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清軍入朝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394
  海麵上飄著細小的雪花,北風吹來,濕冷的空氣鑽入衣領,再厚的衣服也抵禦不了這樣的嚴寒。

  鄭家軍水師雖是南方海盜出身,但經常跑日本航線,再加上李國棟發明的羊毛衫能禦寒,他們倒也習慣了這北方海域冬季的寒冷。

  黃蜚座艦官廳內,地板上擺放著幾口炭盆,驅散了寒氣,把艙室內烤得溫暖如春。李國棟和施福站在黃蜚對麵,坐在主座上的黃蜚看著這兩員明將打扮的人,開口問道:“這位將軍乃南方水師,來我萊登水域意欲何為?還有這位,看來不像是南方人。”

  李國棟抱拳道:“黃將軍好眼力,李某確實不是南方人,乃北方人也,李某名老二,字國棟也。”

  黃蜚愣了下,過了片刻方才驚訝的張大嘴巴,抱拳還禮:“原來是屢敗建奴的李將軍啊!黃某不知,失敬失敬!”

  施福從袖子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了上去:“這是我們鄭將軍給黃將軍的信。”

  黃蜚打開信,隻見上麵寫的內容是,鄭芝龍前往東瀛從商,李國棟有意出兵助皮島,遇上順便捎李國棟一程,固來此地。聽說建奴將出兵犯朝鮮,攻皮島,鄭某特來相助。

  “都看看吧。”黃蜚把信遞給身邊的副總兵往王武瑋、登鎮副總兵戴柱國、遼鎮右營遊擊龍武等人傳閱。

  王武瑋道:“黃將軍,末將早有耳聞,這李將軍對陣建奴,屢戰屢勝,隻是出身卑微,為朝中官員所不容。他上奏請求乘坐我萊登水師戰船前往皮島助戰,但朝中不允,便讓南方的鄭將軍捎他一程。”

  黃蜚點了點頭道:“黃某也聽說此事了,李將軍肯來助我東江鎮,乃雪中送炭啊!”

  萊登水師將領和東江鎮將領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說到後麵,說到毛文龍被殺一事上來了,眾將無不對大明文貴武賤,以文製武的政策極為不滿。王武瑋道:“袁崇煥就仗著自己是文官,擅殺毛帥!導致孔有德等人叛亂。“

  說到毛文龍被殺的事情,黃蜚心中更是憤慨,正因為孔有德的叛亂,使得後金擁有了先進的火器和水師,這才導致他的舅舅黃龍殉國。但現在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於是黃蜚站起來道:“各位弟兄,罪督袁崇煥也已經得到應有的下場,我等當務之急,是如何抵禦建奴。有李將軍助戰,還有鄭將軍的水師相助,我軍必可破奴!”

  李國棟道:“李某在遼東有內線消息,建奴將會於十二月時,虜酋皇太極親自領兵攻打朝鮮,待到破了朝鮮,二月份攻打皮島。李某將會先往江華島,救出朝鮮王室及君臣家眷,再回頭救援皮島。”

  黃蜚心中大喜,但有不放心的問道:“李將軍,鄭將軍隻是從商路過此地,會願意助我破建奴水師?”

  “會,鄭將軍乃李某大哥,我們又有生意上的往來,李某要出兵,自然鄭家軍會鼎力相助。”

  “李將軍可有陛下詔書?”

  “陛下為免給朝中言官留下口實,並未下詔,隻有口諭。而李某也非未經朝廷私自調兵,李某隻是出動一百家丁,再差遣商隊護衛,並未觸犯朝廷法紀。”

  距離萊登水師海域不遠的遼東,張慶林家的院門發出“砰”一聲巨響,幾名滿八旗兵走進門來。

  “主子安好。”張慶林連忙迎上去,跪地行禮。他雖然也是旗人,但他在漢人麵前,把自己當成了旗人,在滿八旗麵前,他自己心中還是把自己當成低賤的尼堪。

  “張慶林,皇上已經準備禦駕親征了!你們這些抬旗的尼堪,全部編入烏真超哈營,跟隨我大清天兵共征朝鮮!”為首那名頭戴高高避雷針頭盔,身披一身正黃旗鎧甲的牛錄額真打開了一份文書,大聲道。

