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9      字數:2399
  嶽托的左路大軍攻入了牆子嶺長城之後,卻在密雲遭到明軍的阻攔,薊遼總督吳阿衡率領五千餘兵馬及時趕到密雲,加上原本在密雲城內的兩千守軍,共有七千明軍在密雲城內布防,阻攔清軍的進攻。

  這一次李宏可不會再去搶什麽首登之功,明軍明顯早有準備,有七千餘人守城,而且李宏和李國棟麾下的親衛軍特工也不可能去做出殺害密雲守軍的事情。所以進攻密雲的事情,就交給漢八旗來幹。

  畢竟嶽托的左翼大軍隻是一支偏師,以三萬人馬若是在平原上野戰,哪怕十萬明軍都打不過三萬清軍。可是攻打一座七千人駐守的城池,卻也不是一時半載可以攻下來的。

  “吳督師,密雲小城,根本抵擋不住建奴啊!我們還是趕緊棄城回京師吧!”副將郭雲路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清兵,焦急的說道。

  “胡說!”吳阿衡怒吼一聲,“若是我們走了,建奴豈不是長驅直入?今日被圍,我等唯有死戰不退,以死殉國!”

  “吳督師,可是密雲城已經被建奴包圍了,我們無法出去送信。”總兵魯宗文道。

  吳阿衡大吼道:“立即點燃烽火,向京師報急!”

  密雲城頭點燃了烽煙,數裏之外的烽火台見到烽煙,立即也點燃了烽煙。烽煙一級級傳遞,很快京城德勝門就看到了烽煙。

  烽煙的形狀都是有含義的,城門官看到烽煙,就明白過來,烽煙是從密雲傳來的,三萬清軍已經攻破了牆子嶺長城,正在攻打密雲!

  崇禎皇帝得到消息,焦急道:“速令人撞響景陽鍾,緊急朝會!令德勝門騎兵出發,刺探敵情。”

  皇帝旨意一下,德勝門的一百餘騎兵傾巢而出,直奔昌平與密雲方向。清軍入關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在京畿一帶傳了開來,一時間人心大亂。

  皇極門,京城四品以上文武百官都到了。

  崇禎皇帝最信任的還是時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楊嗣昌,於是他看著楊嗣昌問道:“楊愛卿,汝有何良策可退建奴?”

  楊嗣昌是主和派,但他也知道這個時候沒辦法同清國和談,幾個月前高起潛差遣周元忠去寧遠,原本已經得到皇太極的回應,說可以談。但是在以少詹事黃道周為首的群臣口水之下,優柔寡斷的崇禎皇帝最終放棄了和談,這才引發皇太極勃然大怒,再次發兵入寇大明。

  也許皇太極的和談是緩兵之計,但真的可以和談,也是給大明爭取時間,能減少遼餉,先滅賊寇。等緩過來再來對付清軍也還來得及。但是和談失敗了,清軍已經即將兵臨城下,楊嗣昌自然知道,這時候大明想要談,皇太極都不會答應。

  “陛下,密雲乃京城門戶,當迅速發兵救援密雲!”楊嗣昌道。

  這楊嗣昌是和後來的陳誠差不多的人物,戰略方麵算不錯,但是在戰術方麵就是一個草包。清軍以嶽托的偏師攻打密雲,楊嗣昌果然上了當,把別處的明軍都調往密雲,結果導致青山口等地防禦空襲。

  九月二十二日,多爾袞的右路七萬大軍則直奔青山口,僅僅在一日之內,便攻破青山口長城,也湧入了大明境內。

  之所以多爾袞能夠如此輕鬆的攻破青山口長城,就是因為嶽托的偏師迷惑了崇禎皇帝,明軍主力都被調往密雲了,結果青山口隻有區區兩千明軍駐守,根本就無法抵擋住清軍的攻擊。

  趕去增援密雲的明軍還在半路上,得到青山口失守的消息,明軍方寸大亂,不知道該去哪裏阻攔清軍。有一些明軍仍然趕往密雲,結果中了嶽托的圍點打援之計,被殲滅了數千人,其餘的明軍全部投降。

  沒有等到援軍的密雲在清軍的猛攻之下終於失守,總督吳阿衡和總兵魯宗文殉國。

  九月二十四日,京師戒嚴,崇禎皇帝急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諸鎮兵馬入衛。又賜盧象升尚方寶劍,令他星夜來京,總督天下勤王兵馬。

  早在五月份的時候,盧象升父親去世,他曾十多次上奏要求回家守孝。但崇禎皇帝急於用人,於是盧象升被丁憂奪情,並被崇禎皇帝任命為兵部尚書。

  也就在京師戒嚴,崇禎皇帝安排盧象升的時候,李國棟親自率領韓大山、張煒、唐衝、張世文等將領,隻帶一百精銳夜不收,一人三馬趕到了巨鹿賈莊難民營。襄陵大營內,隻留下何興一員將領。李國棟臨行之前交代何興,若是得到朝廷詔令,立即出兵,切記,出兵之日必須派人去高陽給自己送信,告知大軍調往何處。

  李國棟到了巨鹿難民營內,此時的難民營,從外麵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座普通的村子,可是走進難民營裏麵,卻能見到裏麵的房屋都和別的村子完全不同,再用手摸一下牆壁,發現房屋有一種堅硬的質感,每一間房屋都是一座堡壘。

  “各位都得到消息了吧?建奴已經入寇!某估計,建奴必將攻打高陽!某未得朝廷詔令,不得私自出兵,但高陽不能不救!某唯有率三千流民趕赴高陽,務必保住高陽孫閣老和高陽全城百姓!”李國棟站在校場上大聲道。

  李國棟到了高陽,見了孫承宗。

  “孫閣老,您可聽說建奴入寇了嗎?”李國棟問道。

  孫承宗摸著胡子點了點頭:“老夫聽到消息了,國棟,你說建奴真的會奔這高陽小城來?”

  “對,之前有建奴細作向關外匯報,說高陽沒有守軍。建奴屢敗於孫閣老您,他們急於報複。既然高陽沒有守軍,他們肯定會來報複。”

  “可是國棟,我們花費重金修建城池,建奴還會來送死?”

  “因為今年建奴細作大部分都已經被晚輩鏟除了,他們無法得到最新情報。”李國棟的親衛軍在入明的一年之內戰果累累,不僅往關外派遣了大批細作,對內也是戰果輝煌,鏟除了大批秦國奸細。範永鬥苦心經營的情報網,被李國棟的親衛軍破獲得七零八落。

  李國棟的任務隻是把三千經過訓練的流民送到高陽,隨後他便在高陽等候何興的消息。他知道盧象升肯定會讓自己出兵,按照他的判斷,盧象升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昌平。

  果然不出李國棟所料,他剛剛離開襄陵不到一日,盧象升派的人就來到襄陵城寨,要李國棟出兵,前往昌平同盧象升會師。

  何興接到兵部詔令,立即派人前往高陽給李國棟送信。

  “張世文,你也是熟悉守城之人,你就留在高陽,務必守住高陽!保全孫閣老一家大小性命!若是高陽有失,我要你項上人頭!”李國棟出發之前,叫來張世文向他交代。

  “主公,有如此堅城,末將必能守住高陽!若是高陽有失,也不勞主公您動手了,末將必將以死殉國!”

  “好!有你這句話就放心了!”

  孫承宗趕來問道:“國棟賢侄,你要離開高陽了?”

  “兵部詔令,末將不得不去。不過請閣老放心,有張世文在,必能守住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