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收複江夏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1      字數:2416
  對岸九江城內的左良玉,每天接近中午,江麵霧氣散去之後,他都要爬上望京門城樓,遠眺江北的晉陽軍大營,隱隱約約人影晃動,大營內不時傳來鑼鼓聲和軍樂聲。到了夜晚,天色黑下來之後,左良玉也要登上望京門城樓,遠眺江北,發現晉陽軍大營燈火輝煌。

  左良玉絲毫沒有發現,其實晉陽軍陸師主力已經離開了,畢竟江麵寬闊,九江的江麵寬度達到四裏,加上從城牆到江邊的距離,對岸大營到江邊的距離,有六裏路了。左良玉手中雖有泰西人造的單筒望遠鏡,但距離太遠,也無法看清楚四裏外對岸的動靜,而且左軍也不敢派遣水師去對岸窺探,開玩笑,淮軍水師橫行江麵,就左良玉手頭那幾條小破船哪裏敢過江?

  李國棟的騎兵先行一步出發,沿著江北陸路,往漢陽方向行進。

  騎兵走了三日後,淮軍水師載著晉陽軍輔兵連夜出發。

  天亮之後,左良玉再次登上望京門城樓,他發現江麵上已經空空蕩蕩,連一條船的影子都不見了,對岸大營也沒有任何動靜。

  “不好!李賊已經出發!”左良玉大叫一聲,“那賊子肯定是去武昌了!傳令下去,三軍即日啟程,趕往武昌!”

  左夢庚滿心狐疑的問:“父親大人,能肯定李賊是去武昌嗎?孩兒隻擔心,會不會又是此賊詭計,騙我們去武昌送死?”

  左良玉搖了搖頭:“應該不會,即便是此賊詭計,我們到了武昌城下,可以不攻城,我軍紮寨固守,看看李賊拿我們有何辦法?”

  “可是武昌城外地勢低窪,我軍安營紮寨,此賊若是放水淹我軍,那如何是好?”李國英擔心的道了句。

  “晾他也不敢!”左良玉冷哼一聲,“老子和李賊,同為朝廷官員,雖不合,最多也就是一些衝突,他不可能用此毒計來對付我們!他敢放水淹我軍,那就無異於造反了!”

  同為明軍,彼此之間有矛盾,發生衝突,打打殺殺很正常,但也不可能用火攻水攻之類的毒計,那性質就變了,就不是衝突了。

  左家軍主力全部離開九江,隻留下盧光祖帶著一萬餘人守城。二十多萬大軍直奔武昌而去。

  晉陽軍騎兵走陸路前往武昌,沿途中,李國棟把輕騎兵分散出去,一路過去,收複了黃州、麻城、廣濟、蘄州等城。這些城都已經是無人看守的空城了,獻軍攻下這些城池之後,殺了當地士紳,燒毀地契,裹挾了青壯男子,便立刻了這些地方。如今晉陽軍輕騎兵過來,不費吹灰之力就收複了失地,往往一座城池,隻用了一百多名騎兵就收複了。

  當地百姓雖然不了解武威伯的晉陽軍,但也沒有人反抗,那些當地造反的民變軍,都已經被張獻忠拉走了,晉陽軍騎兵進城,沒有任何人反抗官兵。廢話,留下的都是婦孺老弱,就算是不喜歡官兵,又能拿什麽來反抗官兵?

