。

  今後還會逐步正式發行紙幣,那些一兩銀子、五錢銀子的小額銀票將會正式變成鈔票,在市場上流通,這樣就能正式發行紙幣了。

  一旦發行紙幣,就是暴利。雖然說起來是銀行有多少金銀儲備,根據金銀儲備量來發行同等數額的紙幣,但事實上可以不需要這樣做,發行的紙幣完全可以比金銀儲備多出一番來,隻要不遇上有人惡意擠兌,就不會出問題。

  對於攻下廣州之後,要如何處理嶺南銀號,李國棟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絕對不能蠻橫無理的取締嶺南銀號,而是把嶺南銀號背後的那些士紳都清理了,把他們的股份沒收了,大部分自己掌握,一部分上交給崇禎。

  這樣李國棟就將變成嶺南銀號最大的股東,然後他拿著嶺南銀號同東林銀號競爭,再趁機推出銀聯會製度,然後正式發行紙幣。

  其實北方還有一個大清晉商銀號,這個銀號是範永鬥開的。今後北伐成功,晉商銀號也會被李國棟吃到肚子裏去。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土地上就會出現三大銀號,這三大銀號各是一個大財團,每個財團都有一個實力不凡的家族管理。但事實上,這三大銀行的後台總老兵,就是李國棟!

  就像後世美國的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事實上他們背後都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控製的。

  李國棟控製那些銀號,今後就像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樣,在幕後操縱各大銀號,再通過銀號,來控製各地、各行各業的商人。

  北方京城,正陽門外的大街上,大清晉商銀號門口人頭濟濟,這家銀號在經過半年多的實驗之後,開始發行小額銀票了。

  晉商銀號發行的小額銀票,有從一分銀子到十兩銀子的小額銀票,共計有一分銀子、二分銀子、五分銀子、一錢銀子、二錢銀子、五錢銀子、一兩銀子、二兩銀子、五兩銀子和十兩銀子等十種麵額的小額銀票。

  通過在大清管轄範圍內的試發行,範永鬥發現,這種小額銀票特別受人歡迎,很多人出門購買商品,已經不再帶現銀了,而是帶上一疊小額銀票,在哪裏都可以用。

  自從十多年前晉商元氣大傷後,範永鬥就改行專門給皇太極當情報人員。他在大明也有不少細作,結果那些細作發現了東林銀號後,向範永鬥匯報了此事,範永鬥就敏銳的察覺到,他翻身發財的機會來了。

  範永鬥在盛京就開辦了大清晉商銀號,雖然他完全模仿東林銀號的京營模式,可是因為滿洲人口太少,這個大清晉商銀號好幾年下來都沒有多少起色。直到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大清天兵入關後,範永鬥又聯合了其他晉商入股,擴大了大清晉商銀號,並在全國各地開辦分號,這樣大清晉商銀號一下就發展起來了。

  當細作把東林銀號發行的小額銀票送到範永鬥眼前的時候,他一下就想到李國棟的想法:李老二是打算讓人使用這些銀票,等到時機差不多了,就拋開真金白銀,發行寶鈔來斂財了!

  畢竟範永鬥是一名頭腦靈活的生意人,一下就猜中了李國棟的打算,於是他也模仿東林銀號,發現小額銀票。

  結果這半年的試發行下來,範永鬥發現這個辦法還真的非常管用,那些小額銀票因為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所以深受人們歡迎。這時候範永鬥就開始正式大量發現小額銀票,他還是發行了總數是自己金銀儲備翻倍的小額銀票,這樣他就撈取了大量的銀子。

  李國棟的細作也聽說了範永鬥的這些事情,原本他可以采取金融戰的手段,幹掉範永鬥的大清晉商銀號。隻是目前沒有時間去管這件事,那就先讓範永鬥囂張一段時間,等到範永鬥賺得差不多了,李國棟再派親衛軍特工,在大清晉商銀號大量換取小額銀票,然後以那些晉商銀號的小額銀票當成武器,給範永鬥來個惡意擠兌。

  也就在李國棟考慮如何給範永鬥來一記重擊,把範永鬥手中的黃金白銀變成自己的時候,有夜不收來報:“大帥,吾等已經探明道路,從這裏到廣東境內,一路上都沒有叛軍。屬下經過仔細確認,也未發現叛軍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