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不臣之心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1      字數:2421
  張獻忠考慮了許久,也覺得若是任由李國棟跟在自己後麵搶地盤,他那麽多仗豈不是都白白打了?於是同意了張可望的離間計:“可望,此計雖然不義,可是如今沒有比此計更好的辦法了,你說說看,該如何施計方可讓朝廷相信?此人做事不留痕跡,他和我們暗中交往,可是沒有留下一點證據,這又如何讓大明朝廷相信?”

  張可望道:“父王,孩兒才疏學淺,具體如何施計,孩兒也拿不出辦法來,但汪先生足智多謀,他一定有辦法,還是把此事告知汪先生。”

  大西軍的軍師汪兆麟被召來,他聽說李國棟竟然暗中通獻軍,大吃一驚,之前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聽說了後,異常震驚。

  “沒想到啊,此人身為朝廷大將,卻一直在利用我軍!由此可見,此人早有不臣之心!”汪兆麟撫摸著胡子道。

  “汪先生,您趕快想想辦法,如何讓大明朝廷相信此事,我們手中沒有證據啊。”張可望焦急的說道。

  汪兆麟哈哈大笑:“不臣之心這等事,何須證據?崇禎昏君疑心極重,隻要我們派遣細作,四處散布武威伯有謀反之心,暗中通賊的消息,那個昏君必然起疑心!到時候就好辦了。”

  張可望問道:“汪先生,可是左良玉也有不臣之心,曾經多少人彈劾過他,也不見崇禎昏君敢把他怎麽樣?”

  “左良玉擁兵自重,同樣,這李老二也擁兵自重。昏君對朝廷已經沒有什麽控製力了,自然管不著擁兵自重的大將,每次失敗,隻能殺幾個文官泄恨。如今,左良玉和李老二都有不臣之心,那就好辦了,到時候昏君必然會讓左良玉和李老二自相殘殺!這樣我們不就有機會了?”汪兆麟撫摸著胡子搖頭晃腦道。

  “可是左良玉也不是李老二的對手啊!”張可望感慨一聲,“安慶一戰,李老二以區區三萬人擊潰左良玉三十萬大軍!如今李老二麾下有精兵五、六萬,左良玉還敢找他麻煩?”

  “左良玉是不敢找他麻煩,但此人可以跟在他的後麵爭奪地盤啊!若是李老二主動進攻左良玉,便要攻打堅城,恐怕他折損也不會小吧?學生早有消息,李老二攻打荊州,雖說斬了馬守應,可他不也折損了近萬人?若是左良玉隻搶奪地盤,不去進攻他。李老二主動進攻左良玉,打下幾座城池,他的兵力也折損差不多了。更何況,有左良玉跟在他後麵搶奪地盤,李老二豈不是不敢再尾隨我軍了?”

  隨後,汪兆麟就下令,釋放了一批流民,給他們一些銀子,讓他們四處散布流言,說武威伯暗中通賊,養寇自重,剿賊不力,四處搶奪地盤,早有不臣之心。

  流言傳到了湖北,傳到了左良玉耳中。

  左良玉大喜:“某還以為李二狗真是什麽忠臣良將,如此看來,此人心懷不軌,恐怕是早有異心啊!”

  “父親,此人早有異心,我們現在可以光明正大的搶奪他的地盤了!北麵那個昏君整天疑神疑鬼,等流言傳到京城,昏君肯定起疑心!我們就幫著把這個流言散布得更快一些!而昏君事實上也懷疑我們了,這樣我們去搶奪李二狗的地盤,昏君就喜聞樂見。父親,您說,昏君是不是巴不得我們和李二狗自相殘殺?”左夢庚道。

  左良玉大怒道:“休得口出狂言!你竟然對今上不敬!”

  “父親大人,他本來就是昏君!孩兒就說了,這個昏君還能拿我們怎麽樣?”

