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聯虜平寇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442
  陳名夏走進了左良玉府內,卻見身穿紅色官袍的禦史、巡按湖廣、兼任李國棟監軍的黃澍迎了出來。黃澍是一名文官,管轄湖廣巡按禦史,按照大明的文貴武賤,黃澍雖然品級不高,但他的地位卻在左良玉之上。可是事實上,他連湖廣巡按禦史所在地武昌城都不敢去,隻能窩在九江,躲在左良玉的地盤上,不要說監軍淮軍了,估計他敢踏入武昌一步,直接就會被人綁了送到揚州去斬首。因為他這個巡撫湖廣,淮軍監軍可不是崇禎任命的,而是福王朱由崧擔任監國的時候任命的。

  黃澍不敢踏入李國棟的軍中,即便是在左良玉軍中,也是低聲下氣的,生怕惹怒了這個魔頭,把自己一刀子砍了。所以黃澍在左良玉麵前低聲下氣的,簡直就是左良玉的師爺了。

  每當黃澍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總是在心裏暗暗哀歎:大明以文製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是誰手裏有兵,誰說話管用啊,哎,又到了粗鄙武夫小人得誌的時候了。

  但這些話黃澍哪敢在左良玉麵前提起?隻能在心裏暗暗發牢騷。在左良玉麵前,黃澍的表現根本就不像是一名朝廷官員,文官監軍,反而像是左良玉的免費師爺,他知道在亂世中文人真的不值錢,隻有抱上軍閥的粗大腿才能有前途。

  聽說北方的使者來了,黃澍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走出來迎接清國使者。

  見到陳名夏,黃澍連忙迎上前去,一見到陳名夏他就笑了:“我還當這大清使者何許人也,原來是百史你啊!你怎麽去投了大清了?”

  陳名夏感慨道:“仲霖啊,你有所不知,原本我在山東滿腔熱血組織義士準備進京勤王,誰知還未出發,京城便為賊人所破。陳某一開始還以為崇禎肯定已經殉國了。沒想到這個昏君置宗廟社稷於不顧,置京師百姓於不顧,倉皇出逃,企圖南下江南。陳某率一幹滿腔熱血的義士阻攔昏君南下,誰知道昏君竟然聽從奸佞李老二蠱惑,向我等義士開炮,導致義士死傷慘重。陳某實在沒辦法,隻好去了京城。誰知道被闖賊認出,陳某為了留下一條命報國,隻好委曲求全,假意降賊。後大清天兵前來京城,趕走了賊寇,陳某觀那大清天命所歸,故投奔大清,隻為剿滅賊寇,還天下一個太平啊。”

  黃澍連忙恭維道:“仲霖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真義士也。”

  “隻可很那昏君竟然同賊寇結盟,沿途南下,荼毒百姓,怨聲載道,如此無道昏君,同流寇何異?”陳名夏義正辭嚴的說道。

  “對對!”黃澍連連點頭,“無道昏君重用奸佞,重開廠衛,他已經沒有資格當大明天子了,如今大明正統在南京!”

  陳名夏接上話茬:“陳某來此地,正是為了此事前來,大清攝政王先是恭喜福王登基為帝,大清承認弘光帝為正統,欲與大明結為兄弟之國,意欲聯明平賊!”

  “聯明平賊?”黃澍愣了下。

  陳名夏還沒來得及回答,左良玉從裏麵走了出來:“大清使者何在?”

  “正是在下!”陳名夏轉頭向左良玉一拱手。

  左良玉金刀大馬的往太師椅上一坐,直視著陳名夏問道:“請問大清使者來我九江有何事?”

