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烏真超哈兵(二)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446
  李國棟問道:“有多少建奴斥候哨騎?”

  暗哨答曰:“距離我們最近的有三十餘奴騎,東側五裏外尚有三十餘奴騎,西側三裏外亦有三十餘奴騎,共計三隊,每隊各有十名真奴,二十餘科爾沁韃子。”

  李國棟冷笑道:“我軍有一百,且兵力集中;奴騎九十餘,且兵力分散,還有什麽好說的?揍他女良的就是了!”

  反正敵人有三隊斥候哨騎,看那個架勢,是想要把戰場屏蔽死,不讓對手把軍情送出去。若是普通的明軍夜不收哨騎,遇上分散的三隊清軍斥候哨騎,不要說主動迎上去作戰了,能逃過清軍追殺,都算是精銳了。也隻有李國棟訓練出來的夜不收哨騎是當今最精銳的偵察兵部隊,隻有這樣的軍隊才敢主動攻擊清軍斥候。

  即便是如此精銳的夜不收哨騎,幾年戰爭生涯走過來,也死傷了不少兄弟。身邊幾乎每一位夜不收,都有好兄弟好戰友戰死沙場,有些小組,一組十人隻存活下來一兩人,其餘的兄弟都犧牲了。

  此時的李國棟他們,都是一身蒙古牧民打扮,頭上戴著一頂皮帽子,身上穿著羊皮襖子或破爛棉大衣,但是皮帽子內卻藏著一頂六瓣尖頂紅纓鐵盔,羊皮襖子或破棉衣內藏著鑲鐵棉甲,裏麵還有一層鎖子甲。攜帶的兵器,除了各人順手的近戰兵器之外,還有勁弩,強弓,弩機是腳蹬上弦的強弩,雖然短,但威力極大,發射的弩箭一兩多重,可以在二十步內破清軍的雙重鎧甲。此外,還根據個人喜好,配備了流星錘、鐵骨朵、飛斧、標槍之類的投擲兵器。

  很明顯,清軍三隊斥候哨騎的任務就是保護烏真超哈營,防止有人偷襲他們行軍中的火器兵。所以說要殲滅清軍斥候哨騎隻是其一,最重要的是不讓清軍斥候哨騎發出信號,提醒烏真超哈營引起注意。

  一旦清軍烏真超哈兵做好了準備,李國棟的重騎兵想要再發起攻擊,那麽損失就大了。

  李國棟對那名暗哨道:“鐵錘,你再去探一探,建奴的斥候哨騎動向,有發現就地休息的立即來報。”

  “諾!”外號叫鐵錘的暗哨退了下去。

  鐵錘最擅長的就是偽裝和追蹤,他的偽裝術好到能夠讓五步之外的敵人都無法發現自己,而他追蹤一支敵軍,既能盯住敵軍不放,又能很好的掩蓋自己的行蹤。鐵錘沒有騎馬,而是踩著滑雪板就出去了。他雙腳下各有一塊滑雪板,雙手持鐵杖,能在雪地上疾走如風,即便是騎兵都難以追上他。

  過了半個時辰,鐵錘回來了,向李國棟稟報:“主公,東側的建奴三十餘人,在一處背風的山坡下休息了,我們可以去偷襲他們。”

  “走,我們出發!”李國棟大手一揚,“鐵錘你在前麵帶路。”

  鐵錘也騎上一匹戰馬。滑雪板速度雖比騎馬快,但以滑雪板機動的時候就無法使用遠程武器。鐵錘的兩根鐵杖也是兵器,滑雪的時候可以近距離殺敵,卻無法使用弓箭或投擲兵器,而且騎馬可以節省體力,為了一會兒能有力氣殺敵。

  清軍斥候哨騎在一處山坡背風處歇息,十名滿八旗兵和二十名蒙八旗兵圍成三個圓圈,中間點燃了篝火,清兵圍住篝火烤火取暖,他們身邊一條小河的河麵冰層被鑿開一個洞,有人從冰洞裏撈出魚來,拎著魚回到篝火邊烤魚,不一會兒,空氣中傳來烤魚的香味。

