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437
  收編了闖軍,改編成忠貞營,這是一件大好事。根據曆史的進程,豪格將會入川,到時候張獻忠陣亡,李國棟又能收編大西軍了。不過李國棟還顧不上高興,就要麵臨清軍主力入侵揚州的戰事。

  阿濟格收編的左夢庚部,留下金聲桓和王德仁留守南昌,阿濟格親自率軍攻打池州,卻被黃得功和李本深所阻攔,迂回小路奔襲南京,半路上有李成棟的埋伏,清軍無法繞過池州前往南京。

  為了集中兵力進行揚州會戰,阿濟格令譚泰留守江西,負責監督金聲桓和王德仁的降軍,自己奉了多爾袞之命返回京城,左夢庚率領二十萬降軍趕去濠州,同多鐸的三十萬大軍會師,準備與李國棟在揚州進行一場大會戰。

  留守鳳陽的唐王朱聿鍵抵擋不住清軍的猛烈攻勢,鳳陽失守,駐守鳳陽的張天福、張天祿兄弟率兩萬多大軍降清。

  唐王朱聿鍵因為懼怕失地之罪準備自盡,被部下所救。之後唐王朱聿鍵隱姓埋名躲藏起來,他知道崇禎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因為朱聿鍵這是第二次犯法了,第一次是擅自出兵,準備進京勤王,這才被崇禎剝奪了王爵,發配到鳳陽看守祖墳,結果鳳陽又丟了,若是這時候朱聿鍵落入崇禎手裏,下場就是一條白綾或者一杯毒酒。

  唐王不敢回南京,也不敢去揚州,而是一路南逃,逃去了廣東,同桂王朱由榔遙相呼應。

  提起朱聿鍵,李國棟心中暗暗為他可惜,若是朱聿鍵和崇禎調換一下位置,說不定還真的是一位中興之主,可是他空有大誌,卻不是帝王。在崇禎九年的時候,朱聿鍵率軍進京勤王,卻惹怒了崇禎,被廢為庶人,然後被錦衣衛押送去鳳陽看守祖墳。這下可好了,祖墳也丟了,他敢去南京那豈不是去送死?

  原本曆史上的朱聿鍵,後來當上了隆武帝,隻可惜被鄭芝龍出賣,後在汀州遇害。

  無論是哪個時空的朱聿鍵,注定都是一場悲劇。

  崇禎十八年九月,六十萬清軍大軍進犯揚州,清軍進攻揚州的時間比原本時空的時間晚了半年多。這是因為多鐸去了一趟山東,耽擱了時間,準備殺去揚州的時候,氣候已經轉熱。之前進入江西和南直隸西部的八旗兵因為氣候炎熱苦不堪言,不少八旗兵竟然還未見到明軍的麵,就熱死在半路上,戰馬更是倒斃無數。

  六月份的南方,哪怕是打赤膊坐在那一動不動都是一身汗,更別說身上穿著厚厚的棉甲,裏麵還有鎖子甲,而且還是在烈日下行軍了。

  因此多爾袞得到了阿濟格的奏報之後,為了避免多鐸在揚州吃虧,他下令讓清軍在秋後出征,等天氣涼爽了,再發兵揚州,同他的死敵李國棟決一死戰。

  淮揚地區,先是經過廠衛的清洗,大批北方鹽商入獄,或是被殺,或是被抄家,原本在淮揚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場的晉商幾乎絕跡了,隻剩下和北方沒有瓜葛的徽商了。因此,運河上通往北方的重要中轉站淮安變得蕭條,各種煙花場所生意也差了許多,連帶著揚州瘦馬價格也下降了。

  畢竟淮揚是一家,淮安蕭條了,揚州的煙花酒巷自然也蕭條了。

  而現在的揚州,閑雜人等基本上都被趕出揚州,有錢的人跑去江南了,沒錢的人家由官府安排,去了東麵的南通州。

  揚州城被李國棟改造成一座專業化軍事城市,倘若固守揚州八個月,熬到天氣轉熱,讓清軍自行退軍,完全沒有問題。可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李國棟是決定殲滅這股清軍,他的要求是一舉全殲,徹底斬斷多爾袞南下江南的希望。

