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如何封賞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數:2398
  京城,王承恩興衝衝的跑進了西暖閣內:“皇爺,大捷啊!大捷!”

  “什麽大捷?”崇禎問道。

  “武威伯在開封剿賊,斬首八萬,俘虜十五萬!”

  “那真是大捷了!”崇禎大喜過望站了起來,“明日早朝就說此事,朕要封賞武威伯!”

  這段時間以來,李自成一百多萬大軍圍攻開封一事,令崇禎皇帝焦急不安。

  自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多名藩王慘遭殺害了,僅僅是親王就有福王、襄王、唐王、崇王等四名身世顯赫的親王遇害,還有不計其數的郡王和宗室被李自成和張獻忠殺害。

  朝廷能夠剿賊的封疆大吏,洪承疇在鬆錦慘敗之後投降清國,楊嗣昌戰敗之後死去,崇禎不得不重新啟用了被他下獄的孫傳庭。可是曾經屢破闖軍的孫傳庭,出獄之後卻不好用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監獄裏待久了,腦子壞掉了?孫傳庭複出之後,殺了作戰不力的賀人龍,然後率領高傑、左良玉、虎大威、朱大典和劉澤清等人,同賊軍交戰,結果因為左良玉的失誤,左軍被圍,湖廣軍又救援不力,左良玉慘敗。

  左良玉逃回襄陽,給崇禎皇帝上奏說孫傳庭在陝西閉門不出,見死不救,這才導致自己慘敗。於是崇禎讓孫傳庭回京問話。

  孫傳庭對崇禎皇帝說,三軍主將尾大不掉,三軍不能協調配合,導致三軍慘敗。慘敗的三軍都己傷痕累累,無力再組織救援開封,隻能在躲在遠處觀望。當采納侯恂說的放棄中原,以江山社稷為重。結果崇禎皇帝大怒,孫傳庭再次被投入大牢。

  所以闖軍圍攻開封,周圍大軍無一前來救援,周王屬地危在旦夕,崇禎皇帝擔驚受怕,他隻擔心周王再遇害的話,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了。他身為帝王,卻保不住朱家子孫,將來駕崩以後有何顏麵去見祖宗?

  就在他擔驚受怕的時候,開封大捷的消息傳來,闖賊百萬大軍被打得大敗,百萬大軍成鳥獸散,開封保住了,周王也保住了。

  “武威伯真的是當世猛將啊!”王承恩感慨了一聲。

  崇禎皇帝笑道:“何止是猛將?他是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啊!能以區區數萬人破敵百萬,這樣的人才難得,要保住我大明江山社稷,還得依靠此人了。”

  王承恩趁機向崇禎提議:“皇爺,大明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文官控製了朝政,能征善戰的武將都受到文官的掣肘,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皇爺是否能封武威伯一個大將軍?這樣他就不受地方文官的掣肘了。”

  “朕已經給他封伯了,已經算對得起他了。若要封為大將軍,恐怕朝中文官不會同意。”崇禎搖了搖頭道。

  明朝的大將軍,隻有明初才有,位極人臣,帶有尚方寶劍,可以對四品以下的文官先斬後奏!大將軍可以完全不受文官掣肘,更是不受兵部的調遣,是代表皇帝的軍事首腦,權力和地位比文官還高。王承恩提出的,要封李國棟為大將軍,這個提議就算是崇禎提出了,內閣那一關肯定駁回。要讓文官們弄一個踩在自己頭上的武將?想都不要想。

  李國棟現在是勳爵,地位並不輸給文官,但是在實權方麵還要受到文官的掣肘,更不要說能對四品以下文官先斬後奏了,最多隻能和文官平起平坐。

  崇禎皇帝想了下後道:“王伴伴,那就給他封個侯吧。”

  次日一早,崇禎皇帝在朝會上表彰了李國棟的功績,群臣附和,稱讚崇禎皇帝英明,武威伯才有如此大捷。可是當崇禎皇帝提起要給李國棟封侯的時候,卻遭到了群臣的反對。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是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陳演:“陛下三思啊!那李國棟如今已經是武威伯了,若是因為一場大捷封了侯,他再打一場大捷,豈不是要封公了?若是再立下大功,那麽封什麽?難道封為異姓王?所以請陛下收回成命!”

  吏部郎中左懋泰道:“臣附議!陛下!臣乃山東人士,聽老家父老鄉親們說起,這武威伯仗著皇恩,在山東飛揚跋扈,侵吞百姓土地為他的軍戶屯田!如此跋扈,禍害百姓之人,若不是看在他能打仗的份上,早就該嚴懲了!”

  “左愛卿,朕怎麽聽說武威伯善待百姓,晉陽軍所過之處,深得百姓愛戴?”崇禎問道。

  左懋泰一跺腳,咬咬牙道:“陛下,那正是此人奸詐狡猾之處!他剝奪士紳田地分給泥腿子,就是用來討好那些泥腿子。就從這一點來看,此人所作所為與流賊何異?”

  “朕怎麽聽說他分給百姓的田地都是無主之地?若是說他是流賊,那他為何又要駐守開封,救了周王?之前他在濟南擊退建奴,曾經救過德王。就說他救下兩位藩王,左愛卿豈能說他同賊寇無異?”崇禎道。

  這時候修撰魏藻德站出來義正辭嚴的說道:“陛下,左員外也是情急之下說了幾句狠話,把武威伯比成賊寇是過分了,可是陛下三思啊,若是守住開封便封侯了,若是以後再大破建,平定遼東,滅了闖賊,豈不是要封王了?微臣以為,其實左員外也是為了陛下江山社稷考慮,雖然說話難聽了點,但他完全都是為了大明啊。”

  “那麽各位愛卿說一說,朕該如何封賞武威伯?”崇禎問道。

  首輔周延儒站出來奏報道:“陛下,臣以為,當多以銀兩賞賜武威伯。此番武威伯斬首八萬,就按照一級流賊首級十兩,老賊首級二十兩,巨寇首級五十兩到一百兩的賞賜,令戶部撥發銀兩給武威伯,令其犒勞大軍。”

  “臣附議!”

  “臣附議!”

  朝中一群文臣紛紛應聲附和。反正這銀子是朝廷掏的,是崇禎皇帝的銀子,關自己什麽事?隻要不給李國棟升爵,甚至是再升官,那麽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崇禎心裏那個著急啊,本來想給李國棟封個侯,至於銀子的問題,封侯之後還不好辦嗎?李國棟有了侯爵,要賺銀子豈不是更容易了?可是要獎賞晉陽軍那麽多銀子,七加八加算起來,恐怕一百萬都要有了吧?讓崇禎去哪裏拿那麽多銀子呢?封個爵位崇禎給得起,可是要給一百萬兩銀子,崇禎是真的沒錢啊。

  想到這裏,崇禎心裏憋著慌:這些文官,哪來那麽多事呢?反正自己高興的事情他們就偏偏要反對;自己不爽的事情,他們就偏偏要幹。可是群臣都提議不封李國棟,隻給銀子獎賞,崇禎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退朝回到後宮,崇禎對王承恩說道:“王伴伴,賞賜武威伯至少需要一百萬兩銀子,你說讓朕去哪裏拿那麽多銀子啊?”

  “皇爺,武威伯乃通情達理之人,隻要您讓人轉告他,說朝廷暫時拿不出那麽多銀子,先賞他一條金腰帶吧,等朝廷有了銀子,再把賞賜給他補上,他肯定不會因為此時怪陛下您的。”王承恩連忙跪地道。

  “也隻能如此了。”崇禎長歎一聲,微微點了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