  青壯男子全部被大西軍拉走了,家裏的糧食也被大西軍拿走了,這些婦孺老弱隻能餓肚子。雖然江邊河邊水產豐富,能撈些魚蝦果腹,可是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扛餓,沒有糧食下肚,孩子晚上都會餓哭了。其實這一點,後世一些經曆過民國時期過來的老年人就知道了,饑荒來臨的時候,那些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海邊的人們,雖然可以吃魚蝦之類的,可是沒有糧食,還是餓得慌。更何況魚蝦又不是無限的,可能一大家子一天就撈到幾條小魚果腹。

  見那些婦孺老弱可憐,輕騎兵拿出自己隨時攜帶的幹糧,分給了這些百姓。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救命大恩!”拿到糧食的老人、女人紛紛跪在地上磕頭道謝。

  “各位父老鄉親們,快快起來吧,我們也隻是路過,身上帶的糧食不多,隻有這點了,隻能將就著吃,先讓孩子們吃飽吧。”劉立歉意的對百姓們拱了拱手。

  “好人啊!你們都是好人啊!”一位老者老淚縱橫,“老朽活了八十有三了,什麽時候見過那麽好的官兵?”

  收複了黃州、麻城、廣濟、蘄州等城之後,李國棟令人帶上奏折進京,向京城奏報,晉陽軍收複了湖北多座城池。崇禎皇帝看到奏報,大喜過望,有心嘉獎,卻又拿不出銀子嘉獎,要給李國棟封侯,又遭到朝中群臣反對,無奈之下,隻好發了聖旨,把那些被左良玉和張獻忠輪番禍害過的地方封賞給李國棟,讓他來管理當地田地。

  朝廷的聖旨還未到,李國棟的騎兵已經抵達了漢陽城下,在主力騎兵抵達前,一隊夜不收已經來過了,漢陽早已是一座空城,張獻忠留在漢陽的沈會霖帶著守軍渡江南下,跟隨大西軍主力跑了。

  一百多名夜不收不費吹灰之力“收複”了江夏城,李國棟率領七千騎兵,隨後進了城。

  “江夏,三國時期一座重鎮,與武昌隔江相望,曾經是繁榮的大城,如今先遭左賊,又遭了獻賊,十室九空,一片殘破。”李國棟騎著馬進入江夏城內,城內的景象令他感慨不已。

  江夏城內已經十室九空,城內大部分的士紳商人都被張獻忠殺了,這座城市士紳商人多,所以僅僅是被殺的人就占了一半。城內剩下的百姓大多被大西軍裹挾離開江夏和漢陽,淪為流民。全部的青壯男子都被大西軍帶走了,隻剩下婦孺老弱。晉陽軍進入城內的時候,城內哭聲一片,女人、老人抱著孩子,抱頭痛哭。他們的兒子、丈夫、父親被獻軍給帶走了,在這個年代,親人的離別,就是生離死別,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自己的親人。

  李國棟下令道:“拿出糧食,分給百姓吧。”

  晉陽軍騎兵打開了隨身攜帶的糧袋,給這些老百姓分發了糧食。騎兵攜帶的糧食不多,隻有一些幹糧,但每個百姓分到一口糧食,就能讓他們活命。分到糧食的百姓跪在地上,向晉陽軍千恩萬謝,感謝救命之恩。

  “各位父老鄉親們,快快起來!”李國棟做了個虛扶的動作,示意跪地的百姓起來,“本伯這次輕裝前進,帶來的糧食不多。等我們的水師抵達,還會給大家發放糧食。”

  “主公,是否向朝廷奏報,說我軍收複江夏?”張煒問道。

  李國棟搖了搖頭:“暫時不必,等我們過江收複了漢陽和武昌,再奏報朝廷,說我軍收複江夏、漢陽和武昌三城。”

  “江麵上一條船也找不到,都被獻賊帶走了。”韓大山回來稟報。

  不僅是長江上找不到一條船隻,連漢江上的船都被帶走了。李國棟這次帶在身邊的隻有騎兵,水師還未到,暫時無法渡江,不要說渡過長江收複武昌了,就連渡過漢江收複漢陽都不可能。

  李國棟走到漢江邊,拿起望遠鏡看著對岸的漢陽,隻見漢陽城也是一片蕭條,大西軍殺光了武漢三鎮的士紳,裹挾了三鎮的青壯,把婦孺老弱丟在這裏。失去了青壯的三鎮,留下的婦孺老弱生活都成問題,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