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獻軍破武昌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1      字數:2364
  張獻忠大軍兵臨城下,武昌城內的官員們早已慌了神。可是城內守軍不足,需要招募民壯守城,這需要銀子啊。別看武昌城是湖廣巡撫衙門和湖廣布政司所在地,理應富得流油。可是那些官員都是外地人,財富都在千裏之外的家中,遠水解不了近渴。

  向當地士紳募捐,那些目光短淺的家夥,竟然沒有幾個人響應,有些人裝模作樣拿出幾十兩幾百兩銀子做做樣子。

  賦閑在家的前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賀逢聖提出了建議:“楚王在位六十三年,家中銀子數百萬兩,比福王更為富有。有福王的教訓在那,我們可以去勸勸楚王殿下。”

  楚王府內,湖廣布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等官員聚集在楚王府內,希望楚王能拿出銀子。

  而湖廣巡撫李乾德提前就以巡視嶽州、長沙的名義,逃到長沙了,剩下的官員不敢走,巡撫沒在,若是布政使司在張獻忠兵臨城下的時候逃走,那可是失地之罪加陷藩之罪,是夷三族的重罪。

  “楚王殿下,獻賊兵臨城下,望殿下速出銀捐助餉,方可激將士氣,召募民壯,守武昌。不然一旦城中變,其後果將不堪憂兮!”各位官員紛紛跪求,苦苦相勸道。

  誰知道楚王朱華奎竟然站起身來,指著自己屁股下那張洪武年間明太祖所賜王椅道:“此可佐軍,他無有!”

  賀逢聖急得跪地大哭:“楚王殿下,勿忘福王之訓!”

  “孤無銀兩,各位請回吧!”楚王朱華奎轉身走進屏風後麵,並讓人送客。

  賀逢聖哭著回到自己的府邸,一路上他流淚歎息:“楚王竟然如此吝嗇,及福王更甚,武昌城不保亦!”

  “大學士不必沮喪,朝廷已經詔令大軍前來武昌救援。”長史徐學顏勸道。

  “楚王一意孤行,不記福王教訓,恐怕武威伯大軍未至武昌,武昌則已為賊所破!”賀逢聖哭著道。

  賀逢聖剛剛回到家中,就聽管家說,他的學生尹如翁前來拜訪,已經在大廳等候多時了。

  “老師可是去楚王府勸捐了?”見到老師回來,尹如翁連忙站起來行禮。

  “去是去了,可是楚王殿下一兩銀子都不肯拿出來啊。”賀逢聖感慨了一聲。

  “學生早知如此結局了!”尹如翁轉身,令人捧上一套僧衣僧帽,“老師請穿上僧衣離去,方可活命。”

  賀逢聖怒道:“吾欲與武昌共存亡!汝速速離去,毋憂我!”

  尹如翁道:“老師,隻要七日,武威伯大軍即可至亦,還望老師勿白白送命。”

  “七日?楚王不肯出資,恐怕武昌連三日都守不住!”

  其實三日都高估了,最後證明,張獻忠開始武昌戰役之後,三日都沒有,城就破了,城內守軍自己打開了文昌、保安二門納城投降,張獻忠大軍沒有任何阻力就攻入了城內。

  楚王朱華奎不僅不肯拿出銀兩來支助軍餉,反而不聽守將崔文榮所言,把守長江和漢江的兵全部撤回到武昌城內,企圖憑借武昌堅城死守。崔文榮勸告說:“殿下,我軍軍心不穩,若是守不住兩江,賊人至武昌城下,恐怕城未破,軍心先亂!這人心若是散了,即便有堅城也無法固守啊!”

