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9      字數:2465
  聽到城下的喊叫聲,頭戴鳳翅盔,身披山文甲的張辰從城頭探出頭來,哈哈大笑道:“手下敗將,還敢來送死?回去告訴你們嶽托小兒!你爺爺李老二坐不改名立不改姓,今天就等著你們來送人頭了!也不枉費了爺爺我和你們嶽托小兒十年交情!”

  白甲兵看得仔細,那張辰長得同李國棟像極了,又化了妝,這幾名白甲巴牙喇兵看在眼裏,都以為是李國棟本人來了。於是回去向羅洛宏稟報道:“貝勒爺,奴才們已經看得仔細了,確實是李老二!”

  嶽托道:“既然是李老二,我們就先圍困濟南,等睿親王大軍抵達,再圍攻濟南。”

  杜度建議道:“王爺,明狗極其狡詐,聽聞探子來報,睿親王爺攻打賈莊久攻不下,極有可能李老二在盧象升那邊。我們還是試探性攻擊一下,看看在濟南的這個李老二到底是真是假。而且細作送來消息,這濟南城內守軍極少,為何李老二卻出現在這裏?極有可能是計,讓我軍不敢放開手腳攻城。”

  嶽托略思索片刻,點頭同意:“那就令漢軍旗和包衣阿哈們發起試探性進攻。”

  清軍發起了試探性進攻,以包衣阿哈推著盾車填埋護城河。

  濟南可是一座堅城,護城河寬五丈,水深三尺,河道中心水深一丈,城池堅固異常。真實曆史上,若不是城內守軍太少,嶽托根本就不可能打得下濟南城。

  德王朱由樞聽說清軍攻打濟南了,連忙登城查看守軍狀況。寧海王朱常沺、泰安王府奉國大將軍朱常汴、泰安王府奉國四將軍朱常淓、臨朐王府奉國將軍朱常漛等人都來了。

  見到城下黑壓壓的清軍,朱由樞臉色都白了,冷汗直冒。

  “王爺,有末將在,建奴再多十倍,也休想攻破濟南!”假冒李國棟的張辰上前單膝跪地行禮道。

  朱由樞見到了“李國棟”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麵前,心底有了幾分底氣:“李總戎,聽聞你能征善戰,文武雙全,濟南全城百姓的性命就托付給你了!”

  “請王爺放心!隻要末將在此,連一個建奴都休想進入濟南城內!”假冒李國棟的張辰信心十足的回道。

  雖然真正的指揮官是韓大山,張辰是假冒的,但張辰假冒得有模有樣的,而且計劃都是他和韓大山事先製定好,再由他來發號施令。韓大山深得李國棟真傳,守城布置井井有條,這一係列命令通過張辰的口傳達下去,令濟南城內守軍佩服,都把張辰當成真正的李國棟了。

  二十多天前,他們來到濟南之後,韓大山就下令招募民壯協助守城。可是民壯有了,兵器卻不足,於是他下令在城內搜索,尋找所有能用的守城武器,對外麵宣稱當然是李國棟的命令。張辰這個假冒的李國棟做得非常好,該他出麵的時候,他就出來假冒一下李國棟,連說話語氣都一模一樣。而出謀劃策,製定守城計劃,是韓大山暗中策劃,再通過張辰的口來下令。

  濟南的武器庫被打開之後,韓大山發現裏麵破爛東西還真不少,什麽鏽跡斑斑的盔甲,生鏽腐爛的兵器,弓弦都軟化的弓,沒有槍頭的長槍,也不知道會不會炸膛的虎蹲炮,還有古老的碗口銃、火門槍等火器。

  這些兵器在韓大山眼裏和垃圾無異,當然是不能用了,不過還是找到一些好東西,譬如說四十多副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也是老古董了,還是正德年間留下的,距今已經一百多年了,由於是上等木頭製造的弓,保存得相當不錯,除了以麻繩製成的弓弦和牽引繩腐爛了之外,其他部件都還是好的,隻要換幾條麻繩,簡單的修複一下,又能使用了。

  這玩意兒曾經是威力最大的遠射兵器,精度比投石機高得多了,射程又超過投石機。隻是後來因為火器的出現,床弩這種兵器才被淘汰。所以放在兵器庫中一百多年,也無人問津。

  現在這些床弩都被韓大山搬了出來,修複之後搬上城牆。床弩射程遠,威力巨大,盾牌根本擋不住,估計普通的盾車都能射穿。

  床弩的缺點,隻是需要多人操縱,一副三弓床弩,至少需要十多人才能發射,其中拉開弓弦就需要七、八個人拉動絞車。不過濟南城內百姓眾多,除了城內百姓之外,還有外麵逃難來的村民。從百姓中征募一批民壯根本就不成問題。

  唯一緊缺的是銀子,招募民壯和建奴拚命,需要銀子;打造槍頭、盾牌,需要銀子;打造守城武器,同樣需要銀子。

  濟南城內銀子最多的在什麽地方?自然是德王府了。

  於是韓大山帶上張辰,錯了,應該說是李國棟帶上韓大山去德王府化緣。

  比起後來被李自成燉成一鍋湯的福王來,德王是大方得多了,智商也比福王高得多了,德王朱由樞知道,若是被清軍破了城,攻入城內,就算他留著再多銀子又有何用?還不是便宜了清軍?於是德王很大方的拿出三十萬兩銀子,作為募捐的第一批白銀。

  三十萬兩銀子,除了足夠五萬民壯的開銷獎賞之外,還能打造槍頭,修複床弩,製造火藥,打造守城武器。反正經過張辰忽悠的德王,拿出的這三十萬兩銀子隻是第一批銀子,銀子若是不夠了,他還會願意再出一筆銀子。

  能保住命,比什麽都重要,否則濟南城破了,不要說自己的命了,估計建奴不會放過自己一家大小,想起自己的愛女,十六歲的郡主身材高挑,貌美無雙,倘若落入建奴之手,將會有什麽樣的下場,不用說都知道。

  德王朱由樞還算通情達理,人家李國棟大老遠的跑來救自己一家大小,總不能招募民壯,打造守城武器的銀子,都要李國棟出吧?那可是守衛濟南城,保德王府安全啊,自然德王要出這筆銀子。

  城內士紳卻有不少人像福王那樣要錢不要命的,那些人也真的是腦袋不開竅,他們也不想一想,一旦清軍攻入城內,他們一家大小可能都被人屠盡了,他們舍不得掏出給守城民壯的銀子,最後還不是落入清軍手裏?

  對於那些腦袋被驢踢了,死都不肯拿出銀子的士紳,韓大山自然不會自己去處理,而是列了名單,交給德王和城內的錦衣衛。

  接下來就好辦了,那些士紳被扣上了通虜罪名,被錦衣衛拿下。

  “爾等讀書人,簡直是不忠不孝不義!孔聖人的廟都被建奴燒了,爾等居然為了一己私利,不思為孔聖人複仇,反而一毛不拔!不肯為守濟南出一點力!如此行徑,隻有通虜方能解釋!”德王怒斥那些一毛不拔的士紳。

  雖然有功名的士紳可以享受各種待遇,他們連皇帝都不怕。但是孔聖人的廟被燒了,他們卻一毛不拔,這種事情傳遍天下,這些人的名聲就徹底臭了,天下讀書人都會聲討他們,再扣上一個通虜罪名,然後剝奪了功名,投入大牢,禦史都不敢幫他們說話。畢竟禦史也是讀聖賢書的人,孔廟都被燒了,已經打了全天下讀書人的臉,這時候還不肯出資守城,豈不是激起天下士子義憤?

  要說掏錢,德王都掏錢了,別人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