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清軍棱堡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360
  不一會兒,慈寧宮的大門一被股大力推開,福臨腳步如飛進入了慈寧宮。“兒臣叩見母後。”福臨跪地打了個千。

  “皇兒,快起來吧。”大玉兒道。

  福臨突然看到了站在自己母後身邊的多爾袞,他驚恐的看了多爾袞一眼,再低下頭的時候,眼中滿是仇恨。

  “皇兒,玉璽可帶來了嗎?”大玉兒問道。

  “回母後,兒臣聽說母後有急事召見,就把玉璽帶在身上了。”福臨說完,讓隨他一起來的太監解下包裹,從中取出玉璽。

  大玉兒拿起玉璽,在多爾袞起草的聖旨上慎重的蓋下了大清皇帝的大印。

  蓋完印,大玉兒把玉璽還給福臨:“皇兒,時候不早了,你回去早點休息。”

  福臨瞥了多爾袞一眼,又轉頭問大玉兒:“母後,那皇父攝政王呢?他怎麽還不出宮?”

  大玉兒道:“皇兒,母後還要同攝政王有要事商議,你先回吧。”

  福臨向多爾袞行了個禮:“皇父攝政王,兒臣先回了。”

  多爾袞滿臉堆笑的一拱手:“陛下,時候不早了,你先回吧。”

  福臨走出了慈寧宮,等到走得遠了一點,福臨突然咬牙切齒的說道:“多爾袞狗賊!朕遲早有一天要把你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身邊的心腹小太監嚇了一大跳,連忙跪在地上:“主子爺,您小聲點,這宮內多有攝政王的眼線。”

  “小桂子,平身。”福臨道。

  福臨心裏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一日午時,他中午睡不著,偷偷的溜去慈寧宮要見母後。誰知道到了慈寧宮門口,卻聽到裏麵傳來自己母後的叫聲。於是福臨一個箭步闖入慈寧宮內,門口的侍衛見是福臨,哪裏敢攔住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福臨闖入大玉兒的寢宮。

  “啊!”隻聽到臥榻上響起了多爾袞的慘叫聲。

  福臨一個箭步衝上前,第一眼看到的是多爾袞那張蒼白、毫無血色的臉。等到多爾袞坐了起來,福臨看到被多爾袞壓在下麵的赫然就是自己的母後,此時母後衣冠不整,頭發淩亂。

  “讓你欺負我母後!讓你欺負我母後!”福臨揮舞著小拳頭,拚命的捶打多爾袞。隻可惜他年齡太小了,小拳拳錘在多爾袞身上,就像是給他撓癢一樣。

  多爾袞剛剛被突然闖入的福臨嚇了一大跳,剛剛有點硬的小玩意兒,一下就軟了下去,估計都被嚇得萎了,可能幾日內都無法再硬。

  “哼!”多爾袞冷哼一聲,穿好衣服,看了福臨一眼,大搖大擺的走出慈寧宮。

  “母後,那賊子欺負您了。”福臨上前抱住母親,哭著道。

  “皇兒,”大玉兒緊緊摟住兒子,“娘這也是沒辦法啊,若是娘不屈身於攝政王,恐怕我們娘兒倆的命都保不住。”

  福臨憤怒的說道:“母後,我們可以招募一批死士,然後宣旨讓多爾袞進宮,趁其不備,把他碎屍萬段了。”

  大玉兒緊緊摟住兒子,搖了搖頭:“皇兒,萬萬不可!你皇叔身經百戰,那點人根本奈何不了他。更何況這宮中多有攝政王眼線,若要實施此計,必然失敗!再說了,攝政王也是為了我大清,若是沒有攝政王,哪有我大清的今日啊。”

  多爾袞自己寫的聖旨讓大玉兒蓋上玉璽之後,就把聖旨交給了洪承疇。

  洪承疇謝過皇恩,謝過多爾袞的知遇之恩,便帶上幾百名戈什哈和一隊一千人的綠營兵南下山東。

  從京城到濟南近千裏路程,洪承疇隻用了四日便到了山東。

  多鐸終於等來了聖旨,於是率軍撤離濟南,退回魯西。

  洪承疇也確實很有能力,到了魯西之後,洪承疇立即發動士紳,利用士紳對闖軍的仇恨,再加上清軍的屠刀威脅,令當地士紳出錢出糧,資助軍餉。

  有了銀子和糧食,還怕招不到人?這年頭,已經連續多年遭災的北方,銀子和糧食是稀罕物,可是人遍地都是,多得是從陝西和山西等地逃難來的流民,還有一些被八旗兵圈地之後驅趕出來的直隸流民。洪承疇有了銀子,招募一批當地百姓和逃難的流民,把他們編入綠營。

  八旗兵入駐京城之後,就開始跑馬圈地,京城附近的大批百姓和地主失去了土地,一部分人留了下來,淪為八旗兵的包衣奴才,大部分的百姓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再加上山西、陝西等地闖軍和清軍交戰,也產生了不計其數的流民,有些流民想方設法逃去南方,也有的去不成南方,就在山東境內流浪。

  人數眾多的流民,給洪承疇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在很短的時間內,洪承疇就招募了十多萬綠營兵。

  這些綠營兵雖然不屬於正規軍,可是他們的軍餉和大清的普通綠營兵一樣,每個月得餉銀一兩三錢,發米三鬥。有了軍餉,這些由當地百姓和逃難流民組成的綠營兵就能給大清朝廷賣命。

  “哼,讀書人就是讀書人!洪大人不過一介書生,他以為打仗人多就有用了?他招的那些兵,上了戰場不是白送死?”孔有德對洪承疇招募的這些新兵很不屑。

  不過接下來洪承疇的表現就讓孔有德、耿仲明這一幫粗人目瞪口呆了:隻見洪承疇把這些綠營兵分成了一百多個小隊,每隊百人,洪承疇然後向多鐸要了地圖,先看地圖,再親自去勘察地形。回來之後,以朱砂在地圖上標注出一個個記號。

  多鐸見洪承疇在地圖上做出的標誌,都是交通便利的重要位置,每個紅點,都同附近的村莊相互成犄角,相互依托。選好地址之後,洪承疇立即組織綠營兵,就地拆除房屋,拆卸下來的木頭和磚頭充當建築材料。

  綠營兵挖掘土方,堆成了夯土,壓實之後,就把磚塊覆蓋在夯土上麵,然後再紮入木頭,構築成了磚木棱堡。

  多鐸對洪承疇的效率讚口不絕:“真是神速啊!洪大人五日修建一堡,若是以此速度,不消一年,即可平定山東賊寇。”

  事實上綠營兵修造磚木棱堡的速度更快,由於是多組綠營兵同時施工修建棱堡,隻用了半個月時間,清軍就在魯西修建了一百座簡易的磚木棱堡。雖然這些棱堡十分簡陋,根本扛不住大炮轟擊,可是李岩手裏缺少機動炮兵,隻有騎兵的李岩遇上這些磚木棱堡,就束手無策了。

  多鐸退回魯西的任務,就是保護洪承疇修建棱堡。如今棱堡完工,多鐸的任務自然是南下江南。

  阿濟格的大軍在占領了陝西之後,闖軍退出陝西,逃到了襄陽一帶。阿濟格追擊闖軍殘部,都快追到長江邊了。

  駐紮九江的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袁繼鹹,原本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準備去湖廣上任,可是因為張獻忠攻克武昌,袁繼鹹未能去成湖廣,就留在九江。

  再後來,就是闖軍攻入京城,崇禎難逃,南方的弘光偽朝成立,袁繼鹹被左良玉扣押,無法離開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