  “守城守城,既是軍心不穩,又豈有放棄堅城,出城迎敵之理?倘若在野戰中損失過大,都不用賊人攻城,武昌便不攻自破了!”楚王朱華奎大吼道。

  見楚王不聽勸告,崔文榮也沒有辦法,隻好把守在水網地帶的軍隊撤回武昌城內。原本按照崔文榮的守城辦法,是利用水網地帶的縱橫交錯的河流,在狹窄處修建營寨,節節阻敵,更何況,武昌明軍還有一支不算太弱的水師。可是一旦放棄了城外工事,這支水師也成為擺設,而且城內軍心不穩,隨時可能嘩變。

  張獻忠於崇禎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攻克了漢陽,二十九日抵達武昌城下。堅固的城池,也無法讓人心不穩的守軍守住武昌,城內守軍自己打開城門,張獻忠的大軍湧入城內。明軍守將崔文榮率兵苦苦抵抗,寡不敵眾被殺。

  “城破了!城破了!”武昌城內,哭聲震天,驚恐的喊叫聲蔓延全城,成群結隊的獻軍攻入城內,守軍紛紛跪地投降。

  賀府,賀逢聖大喊道:“來人,給老夫穿上禦賜朝服!”

  丫鬟取來朝服,給賀逢聖換上朝服後,賀逢聖對妻子說道:“吾乃大明朝廷之家,不可受賊羞辱,當以死殉國。”

  “賊軍來了!”管家連滾帶爬跑了進來,嘴裏大喊大叫。

  一隊獻軍衝入賀府,把準備拔劍自盡的賀逢聖拿住。一名獻軍小軍官道:“卑職奉命前來保護賀大學生,西王一向慕公之名,若公投靠西王,王曰,為公所欲。”

  “老夫知道了!”賀逢聖隻是淡淡的回答道。

  等到張獻忠派來的士兵退出賀府,賀逢聖帶著全家要投湖自盡,卻被一人阻攔。

  “賀公切勿輕生,伯爺大軍不日即可抵達,還望賀公留下一條命,待到王爺大軍至,自會救出賀公一家。”那人勸道。

  賀逢聖見那人身穿一身獻軍的軍服,問道:“汝乃何人?”

  那人上前輕聲道:“吾乃武威伯麾下張書恒也,是伯爺特意讓我們進城來救人的,還望賀公不要讓我們兄弟幾個空手回去。”

  “原來是武威伯的人,老夫已無顏麵對今上,唯有以死報國。若是張壯士有意,還望救出老夫家小,令其免受賊人羞辱。若能讓老夫家小逃離虎口,老夫謝過伯爺,謝過壯士了!”賀逢聖向張書恒深深一躬,長揖及地,表示道謝。

  “賀公,我等兄弟數十人,定能保護賀公出城!”張書恒焦急的說道。

  “不必了,爾等速速帶著老夫孫兒逃去,算是給老夫留下一點血脈吧!”賀逢聖說完,帶著自己的老妻,走向湖邊。

  張書恒見賀逢聖已明死誌,也不再勉強,於是令人把賀逢聖的孫子孫女以及幾名貼身丫鬟都給帶走。而賀逢聖和他的妻子,兒子兒媳全部投水自盡。

  張書恒令人給賀逢聖的家人喬裝打扮,混在獻軍之中出了城。他們憑借著身上的獻軍腰牌,騙過守城門的獻軍士卒。出城之後,一行人上了一條早就等候在江邊的小船,順流而下,去找晉陽軍了。

  船走了兩日,在下遊遇見了李國棟的船隊,於是張書恒等人被接上了李國棟的中軍大船。

  “伯爺,卑職無能,未能救出賀公,請伯爺降罪。”張書恒見到了李國棟,跪在麵前請罪。

  “小張啊,這不怪你,賀大學生一心殉國,誰都攔他不住。你能救出他的家人,為大明忠良留住血脈,已經是功德無量了。”李國棟讓張書恒起來。

  張書恒感慨一聲:“沒想到啊,武昌堅城固若金湯,竟然連三日都守不住!若是能再多守三日,我們的大軍就到了。”

  “楚王咎由自取,自找的,對了,楚王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