  左良玉長歎一聲:“夢兒,為父的明白你的一片心意,隻可惜此人實力太強,我們搶地盤,恐怕根本搶不過此人啊。”

  “父親,我們就跟在他們後麵搶奪地盤。武昌堅城,我們不易攻克,不如偷襲荊州!此人主力已經撤離荊州,我們去把荊州搶了。這樣荊州地麵就是我們說了算。”左夢庚獻策道。

  “搶荊州太冒險了,李二狗水師盤踞武昌,我軍要偷襲荊州,唯有陸師一路。若是李二狗回師救援,我們又沒有水師,就被困在漢江以西,到時候,我們隻能北上去碰闖賊了!不行,不能偷襲荊州。”左良玉搖了搖頭。

  “父親大人,還是把所有將官們都集中起來,問問弟兄們的意見吧。”左夢庚道。

  左良玉隨後把盧光祖、李國英、張應祥、金聲桓、徐勇、張應元等人全部召集到中軍大帳中,商議如何去搶奪李國棟的地盤,讓他也難受一下。

  “大帥,打荊州確實不可取,我軍未克武昌,倘若貿然攻打荊州,恐怕被李賊切斷後路,後果不堪設想。”李國英道。

  盧光祖獻了一策:“大帥,末將聽說,李二狗主力大軍都在武昌城內,城外隻有一些軍戶,軍堡尚未築城,而此賊的騎兵都去了長沙。我們可以不打武昌,以騎兵襲擊他們城外的軍戶,他們沒有騎兵,拿我們的騎兵無可奈何。這就迫使他離開長沙,帶著騎兵回來救援。”

  “李二狗也是在長沙剿賊,我們倘若在背後動手,這樣朝廷怪罪下來,我等恐怕擔當不起責任。”金聲桓擔憂的說道。

  李國英哈哈大笑:“隻要我們幫著點,把流言散布得快點,那麽李二狗在朝廷眼裏,也和我們一樣了!朝廷正巴不得此賊同我們自相殘殺!所以說,此賊從長沙撤軍,朝廷也不會怪罪我們!”

  在左家軍的推波助瀾下,張獻忠放出的流言,很快就傳到了京城,而且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

  “什麽?武威伯勾結獻賊,養寇自重?還對朝廷有不臣之心?”崇禎皇帝聽錦衣衛從宮外帶回來的消息,不敢相信的瞪大眼睛,轉頭看著王承恩,“王伴伴,你又如何認為?”

  王承恩道:“皇爺,奴婢覺得此事不可信,定是獻賊和左良玉散布的流言。”

  崇禎皇帝感慨了一聲:“可是武威伯也是擁兵自重啊,朕就擔心他成為第二個左良玉。前幾日,他不是上奏了,斬了總兵官孔希貴?一員朝廷大將,他說斬就斬了。奏報上說是孔希貴縱兵搶劫,殺良冒功,武威伯前往製止,孔希貴拒捕,這才被殺。可是朝中許多大臣根本不信,非說是武威伯飛揚跋扈,目無朝廷。哎,估計明日早朝,那幫官員又要鬧了。”

  果然不出崇禎所料,次日早朝,朝中就有眾多言官彈劾李國棟,諸多言官如潮水般攻擊李國棟,要崇禎皇帝剝奪他的爵位,並令左良玉發兵奪取武昌、荊州。這次不要說言官了,就連戶部尚書陳演,兵部尚書張縉彥,甚至是內閣首輔魏藻德都上奏了,要求剝奪李國棟的爵位,令左良玉發兵剿滅李國棟。

  “陛下!”魏藻德跪在地上,義正辭嚴道,“武威伯有不臣之心,左良玉又心懷不軌,令左良玉發兵攻打武威伯,此乃一石二鳥之計!讓這兩賊自相殘殺,彼此削弱實力,也是為我大明解決了心腹大患啊!”

  崇禎歎氣道:“武威伯發兵長沙,正在追剿獻賊。賊寇未滅,我大明官兵卻自相殘殺,跑了獻賊,誰又能承擔此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