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忽悠羅刹人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481
  李國棟跟著俄木布的隊伍,一路往北,來到喀爾喀蒙古人冬季駐紮的北海一帶。

  北海,也就是後來的貝加爾湖,這裏是車臣汗部蒙古人放牧的地點。寒冷的冬季,浩瀚的北海冰封千裏,湖麵都結冰了。

  “沒想到這極北之地,還有這樣一片海子啊。”何興感歎了一句。

  “如果是夏天,這裏風景優美,水草豐富,是一個好地方啊。當年的蘇武牧羊,就是在這裏。”李國棟道。其實蘇武牧羊的北海,在後世爭議很大,有人說是已經幹枯的白亭湖,也有人說是貝加爾湖,但李國棟更傾向於貝加爾湖。

  何興遙指冰封的湖麵:“冬季也很美,隻是這裏的喀爾喀人冬季不知道怎麽生活。”

  到了漠北,還未見到喀爾喀三汗,喀爾喀部蒙古人暫時先把李國棟他們安排在自己的營地外麵,劃了一塊地讓他們紮營。在這裏的喀爾喀蒙古人沒有房屋,都是住在蒙古包裏麵。

  這次再到漠北,李國棟發現,這裏的色目人多了不少。對於這一點,俄木布也發現了,因為在他們營地外麵放哨的就是幾名羅刹兵。

  “怎麽喀爾喀部多出那麽多色目人?”俄木布指著幾名手持火槍,人高馬大的羅刹人詢問一名喀爾喀牧民。

  那牧民回答道:“他們是泰西之地來的色目人,自稱是什麽羅斯國人,我們稱之為羅刹人。”

  李國棟見到一名軍官模樣的羅刹人,上前以一口流利的俄語問道:“這位先生,請問如何稱呼?”前世裏他是一名優秀的軍人,軍隊經常痛俄羅斯聯合演習,因此他懂得不少俄語。

  那羅刹人吃驚的瞪大眼睛,過了半晌才回道:“你好,我叫格裏戈裏·米哈伊諾維奇·庫利克。韃靼人,你怎麽懂得俄語?”

  “我的軍隊裏就有兩名你們國家的人,不過你好長的名字,實在不好記。”李國棟笑了笑道。

  庫利克道:“你可以叫我庫利克,既然你懂得俄語,那我願意和你這個韃靼人交朋友。”

  “對不起,我不是韃靼人,我是明國人。”

  “原來是契丹人啊,請問如何稱呼?”庫利克問道。在俄語中,中國人就被他們叫成契丹人。

  李國棟心裏暗暗腹誹道:毛子還真是一群野蠻人,對我們中國人的稱呼都是那麽野蠻的名字。不過他沒有再次糾正,而是道:“我叫李國棟,請問庫利克先生,你怎麽會跑來這裏的?還給那些蒙古人放哨?”

  庫利克回道:“我們是護送遠東探險隊去遠東尋找出海口,我們幾個人水土不服,就暫時留在這裏了。列伯羅夫則率領探險隊已經去了遠東地區,聽說找到入海口了,還和當地的韃靼人發生了衝突,不過韃靼人不是我們的對手。”

  李國棟知道這個時代俄國人已經抵達黑龍江流域了,當地的生女真根本打不過俄國探險隊。而滿清政府一心想著吞並大明,所以沒有專門派人去對付俄國人,導致大片的土地落入俄國人手裏。其實一開始俄國人來到遠東,初衷並非是為了尋找出海口,而是為了占領土地以及皮毛貿易,還有挖掘黃金,說白了就是為了發財而來的。

  想到這裏,李國棟問道:“庫利克先生,你想不想發大財?”