  一名壯達取出身上的小布囊,小心翼翼的打開,從裏麵抓出一小把辣椒粉,撒在烤魚上。

  “有這好東西,烤魚吃起來香多了。”那名壯達說道。

  這包燒烤用的辣椒粉,裏麵不僅僅有辣椒粉,還有薑粉、蔥粉、八角粉、桂皮粉等各種香料,是大德旺商號調製好的燒烤專用辣椒粉,有些貨物賣到寧錦明軍手中,明軍中有些軍官有同清軍做生意,這些貨物便流入遼東。不過這種燒烤專用辣椒粉價格十分昂貴,一般的滿八旗兵和蒙八旗兵都消費不起,能有錢買這東西的,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漢人的鮮血,搶了多少銀子才能供給自己大吃大喝。

  幾名滿八旗兵一人拿了一條烤魚,抓在手中美滋滋的吃著,嘴裏讚口不絕:“好香啊!有這東西,無論是烤魚,還是烤羊肉,都好吃得多了啊。”

  另外一邊,科爾沁蒙古人不愛吃魚,他們在烤羊肉。

  “主子爺,您那還有辣椒粉嗎?”一名科爾沁人走上來問道。

  “去去去!”那名壯達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沒了!”

  科爾沁人明明看到那家夥的小布囊裏還有不少辣椒粉,卻小氣巴巴的不肯拿出來,但他也不敢多說什麽。他知道那東西價值不菲,主子爺不肯賞賜給奴才也是正常。

  清軍哨騎一點都沒有發覺,危險正在接近他們。

  李國棟帶著一百名夜不收哨騎,悄然無聲的接近坐在河穀邊上烤火的清軍哨騎。此地屬於塞北草原,除了有坡度不陡的丘陵外,四下裏看不到一棵樹木,又因為是冬季,沒有草,隻有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清兵是圍成一圈圈坐的,想要悄然無聲的靠近他們不被發現,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幸的是夜間,李國棟他們距離清兵還有五十步的時候,清兵還未發覺。以一百人要消滅這三十名清兵簡直不要太輕鬆,而且其中二十人還不是真奴,是戰鬥力很差的科爾沁人。但問題是,不能讓清兵發出報警信號,這才是關鍵。

  李國棟的一百人分成兩隊,由李國棟親自帶一隊人騎馬在外圍等候,用來捕殺漏網之魚;另一隊在何興帶領下,躡手躡腳的徒步向清軍斥候哨騎走去。

  鐵錘卻別出心裁的帶著三名夜不收暗哨單獨行動,他們三人下馬之後,爬上清軍斥候哨騎身後的坡頂,穿上滑雪板,取出強弓在手,隨後便順著山坡往下滑,滑行到半山腰的時候,三人張弓搭箭。

  “嗖嗖嗖”三支利箭借助著從山坡上衝下來的速度,向清軍人群中射去。

  與此同時,徒步攻擊的何興他們五十人也射出一支支利箭,四麵八方都是弓弦的響聲,強弓、強弩射出的箭矢在空中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覆蓋在清兵頭頂。最倒黴的當那些幾乎沒有披甲的科爾沁人了,每一支重箭射中蒙古人,都是箭箭到肉,慘叫聲此起彼伏,二十餘名科爾沁蒙古人轉瞬之間就全部被射成刺蝟。

  身上披著厚甲的滿八旗兵稍好一些,厚實的鎧甲幫他們擋住箭矢,隻有幾名倒黴的家夥被射翻。對滿洲八旗來講,幸虧是冬天,他們歇息的時候也沒有卸甲,這才暫時保住一條命,不過隻是暫時,因為夜不收們很快就衝到他們麵前了。

  鐵錘第一個衝到滿八旗清兵跟前,他手中的強弓已經收回背上,雙手各拿著一杆鐵杖,圓頭鐵杖既可以用來滑雪,也是威力極大的近戰重兵器。鐵錘衝到第一名清兵跟前,手起杖落,那名清兵來不及躲閃,更來不及拿起兵器招架,就被鐵錘重重一鐵杖打在頭盔上,一顆碩大的頭顱像爛西瓜一樣碎裂,腦漿迸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