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412
  畢竟青壯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留下不少失去丈夫的女人,失去父親的孩子,失去兒子的父母。這些已經無家可歸的婦孺老弱,也得到了妥當的安置,年輕的寡婦和小姑娘被留下來,允許她們在淮軍中挑選一名如意郎君,隻要雙方都看對眼了,就結為夫妻。老人和小孩,被安置到各地的軍戶所內,由軍戶把他們養起來。

  投降的綠營清軍和蒙八旗兵,經過鑒別之後,一些血債累累的軍官被處死,有犯下罪行的綠營兵將會被送去當苦力,在礦井中勞累到死。而那些沒有罪行的綠營兵和蒙八旗兵,都被編入淮軍輔兵。

  兩百多名被俘的漢八旗兵,李國棟眉頭皺都皺一下,就下令把那些漢奸全部斬了。

  淮軍還俘虜了三百多名滿洲八旗兵,如何對待這些滿洲八旗兵?原本李國棟的想法是,把他們送去南京獻俘。但是又考慮到,萬一崇禎心情一好,把這些俘虜都放了,那豈不是白抓了?

  之前李國棟也曾經幾次京師獻俘,當時是明軍連敗,建奴入寇劫掠,崇禎恨不得多殺一批清兵解恨,因此那幾次獻俘儀式結束後,所有被俘的八旗兵全部被殺。可是現在有些不一樣,揚州取得空前大捷,崇禎心情好了,可能會赦免八旗兵俘虜。

  “把所有的滿洲八旗暫時先關押起來,等今後瓊州鐵礦開辦起來,把他們送去勞動幾年,看表現如何,表現好的,今後讓他們當兵,和蒙古俘虜一起去征服大洋對岸。”李國棟終於做出了決定。

  今後大洋對岸,就是俘虜的流放地,各種俘虜送到那邊去,去和白皮爭奪地盤,在美洲大陸建立一個華夏人的大帝國。

  輕騎兵、龍騎兵、夜不收和散兵等各種騎兵緊跟在清軍後麵,緊追不舍。這幾種都是輕甲騎兵或是騎馬步兵,其實龍騎兵和散兵在追擊敵人的時候,也能當成輕騎兵使用,追上清軍,隻要從後麵輕輕一刀,借助著戰馬的衝勢,一顆頭顱就飛上天空。

  每一名龍騎兵和散兵火銃內裝填好的彈丸從不輕易使用,遇上身披鎧甲的精銳八旗兵,才會使用火銃射擊。

  明軍輕甲步兵也跟在綠營清軍和失去了戰馬的八旗兵後麵緊追不舍,不時從清軍的背後射出一支弩箭,或是追上清兵,一刀砍下去;或是一矛刺下去。

  所謂的輕甲步兵,是淮軍一種裝備輕型鎧甲的步兵,這些步兵使用弩、刀牌、重劍、長斧、釘頭錘、重矛之類的重兵器,輕甲步兵不僅是重步兵的克星,也是追擊敵人步兵的重要單位。這些輕甲步兵鎧甲薄弱,但是行動速度快,適合追擊敵軍步兵。

  “弟兄們,我們追快點,不要讓建奴跑了!”各基層軍官督促將士們加快速度,跟在潰敗的清軍後麵緊追不舍。

  雖然是步兵,可事實上輕甲步兵的耐力並不差,輕騎兵的行軍速度可以達到日行一百八十裏,但那是一人多馬的蒙古騎兵行軍的極限了,正常的騎兵也就日行百裏;而輕步兵急行軍的極限速度可達到日行一百四十裏,正常急行軍速度可達百裏,耐力並不比騎兵差。

  人類有史以來騎兵最快的行軍速度是三國時期曹操的虎豹騎,曾經做到日行三百裏。可是這種精銳騎兵部隊,都是一人多馬,而且虎豹騎的每一名小兵,拿到其他部隊都是帶兵的軍官了。