  “發財?”聽到發財,庫利克的眼睛都發亮了。

  “對,發財!你們可以從我這裏運送陶瓷、絲綢回歐洲,那些貨物送到歐洲之後,利潤有多高,庫利克先生你應該知道吧?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合作做這個生意。”

  庫利克的眼睛都發光了,要知道絲綢和陶瓷這些貨物在歐洲可是奢侈品啊!前一段時間聽說契丹國的什麽西北商人(其實是晉商)幹過這一行,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麽,那些商隊就像是人間蒸發(其實是被李國棟消滅了)一樣消失了,俄國人斷絕了絲綢和陶瓷來源。現在有人要再開這條路,還打算給自己代理權,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

  “請問李先生,您是打算把絲綢和陶瓷運到這裏,然後賣給我們嗎?”庫利克連忙問道。

  李國棟點了點頭:“是有這個想法,隻是目前我們的商路正受到韃靼人的威脅,貨物難以送到這裏。若是庫利克先生願意的話,可以先給我當雇傭兵,我雇傭你們擊敗韃靼人,打開了商路之後,我就可以穩定的向你們提供貨物了。”

  “是這樣啊,如果是為了打開商路,我們可以幫你們打仗!”庫利克滿口答應下來。反正俄國人為了錢可以不要命。當年一批俄國人遠離了溫暖的歐洲,不遠萬裏來到西伯利亞,就是為了發財。打仗對於這些俄國人來講,更是家常便飯了。

  李國棟又問:“庫利克先生,你那能幫我出多少人馬?”

  “我這有一百火槍手,還有一百哥薩克騎兵,都可以為你們服務。”

  李國棟又讓最早跟了自己的瓦連京和佛拉基米爾兩人出來,同庫利克見麵:“庫利克,這就是我們軍隊中兩位你們羅斯國的同胞,現在他們是我們軍隊中的精銳偵察兵。”

  兩名俄國人見到了自己的同胞,心情十分激動,三人聊了一會兒。隨後庫利克便把自己的人帶了過來。

  一百名俄國火槍手,使用的都是俄製火繩槍,李國棟拿過一杆羅刹火繩槍,在手中翻看了幾眼,發現這種火繩槍比明軍的鳥銃要重一些,槍管壁比較厚,口徑也較大,槍管很長,看起來有效射程要比鳥銃遠不少,雖然沒有九頭鳥火銃的威力大,但重量比九頭鳥輕得多了,裝填速度也比九頭鳥火銃快。

  二十多斤重的九頭鳥火銃,也叫斑鳩腳銃,隻能架在地上射擊,無法手持射擊。羅刹火繩槍配有一柄大斧,斧頭可以當成槍架,可以架在斧頭上麵射擊。

  之前謝廖夫和瓦列裏跟了李國棟的時候,他們也攜帶了羅刹火繩槍過來,他們的火繩槍比較老式,重量較重,所以謝廖夫和瓦列裏成為明軍夜不收之後就舍棄了他們的火繩槍了,隻攜帶大斧和標槍。

  “這位是我們的騎兵中尉,名叫格裏格列。“庫利克指著一名壯士得像狗熊的哥薩克騎兵軍官說道。

  李國棟看著羅刹兵是看中他們的強壯和他們的新式火繩槍,這個年代燧發槍還很稀罕,李國棟自己又難以造出優質的彈簧鋼片大規模換裝燧發槍,所以遠程武器還是以火繩槍為主,羅刹人的火繩槍質量就比明軍的鳥銃好多了,比魯密銃都厲害。而他看中哥薩克騎兵,看中的是他們的戰馬,那是一種優秀的戰馬,頓河馬,那是西洋高頭大馬和蒙古馬的混血戰馬,既有蒙古馬的耐力,又有西洋馬的速度和體型,而且對飼料也不挑剔,遠不如阿拉伯溫血馬那麽挑剔,也比河曲馬和烏珠穆沁馬好養得多了。

  哥薩克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哥薩克彎刀和長矛,有部分人有遠程武器,有的人使用一柄燧發短槍,有的人使用弓箭。但是這種騎兵有個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幾乎沒有防護力,他們幾乎沒有盔甲,最多隻有一頂鐵盔。因為哥薩克騎兵的對手是歐洲的火器兵,他們以襲擊和騷擾為主。為此,李國棟需要給這些雇傭兵配備上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