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清軍兵臨山東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376
  一支騎兵依托棱堡線出擊,在魯西平原上襲擊清廷力量薄弱的縣城和村莊,遇上打不過的,就躲進棱堡群之中,打得過的就打。這樣的陽謀,多爾袞和多鐸兄弟還真沒辦法破解。“聖旨到,定國大將軍接旨!”外麵傳來太監的聲音。

  名義上的聖旨是侄兒順治小皇帝的,事實上卻是多爾袞的聖旨,因此多鐸再不甘心,還是跪了下來接旨。他跪下來的時候,心裏還在想著:哥就是太心慈手軟了,若換成是我,早就廢了他小皇帝,自己登基得了。

  不過多爾袞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年僅六歲的獨生女兒東莪格格。多爾袞因為一直沒有孩子,去了朝鮮之後,就一口氣弄到十多名朝鮮女子來給自己生兒育女,結果到了最後還是隻有一個女兒。

  聖旨的意思很明顯,要多鐸務必保護魯西和北直隸南部的糧道安全,把明軍的棱堡線打退到濟南以東。

  多鐸謝了皇恩,宣旨太監離去之後,他才轉頭對諸將道:“要把明狗的棱堡線打退八十裏,需要多長時間?”

  隻要把明軍的棱堡線打退八十裏,魯西和南直隸基本上就安全了。孔有德知道,多鐸主要是問自己,要打垮明軍的棱堡線,總不可能讓八旗天兵傻乎乎的往上撞,還得依靠自己的烏真超哈兵以大炮轟開。

  孔有德回道:“王爺,奴才以紅夷大炮轟擊,估計三到四日可轟開一座棱堡,寬度八十裏的棱堡線上,就有明狗五十多座棱堡,擊退明狗八十裏,恐怕需要半年以上。”

  多鐸走動地圖跟前,在地圖上比劃著,他思索了片刻,突然指著幾座軍堡的位置說道:“瑞圖,你來看看。”

  孔有德連忙應道:“奴才來了,主子爺有何吩咐?”說著便走上前。

  多鐸指著濟南附近的鳳凰山棱堡群說道:“先把這裏的軍堡都給拔了。”之後又指著雞冠山一帶:“把這裏的也拔了。”

  “王爺,山東濟南附近多山,這些軍堡依山而建,易守難攻,王爺可要小心應對啊。”偽山東巡撫方大猷道。

  方大猷是恨不得大清能早日一統江山,把崇禎、王承恩和張書恒都碎屍萬段了,因為他湖州老家已經被廠衛給抄了。王承恩和張書恒到了湖州逮捕土國寶的時候,順手牽羊把漢奸的家都給抄了,方大猷家中男丁被斬首十多人,九族之內其餘男丁全部充入奴籍,所有女眷也被人瓜分得一幹二淨,就連已經出嫁的女兒都被抓回來,分配給了窮軍漢當老婆。

  想到自己小妾生的如花似玉的小女兒這時候不知道被哪個窮軍漢壓在身下,還有最心愛的小妾,也不知道落在哪個臭烘烘的漢子手中,方大猷就恨得牙齒直發酸。

  其實要不是教坊司人滿為患,方大猷家的女眷還不會享受到這樣的待遇,而是被送進教坊司被千人騎萬人上。

  教坊司可不像青樓,青樓女子地位雖然低賤,可是她們的身價卻很高,像陳圓圓、李香君、寇白門之類的知名藝人,就相當於後世的明星,受到多少風流書生的追捧。而教坊司裏的女子其實身價不高,風流公子和達官貴人都不願意去教坊司,教坊司內的犯官女眷,連從良的機會都沒有,不要說達官貴人和風流公子不會娶她們,就連平民,哪怕最低賤的商人,都不能娶教坊司的女人。