  “奴才遵命!願為皇上效死!”張慶林跪在雪地上連磕了三個響頭。

  大清軍浩浩蕩蕩出擊,行走在最前麵的是多爾袞的兩白旗騎兵,後麵跟著的是三順王的天佑兵、天助兵,再後麵是烏真超哈營,無論天佑兵、天助兵還是烏真超哈營,都是清一色的火器兵,裝備鳥銃、九頭鳥重型火銃、佛郎機炮、將軍炮、得勝炮、一窩蜂火箭以及攻城用的紅夷大炮。這時候清軍的火器兵比例已經不輸給明軍了。

  皇太極親自帶著噶布什賢超哈營的重步兵,最核心是巴牙喇營,兩翼是精銳的阿禮哈超哈營騎兵,後軍由阿禮哈超哈營騎兵押送由阿哈組成的輜重輔兵營負責運送糧草,驅趕大車。攻入朝鮮之後,阿哈們還將會把劫掠的人口、糧食、財物裝上車運回盛京。

  跟著清軍一起攻打朝鮮的科爾沁蒙古騎兵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角色,朝鮮軍潰敗的時候,由科爾沁蒙古騎兵追殺;清軍攻城略地,科爾沁蒙古騎兵跟著清軍一起劫掠,科爾沁人基本上是來打順風仗和撿漏的,攻打朝鮮的主力還是依靠清軍步兵。

  出征的清軍將領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豪格、嶽托、馬塔福、鼇拜、譚泰、巴特瑪、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李國翰、金礪、吳守進等,共計十多萬精銳大軍,可謂是兵強馬壯。

  濟爾哈朗留守盛京,阿巴泰留守遼陽。

  “各位愛卿,朝鮮多山,易守難攻,各位愛卿說一下有何破敵良策?”中軍大帳中的皇太極環視一圈。

  馬塔福站出來:“奴才願意領三百白甲巴牙喇兵,奇襲漢陽城!”

  鼇拜也站了出來道:“奴才願同馬塔福將軍共往破敵!”

  “三百騎兵奇襲漢陽城,打朝鮮人一個出其不意!好!朕會令多鐸和嶽托率五千騎兵接應兩位將軍!”皇太極大喜。

  朝鮮多山,若是清軍一路強攻過去,恐怕打一年也打不到漢陽。馬塔福和鼇拜率領三百白甲兵,在朝鮮向導的帶路下,從小路迂回過去,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攻擊效果。

  漢陽城是朝鮮王都,城外有四萬朝鮮軍隊負責拱衛漢陽城外圍的安全。馬塔福和鼇拜,有自信以三百人馬擊潰這四萬朝鮮軍隊。

  三百白甲兵一路疾馳,冬季的朝鮮異常寒冷,河流結冰,這給了清軍的奇襲提供了便利,馬塔福和鼇拜率軍策馬疾馳,連續渡過了三條冰封的大河和不計其數的小河,馬不停蹄的直奔漢陽城。

  馬塔福和鼇拜率軍抵近漢陽城,他們的目標是突襲城外一座朝鮮人的大營,那座大營內有四萬人馬,隻要偷襲了這座大營,造成朝鮮軍隊混亂,無論殺敵多少,把朝鮮軍趕走,就能讓城內的朝鮮守軍大亂。接下來,就觀察朝鮮軍的動向了,若是朝鮮人躲在漢陽城內固守,皇太極會圍點打援,圍困漢陽城,把趕來支援的朝鮮援軍全部在野戰中吃掉。若是朝鮮人棄了漢陽城逃走,皇太極會率軍追擊,一直把朝鮮國王追到一座孤城內圍住,迫使他們簽城下之盟。

  “等到天黑,我們就奇襲這座朝鮮人的兵營。”馬塔福對鼇拜說道。

  “朝鮮人再多,也不過土雞瓦犬爾!”鼇拜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