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救援高陽(五)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9      字數:2465
  蒙古輕騎兵在馬槊鐵騎撞擊之下,就像是被鐵錘砸中的雞蛋一般紛紛碎裂。

  一千馬槊鐵騎從兩翼突出之後,憑借著藤甲輕便和烏珠穆沁馬耐力和速度兼備的優勢,馬槊鐵騎並沒有一味的追殺蒙古人,而是繞了一個半圓穿插到蒙古人的後側,同己方的重騎兵形成了夾擊之勢。張煒這支五百人的馬槊鐵騎,牽製了一支千餘人的科爾沁蒙八旗騎兵。李國棟那邊的五百槊騎,也牽製了一支八百多人的蒙八旗騎兵。

  這種以兩支重騎夾擊蒙古輕騎的戰術,李國棟也是向大金國學來的。當年女真重騎兵如何攻擊蒙古輕騎兵,給李國棟上了一課。現在他的重騎兵已經學會了當年女真重騎,也就是現在滿八旗重騎對付蒙古人的戰術了。

  “殺!”中路鄔福貴的白蠟杆長槍往前一指。

  一千七百重騎兵突然往兩翼散開,往那一千八百被馬槊騎兵牽製住的蒙古騎兵撞了上去。

  被前後夾擊的科爾沁蒙古騎兵進退不得,躲又躲不開,戰又戰不過,隻能硬著頭皮提升馬速,揮舞著彎刀,嘴裏發出怪叫聲,迎著衝來的明軍重騎衝了上去。他們是不敢去衝馬槊重騎,那些騎兵太怪異了,手中的“長槍”近兩丈長,而且可以重複使用,一般騎兵的騎槍不是一次性用品嗎?用完就斷了。這些騎兵刀槍不入,可是戰馬奔跑的速度卻不輸給蒙古輕騎兵!

  即便是上好的烏珠穆沁馬,載著一名重甲騎兵,速度也不快啊,可是那些明軍的鎧甲看起來十分輕便,一點不影響戰馬的速度。更可怕的是他們手裏的“超長槍”都在,向一群手持“超長槍”的騎兵發起衝鋒,豈不是自尋死路?

  所以科爾沁蒙古騎兵選擇了向那些手中隻有短矛和三眼銃的明軍騎兵發起衝鋒。

  一聲巨響,大明重騎撞上了蒙古輕騎兵,衝在前麵的明軍重騎兵每個人手裏拿著一根短矛,撞上蒙古人之後,這種沒有鐵製矛頭的短矛矛杆紛紛折斷,明軍騎兵及時鬆開手,丟掉折斷的半根短矛。被撞中的蒙古人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往後飛了出去。

  蒙古人的彎刀也趁勢劈在明軍身上,鋒利的彎刀同鐵甲碰撞,噴濺出一陣火星,明軍重騎兵毫發無損,隻有幾名倒黴的明軍重騎兵戰馬被蒙古人的戰馬直接撞上,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落地的明軍騎士就地打了幾個滾,躲避過蒙古騎兵的踐踏,隨後便跳上了一匹無主的戰馬,策馬疾馳,跟著大隊伍撤離。

  丟掉短矛的明軍重騎兵從背上取下狼牙棒、大斧、釘頭錘等各種重兵器,掄圓了往蒙古人身上招呼過去。這些能夠破甲的重兵器打在隻有薄甲的蒙古人身上,就是鐵錘砸雞蛋,擊中就是秒殺。蒙古人的彎刀對他們一點效果都沒有。

  而鄔福貴的白蠟杆長槍,也是屬於一種可以重複使用的馬上長兵器,他衝入蒙古人陣型中,一槍一個,連連把蒙古人挑落下馬。

  有的蒙古騎兵連人帶馬被撞倒,明軍重騎兵沒有停下來,而是驅動戰馬從蒙古馬的屍體上踐踏而過,鐵蹄所過之處,腸穿肚爛血肉橫飛。

  轉眼之間,一千八百蒙古輕騎兵就全軍覆沒,隻留下滿地人屍和馬屍。

  “這支明狗尼堪重騎兵,居然把我們滿洲人的重騎戰術都學會了!”阿巴泰親眼看到三千餘(除了剛剛覆滅的一千八百人馬之外,之前馬槊重騎的衝鋒,已經留下了千餘蒙古騎兵)轉眼之間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氣得七竅生煙,破口大罵,“追上去!不能放過這些明狗尼堪!他們是我大清的禍害!”