  “為大清和大明結為兄弟之國,大清攝政王願聯合大明共同剿滅賊寇而來。”

  左良玉哈哈大笑:“既然是為了大清和大明結為兄弟之國,大清願為大明剿滅賊寇,那仲霖你應當去南京。這樣,老夫可以派遣水師船隻送你們去南京。”

  “哎,昏君和李賊就在江北,我們去南京恐怕不便,還望左將軍能把我們大清的國書和善意送到南京。”陳名夏感慨道。

  還沒等左良玉回答,黃澍連忙自告奮勇道:“學生願意替大帥和大清使者去南京。”

  “好!太好了!”左良玉笑道,“那就麻煩百史跑一趟了,左某會安排水師戰船把黃先生平安送到南京。”

  陳名夏道:“那麽陳某就在這裏等候百史的好消息了,你們速去速回,最好南京能派使者來九江。”

  黃澍當天就啟程了,帶上了大清國送來的國書和聯明平賊的協議,登船順流而下。

  “百史你說可以聯虜平寇?”徐久爵瞪大眼睛看著黃澍。

  “對,唯有聯虜平寇,方才是我大明唯一的生路。”黃澍說著,遞上了清國送來的國書、明清協議和賀禮清單。

  “此事非同小可,還需朝中商議。”徐久爵哪裏敢擅自做主,這種事本來就至少需要首輔馬士英知道,然後內閣商議,甚至是讓弘光帝開大朝會商議。

  徐久爵把大清國願與大明結盟的事情轉告給馬士英,隨後馬士英派人把這件事轉告給了大太監盧九德和韓讚周,讓他們告知弘光帝。

  “好,太好了!我大明江山有救了!”朱由崧一聽說此事,高興得大笑,三百多斤重的肥胖的身軀直顫抖。

  但韓讚周有些擔心:“陛下,奴婢覺得,那建奴也是不安好心,他們提出的所謂連忙平賊恐怕隻是一個借口!陛下難道忘記了當年大宋聯金滅遼之後,就被金國滅了;之後又聯蒙滅金,最後又被蒙古滅了?”

  不學無術,昏庸無能的朱由崧愣了下,隨即說道:“這件事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還是明日召開大朝會來商議吧。”

  次日,南京紫禁城召開大朝會,商議聯虜平寇的事情。天色還未亮,弘光朝在京的文武百官都在南京紫禁城門口等候了。卯時未到,宮內響起三通鼓聲,兩門打開,大群侍衛先一步進入宮內,文武百官站在門口等候。等到鍾聲響起,卯時到,官員們開始進入皇宮。文官由左掖門進入,武官由右掖門進入。

  朱由崧坐在龍椅上,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反正下麵的文武官員討論一些什麽,他都沒注意聽。

  “借虜平寇?不可!各位難道忘記了宋人的教訓嗎?聯金滅遼,為金所滅;聯蒙滅金,又被蒙古所滅!不行!老夫不能同意聯虜平寇!這是要亡我大明啊!”東閣大學士薑日廣很堅決的反對道。

  大學生王鐸道:“昏君和奸佞李老二尚在江北虎視眈眈,李老二集結十數萬大軍於江北,不日將渡江南下!若是不盡快做出決斷,我等眾人都將死無葬身之地!以某看,唯有聯虜平寇,方能救我大明!”

  左都禦史劉宗周也讚同道:“如今賊寇勢大,昏君也淪為同賊寇無異,唯有聯虜平寇方可保我大明江山社稷。”

  吏科都給事中章正宸站出來反對道:“居之(薑日廣)言之有理,建奴狼子野心,萬萬不可聯虜平寇!如宋人借金以滅遼,借元以滅金,則益其疾耳,今日江左形勢視之晉、宋更為艱難,肩背腹心,三麵受敵。”

  兵科給事中陳子龍也站出來,堅決反對聯虜平寇。

  可是朝中大部分的高級官員和幾乎所有的勳貴都讚同聯虜平寇,最後弘光朝通過了聯虜平寇的戰略計劃,隨後朱由崧任命黃澍、左懋第、馬紹愉和陳洪範為使者,先往九江同大清使者會麵,再往北直隸,出使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