  收編了忠貞營,至少在湖廣一帶已經是安全了。江西和南直隸交界處,有黃得功部和高傑舊部阻攔左夢庚的綠營,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可是這次左夢庚也奉了多爾袞之令,發兵揚州,李國棟就打算連同左夢庚的綠營一並殲滅了,再率軍西進,攻下九江和南昌,徹底解決了這支綠營對江南的威脅。

  要全殲敵軍,就不能僅僅是死守城池。守城戰是可以做到守軍傷亡遠小於進攻方,可是守城戰不可能全殲對手,而且也傷不到對手的主力,因為對手完全可以利用炮灰來攻城,實在打不下了,還能撤軍。想要全殲敵軍,就必須擁有一定的野戰能力。

  駐守鳳陽的大明總兵張天福、張天祿兄弟降清了,駐守淮安、高郵等地的胡尚友、王之綱等將領也不可靠,李國棟根本就不指望以那些烏合之眾雜牌軍能守住城池,反正現在淮安已經蕭條,丟給清軍也無所謂了。

  “大帥,建奴未必敢攻打淮安,”王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洪澤湖這個地麵懸湖懸在建奴頭頂,他們隻會繞過淮安,直奔高郵。”

  多鐸可不是傻子,清軍也有他們的情報部門,得知李國棟在洪澤湖邊上修建了一座堅固得簡直可以用變態來形容的鬥湖城堡,而且明軍在水盛季節蓄水,進入了旱季之後,根本不開閘放水,把洪澤湖的水位儲存得滿滿的,就是為了隨時可以借助洪澤湖的水來對付清軍,所以多鐸的行軍路線都是盡可能的避開高家堰潰壩之後的洪澇區。

  揚州城內,淮軍和輔兵們忙忙碌碌,在城牆外麵修建凸起的敵台,打造各種守城武器。

  “在城牆後麵布置炮台,把守城臼炮放在炮台上,這樣韃子進攻的時候,我們可以隔山打牛,以臼炮轟擊建奴。”李國棟親自指揮輔兵在城牆後麵布置臼炮炮台。

  輔兵們把城牆後麵的房屋都給推倒了,然後利用原來的地基,在上麵堆起土方,外麵圍上一圈沙袋,布置成一座座臼炮炮台。

  精心打造的六十四磅臼炮被人搬運到炮台上,這種六十四磅臼炮的自身重量隻有五百多斤,由於膛壓低,炮彈可以做出皮薄餡大,內中裝填的火藥多,一枚炮彈落地,盡管是爆炸威力最小的黑色火藥,可是爆炸波及的範圍也能達到一個籃球場大小。

  “大帥不是打算放棄揚州,引誘建奴進城,再給他們來一個火燒新野?為何還要加強城防工事?”剛剛獲知李國棟作戰計劃的曹變蛟問道。

  李國棟回道:“就算要引誘建奴進入揚州城內,我們也不能讓他們輕輕鬆鬆進城,若是不戰放棄了揚州,給建奴一座空城,那麽如果你是多鐸的話,你會上當嗎?”

  “不會。”曹變蛟搖了搖頭。

  “所以我們需要死守揚州一個月左右,讓建奴相信我們是實在守不住了,才不得不放棄揚州。”李國棟回道。

  至於如何引火和撤離的問題,揚州不比濟南,這裏的地下水位非常高,挖掘地下三尺,就會出現湧水了,所以根本無法挖掘地道,也就不難采取留人在地道內,等到清軍進城之後,從地道內鑽出放火的辦法,但是不能挖掘地道對於守軍來講也有好處,就是清軍也無法穴攻。

  李國棟的引火之術,是采取在牆壁內設置夾層的方法,引火的敢死隊躲在牆壁夾層之中,點燃引火物之後,從水門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