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數:2438
  隻是,這水井也太浪費水了吧?剛剛才灌滿的水井,隻聽到一陣像是空氣被抽走的聲音,水位一下就降低下了,恢複到了陳冬明打水之前的水位高度。

  “這水井設計得也太不合理了吧?真的是太浪費水了。”陳冬明看著這極其浪費水的水井說道。

  直到五日後以後的一天早上,陳冬明的媳婦出門去倒馬桶,才明白了真相。

  陳冬明媳婦一大早出門倒馬桶,被鄰居看到。

  鄰居奇怪的問:“家裏不是有衛生間嗎?怎麽還要出來倒馬桶?”

  “衛生間?衛生間不就是水房嗎?”

  “是水房沒錯啊,就是相當於以前的茅廁,隻不過比茅廁幹淨多了。”

  “到底是怎麽回事?”陳冬明媳婦奇怪的問,”那裏麵不是有一口打水的水井?“

  鄰居半天沒有反應過來,過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我到你家裏看看。”

  走進衛生間內,鄰居指著那口所謂的水井問:“你們就是從這裏打水的嗎?”

  “是啊,這不是水井嗎?”

  鄰居笑得肚子都疼了:“這不是水井,這是茅廁的蹲坑!什麽?那條繩子是解手完後,放水衝蹲坑的!”

  “啊?”喝了五天茅坑水的陳冬明隻感覺自己都快嘔吐了。

  “那喝的水在哪裏?”陳氏連忙問道。

  鄰居指了指掛在牆上的一個木頭製造的水龍頭說道:“這裏是洗澡用的水,夏天洗冷水,冬天在我們小區有澡堂。”

  接著鄰居帶著他們,來到廚房,指著水缸上麵的那個龍頭說道:“這裏出來的才是喝的水,看到沒?這個開關擰開,水就出來了。”說著鄰居擰了一下開關,一股清水從龍頭中流出,流入水缸內。

  “這也太方便了吧?但是這些水是從哪裏來的?”陳冬明好奇的問道。

  “聽說水是從水井裏抽上來的,在銀號裏麵,有一座水塔,水塔有抽水機同水井連接,有毛驢拉著抽水機,把水抽到水塔上。”鄰居說道。

  陳冬明自然對那水塔和以毛驢牽引的抽水機很感興趣,可是裝修富麗堂皇的銀號,令他這樣的草民望而卻步,聽說能進入銀號的人們,非富即貴,他哪裏敢進去?

  銀號已經開始正式營業了,剛剛開業沒幾天,銀號內就排滿了前來存錢的客戶。

  因為聽說把銀子存在銀號裏麵,換到一張大額銀票的話,不僅可以去有江南銀號的異地提出銀子,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反而是銀號還要給客戶利息。存的時間越長,給的利息越高。

  聽到在銀號存錢不僅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反而有利息的消息,人們紛紛前來存銀子,特別是做生意的商人,去比較遠的地方做生意,不可能都攜帶著沉重的現銀去,很多人願意把銀子換成銀票,到了地方,再把銀票換成銀子,這樣攜帶在身上方便多了,而且也不容易引起馬賊水匪的注意。

  舉例子說,若是一筆十多萬兩銀子的交易,以現銀交易的話,十萬兩銀子的現銀,就是六千二百五十斤銀子!那麽多的銀子,至少需要六輛大車才能拉走,這樣的商隊出來,非常引人注目,容易招來巨匪。若是遇上大批劫匪,恐怕請幾十名保鏢也無濟於事。

  十萬兩銀子換成銀票,隻需要掌櫃的一個人帶在身上,再帶上兩名機靈點的夥計一起,最多請兩三名高手來當保鏢,不僅不需要大費周章的請大批保鏢,還不用大批夥計跟著,省錢省事又省心,安全性自然也高了很多。當然了,若是消息泄露了,被劫匪知道了,就算是請再多保鏢也無濟於事。

  去了異地,把銀票換成銀子,又不需要花費任何保管銀子的費用,若是時間長了,銀號還支付給自己利息,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

  消息傳開來之後,還有不少士紳,也把自己藏在家中地窖裏的銀子拿出來,存入江南銀號中。

  銀子放在家裏,隻能看看,不能帶來任何收益。若是拿出去交給那些專門放利子錢的家夥,未必可靠,放利子錢的那些家夥,一旦遇上一些做生意虧得血本無歸,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家夥,也隻能當成壞賬處理。當鋪倒是可以把抵押物拿去賣了,收回本的基礎上還能賺錢,可是當鋪不是那麽好開的,自己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請人管理,還要有資源。

  把銀子存入銀號中,又保險又有利息拿,雖然利息不高,存一年的也就四厘,存三年的六厘,五年以上的一分利,可是存在銀號裏省心,穩穩當當的拿銀子,不用操心,總比放在家裏好多了。

  還有一些來銀號的人,是剛好缺錢的商人,聽說銀號也有放貸服務,而且利息比外麵借高利貸可是省得多了。

  距離蘇州不遠的南京城內,大街小巷,人們議論紛紛,這幾天談論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江南銀號了。

  “都聽說了嗎?江南銀號開業了!”

  “是啊,聽說了,把銀子存在裏麵換一張銀票,不僅不要保管費,去異地提錢也不要扣除費用,反而還給利息呢!”

  “還能有那麽好的事情嗎?他們給利息,那他們怎麽賺錢?”

  “不清楚了,好像他們也有放利子錢,但是利息比外麵那些高利貸可是低得多了。”

  “有那麽好的事情,怎麽我們南京沒有江南銀號?”

  “誰說沒有?正在蓋房子呢,據說再過幾個月就能開業了。”

  “揚州的已經開業了,淮安的也開業了,聽說北方的在大同有一家,天津衛也有江南銀號。”

  “以後這江南銀號會開遍大明各地啊。”

  “目前的總號在蘇州呢,常州無錫都有分號,不過今後總號聽說會搬到鬆江。”

  “真是好事情啊,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去蘇州看看。”

  謝連舉,是一名南京的商人,他從事的是棉布和絲綢的生意,從江南販運棉布和麻布去北方賣。這段時間,他的資金出現了困難,因為之前販賣到北方的一批貨,北方那邊的商家一時拿不出現銀,拖欠了他十多萬兩銀子的巨款。北方的那個商人他得罪不起,那人的後台可是當朝國丈周奎啊!欠你一些銀子,欠上幾個月又能怎麽樣?可是他又不能從此不和北方那個家夥做生意,畢竟周奎下麵的人幾乎壟斷了整個京師的棉布市場,不同他們合作,以後京師這條路就斷了。

  謝連舉之前投獻了高攀龍,可是現在高攀龍已經不在人世了,高攀龍的兒子高世儒遠在京城,隻是一名小官,高世儒通過一定的關係,找了人,讓周奎那邊的人答應,今年的新貨到了京師之後,把欠款一同補上。

  可是問題在於,謝連舉現在沒有銀子進貨了,他在江南還欠了一些工場銀子,現在債主整天找上門來。以前的銀子還沒還,怎麽可能讓那些工場主再給他供貨?

  資金鏈斷了,謝連舉心急如焚,他想過找人借高利貸,可是九進十三出的高利貸讓他望而生畏,那可是三個月要給人四成的利息!他辛辛苦苦發一批貨去北方,扣除了運輸費,雇工費用之外,純利潤都沒有四成。而且這一次去了京師,也不知道能拿回多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