  之所以說步兵行軍速度比不上騎兵,那是因為以前的軍隊沒有什麽信仰,所以士兵也不可能擁有這樣超強的耐力。而李國棟的淮軍,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這個信仰,就是被李國棟激發起來的民族主義。當年普通的明人是沒有民族主義的,而李國棟在軍中,通過思想教育、文工團和戲班的編排,以及在民間的華夷之辯,激發出將士們的的民族主義精神。

  一支軍隊一旦有了信仰,就有了悍不畏死的精神,擁有了驚人的毅力,那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淮軍以輕騎兵、龍騎兵、夜不收、散兵和輕甲步兵緊跟在清軍後麵窮追猛打,采取了尾隨追擊、並行追擊、迂回追擊等各種追擊的辦法,讓清軍始終無法收攏殘兵,根本得不到任何喘息的機會。

  多鐸和他的白甲兵雖然搶到了戰馬,可是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明軍夜不收和散兵之類的特種部隊不時有人追趕上來,追上多鐸他們的夜不收並沒有去和白甲兵硬碰硬,而是發出了信號,告訴戰友,說發現了多鐸了。

  夜不收發出煙花信號,首先趕來的就是身上幾乎無甲,騎乘速度最快的散兵了。

  散兵自然不會靠近白甲兵,而是遠遠的跟在後麵,在清軍白甲兵弓箭無法射到他們的距離上,以線膛槍射擊,就像打活靶子一樣,把多鐸身邊的白甲兵一個個從馬背上打落下來。

  “可惡的明狗,你們就憑借火器厲害,敢不敢上來和我們決一死戰?”多鐸憤怒的吼道。

  有白甲兵勒住戰馬,轉身向後麵追擊的散兵衝殺上來。

  看到十多名白甲兵衝過來,散兵每人放了一銃,把衝在前麵的兩名白甲兵打成馬蜂窩。隨後他們轉身就跑。散兵的線膛槍裝填速度極慢,而且在顛簸的馬背上根本無法裝填,打完子彈就跑,清軍無法追上自己。

  多鐸身邊護衛的白甲兵越來越少,原本逃出的時候身邊有一百多名白甲兵保護,現在隻剩下六人了。

  可是明軍就死死咬住多鐸不放,為了擒獲多鐸,夜不收也是專門盯著他,其他的諸如博洛、孔有德之流,能追上就追,追不上也暫時不管他們了,隻是集中全力來追擊多鐸。

  越來越多的夜不收和散兵看到煙花信號後趕了過來,就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群一樣。

  “壞了,前麵一條大河擋住去路了!”多鐸帶著六名白甲兵慌不擇路,卻發現闖入一條死路。

  “主子爺,您快走,奴才們給您斷後了!”六名白甲兵喊道。

  多鐸含著淚點了點頭:“你們都是我大清的勇士,本王回去之後,一定會帶兵來給你們報仇的!”

  六名白甲兵留下來,向緊追不舍的明軍夜不收和散兵衝去。

  “放!”一名夜不收什長大喊道。

  百餘名散兵也沒有下馬,就在馬背上端起線膛槍,對準了衝過來的白甲兵扣動扳機。伴隨著一陣轟鳴的銃聲,舍生忘死衝過來的五名白甲兵在百步之外就被打成了篩子,隻有一名白甲兵憑借著鐙裏藏身的絕技,僥幸活了下來。

  沒死的那名白甲兵驅動戰馬,繼續向明軍衝了過來。又是幾聲銃聲,戰馬中彈,發出悲戚的嘶鳴聲倒下。就在倒地的戰馬把白甲兵從馬背上掀落的時候,這名白甲兵在半空中翻了個身,穩穩的落地,提著弓箭繼續向前衝。

  散兵已經來不及裝填了,看到白甲兵提著弓箭衝了上來,散兵紛紛調轉馬頭,轉身就跑,把這名白甲兵交給夜不收。

  十多名精銳夜不收圍住這名白甲兵,在付出了犧牲兩人的代價之後,終於殺死了這名白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