  五千清軍重騎兵提升馬速,趁著明軍重騎同蒙古人交手而減慢速度的機會,從後麵追趕上去。未被殲滅的蒙古輕騎兵散開了,從兩翼不斷的騷擾明軍重騎兵。蒙古人並不靠近,隻是在二十步外射箭騷擾。

  李國棟大喊道:“不用搭理蒙古韃子,我們隻管往北撤退!”

  明軍重騎兵不顧蒙古人的騷擾,拚命的撤退。這時候若是去搭理那些討厭的蒙古人,那麽就會被後麵的清軍重騎兵追上。李國棟心裏清楚,自己的兩千七百重騎兵,還沒有能夠擊敗五千清軍重騎兵的能力。若是陷入重圍,隻能是自己的騎兵全軍覆沒。

  這兩千七百重騎兵,馬槊騎兵的戰鬥力最為強悍,一個可以頂一個半清軍重騎;而其餘的重騎兵對上清軍重騎兵,戰鬥力也就是一比一。更何況還有邊上襲擾的蒙古人,所以絕對不能落入包圍圈。

  不過明軍也不是單純的撤退,混在重騎兵中的夜不收不時射出一支羽箭,把走馬燈一般圍繞在周圍亂喊亂叫的蒙古人射落下馬。李國棟等人也是接連拉開弓箭,每一支箭矢射出,都有一名蒙古人慘叫著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李國棟知道,隻要衝出十裏左右,就能抵達同陳新甲的約定地點。楊嗣昌很看重自己,陳新甲帶著關寧鐵騎和自己麾下的駱駝火器兵,他不會不來救援。

  馬槊騎兵直接就在疾馳的戰馬背上完成了換馬,他們熟練的從自己騎乘的戰馬背上跳到了換乘的馬匹背上,繼續往前飛奔。而其餘的明軍重騎兵就沒有那麽靈活了,他們身披重甲,要換馬隻能是先停下馬來,再下馬換馬。沉重的重騎兵馬力逐漸不足,速度開始慢了下來。

  “不用怕,建奴的重騎兵馬力也快不足了。”李國棟喊道。

  又是馬槊騎兵立下大功,他們往兩邊騷擾的蒙古輕騎兵衝了過去,嚇得蒙古人紛紛調轉馬頭就跑。趁著馬槊騎兵驅散了蒙古人的機會,明軍重騎兵更換了戰馬,雖然換上的是普通的蒙古馬,但畢竟馬力充沛,可以拉著他們奔跑一段距離,能讓河曲馬、阿拉伯馬、金州馬和烏珠穆沁馬這些上等好馬的體力恢複。

  緊追不舍的清軍重騎兵也換了馬,阿巴泰的重騎兵比李國棟要更闊氣,更換上的戰馬,也是烏珠穆沁馬和金州馬之類的好馬。而李國棟的重騎兵一人隻能配備一匹好馬,另外兩匹是普通的蒙古馬。蒙古馬耐力雖好,可是載著身披重甲的重騎兵,速度根本快不起來,後麵的清軍重騎兵很快就追趕上來。

  “他女良的死韃子!”張煒罵了句,“五千重騎,一人雙馬,都是好馬,比我們一人雙馬一匹好馬兩匹劣馬的效果要好多了!”

  李國棟重騎兵的戰馬主要還是以蒙古馬為主,他同蒙古人交易,換回的也是蒙古馬。河曲馬是從漠西那換來的,數量本來就不多,阿拉伯馬是鄭芝龍帶來的,數量更少,烏珠穆沁馬和金州馬都是從清軍手裏繳獲的,數量也不是太多,不可能滿足一人雙馬的要求,隻好以價格便宜的蒙古馬來取代換乘的備用馬。

  眼看著清軍重騎兵越追越近,李國棟下令道:“三眼銃騎兵斷後!”

  一千三眼銃騎兵立即放慢了速度,留在陣型的後麵,準備阻擊追趕的清軍重騎兵。若是清軍追趕上來,這一千斷後的三眼銃騎兵雖然可以射殺一批清軍重騎兵,但他們一個都跑不掉了。這也是無奈之舉,援軍還未出現,隻能壯士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