  所以說方大猷家的女眷被賣給窮軍漢,已經算是最好的下場了。

  崇禎十八年二月初二,多鐸大軍離開西安,揮師東進,直撲濟南。

  錦衣衛獲得了清軍即將攻擊濟南棱堡群的消息,立即把情報送到揚州李國棟手中。

  “建奴要來棱堡碰個頭破血流,那就讓他們來碰好了,立即把這個消息送到山東李岩手中。”李國棟下令道。

  揚州錦衣衛的消息送過來的時候,李岩自己的夜不收也刺探到了消息。

  “建奴要來濟南,濟南城是不能守了,立即組織百姓,撤入濟南周圍的山中,部分婦孺老弱安排到我們的軍堡內。”李岩當機立斷,讓人傳令下去,去布置濟南百姓撤離的工作。

  北方的北直隸、山西、河南和陝西等地相繼淪陷,徐州也岌岌可危,可是濟南卻仍然在明軍手中,這都得益於濟南周圍星羅棋布的明軍棱堡保護,清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根本不敢貿然進攻濟南。

  幾個月前,清軍也來過濟南附近,可是發現濟南周邊山上星羅棋布的堡壘群,就放棄了攻打濟南的計劃。當時豪格帶的人不多,隻有兩萬滿漢八旗兵,手頭沒有綠營炮灰,豪格不敢貿然攻打濟南。攻打濟南,需要大批炮灰攻城,豪格沒帶炮灰,以精銳的八旗兵攻打堅城,不僅得不償失,還要防範周邊山上的明軍突然殺出。

  這次是不一樣了,多鐸帶來了二十多萬大軍,除了四萬滿蒙漢八旗之外,其餘的全部是炮灰。

  多鐸手中兵多將廣,必須要先拿下濟南,讓大軍入駐到濟南城內,再尋求機會破周邊山上的棱堡。因為周圍明軍的軍堡眾多,清軍若是不入駐城內,容易遭到明軍偷襲。

  魯西通往濟南的大道上,一支規模龐大的清軍正向濟南推進。五顏六色的旗幟迎風招展,前麵是身穿藍黑色號衣,頭戴黑色紅纓暖帽,披著罩甲的綠營兵,後麵是身穿鮮豔鎧甲,騎著戰馬的滿蒙八旗兵,之後是漢八旗烏真超哈兵,隊伍的最後,又是身穿藍黑色號衣,頭戴紅纓鬥笠的綠營輔兵,那些輔兵沒有暖帽,沒有鎧甲,隻有號衣和鬥笠。行軍的時候他們是苦力,打起仗來他們是炮灰。

  “距離濟南還有不足六裏路,兒郎們,加快速度,攻破濟南,今晚就在濟南城內過夜!”身穿紅色鎧甲的孔有德在馬背上轉過頭,拉開嗓門大喊道。

  身穿鮮紅鎧甲和明黃鎧甲的漢八旗兵走在官道上,這些漢八旗兵身上披著精良的鎧甲,頭戴避雷針頭盔,肩膀上背著鳥銃。後麵是一隊隊同樣身穿鮮紅鎧甲和明黃鎧甲的漢八旗兵,他們手裏拿著鞭子,抽打那些衣衫襤褸的綠營輔兵。

  綠營輔兵氣喘籲籲,驅趕黃牛,黃牛牽引沉重的炮車。那些三、四千斤重的紅夷大炮行軍十分費勁,每一門炮前麵都有好幾頭牛拉,後麵還要綠營輔兵幫忙推車。一旦炮車陷入地麵的土坑內,就要十多名綠營輔兵氣喘籲籲的幫忙把炮車輪子從坑內抬出來。

  清軍的行動十分緩慢,多鐸的滿蒙八旗兵雖然可以快速機動,可是漢八旗烏真超哈營行動太慢了,主要是大炮行動速度太慢了,用來攻城的紅夷大炮,每日隻能行軍四十裏,從魯西的臨清到濟南兩百餘裏路程,需要走五天才能到。

  二十多萬清軍沿著黃河故道(這時候的黃河從徐州一帶入海,原本山東境內的黃河就變成了黃河故道)往濟南行軍。

  五日之後,清軍渡過了大清河,出現在濟南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