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鄭家軍船隊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107
  船隊進入島群之中,幾座島嶼擋住了風浪,這裏的風浪小了許多。

  “準備換船了!”鄭家軍的水兵們叫李國棟的人起床。

  李國棟終於見到了鄭芝龍的座艦,那是一艘福船和西夷夾板船相結合的,中西合璧式的戰艦,和西夷巨艦一樣有雙層炮甲板,船舷兩側密密麻麻開滿了炮門,船帆當然還是硬帆,船的船體形狀還是福船式樣。李國棟估計了一下,這艘座艦大約有五百噸級左右,在那個年代的東亞海域,已經是非常龐大的巨艦了。李國棟估算了一下,那艘鄭芝龍最大的座艦每一舷都有二十四個炮門,舷側炮有四十八門,甲板上麵還有一門船艏炮和兩門船尾炮,這艘船就有五十一門炮。

  鄭家軍其餘的船,最大的也就是四百料的一號大福船,大福船的船頭船尾各有一門紅夷大炮,兩舷各有三門小炮。距離遠,李國棟還不知道那種一號大福船使用的火炮規格是什麽。二號大福船,大約三百料;三號大福船為二百料;除了福船外,另有廣船、沙船、鳥船等各種型號的戰船,那些戰船都是一百到三百料之間,沒有配備紅夷大炮,最好的也就隻有佛郎機、三磅加農炮之類的小炮,很多船上連小炮都沒有配備,隻有碗口銃、鳥銃、九頭鳥火銃和弓箭。

  李國棟登上了鄭芝龍的座艦,這才發現,這艘外表看起來火力強大的巨艦,其實在西方人眼裏什麽都不是,上層炮甲板是露天甲板,船舷兩邊拉起較高的木板,和城牆的女牆有些像,船板上麵開了炮門,炮門後麵的火炮都是李國棟熟悉的三磅小炮,這些炮正是李國棟在金門的時候幫鄭芝龍鑄造的鐵炮。

  船頭的紅夷大炮是一門五千斤重炮,可以發射十八磅炮彈,船尾的兩門紅夷大炮是兩門三千斤炮,可以發射十二磅炮彈,這些紅夷大炮也是李國棟幫鄭芝龍鑄造的。

  走到下層甲板,他發現下層炮甲板十分低矮,和其他福船的內艙高度差不多,也就一米五左右,官兵們在下層炮甲板內走動時,需要彎腰低頭,下層炮甲板內的火炮自然也是李國棟幫鄭芝龍鑄造的火炮,隻是口徑也不大,是四磅炮。

  “我們的船原本用的是三百斤到五百斤的佛郎機,後來是國棟兄弟幫鄭某鑄造了新炮,現在都換上新炮了。”鄭芝龍向李國棟介紹道。

  “下層炮甲板為何不用更重點的大炮?”李國棟很不理解的問道。

  鄭芝龍苦笑一聲:“安裝不了更大的大炮,若是用紅夷大炮,幾輪炮擊,火炮把自己的甲板都震斷了。這已經比原來的佛郎機要好多了,原本上層甲板的三百斤佛郎機隻能發射一斤都不到的炮彈,下層甲板五百斤佛郎機也隻能發射不到兩斤重的炮彈。”

  “可是這樣的火力和紅毛夷的夾板船根本不能比啊。”

  鄭芝龍突然哈哈大笑:“紅毛夷是鄭某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我的船比不過他們就比不過吧,我們又不會同紅毛夷為敵,反而是大佛郎機人,是我們的敵人,也是紅毛夷的敵人。”

  李國棟知道,從鄭芝龍擊敗了劉香之後,鄭芝龍就取代了劉香,成為荷蘭人在東亞的合作夥伴。後來鄭芝龍投靠了滿清,鄭成功接替鄭芝龍,同荷蘭人合作貿易,荷蘭人的夾板船還在金廈海域遊弋,幫助鄭成功擊退清軍水師。那時候隻要有荷蘭船在,清軍水師根本就無法攻上金廈兩島。

  至於後來,鄭成功為何會同荷蘭人反目為仇,派兵收東番島,也就是台灣島,其實都是滿清的禁海遷界惹的禍,清廷搞了遷海令之後,鄭成功就很難再從沿海搞到糧食,迫不得已之下,隻好同荷蘭人開戰,以獲得東番的土地可以種植糧食。

  所以說鄭成功收複台灣,並非是後來電視上說的那樣,為了從洋人手裏奪回土地,而是被清廷逼得沒辦法了。鄭成功同荷蘭人交惡,其實是埋下禍根,後麵荷蘭人幫了施琅,導致明鄭滅亡。

  李國棟有些擔心,鄭芝龍的艦隊那些小炮能否擊穿朝鮮水師的龜船。

  “高麗人有一種堅固的龜船,好像外層覆蓋了鐵甲,而且航速也不慢,我們的炮能擊穿龜船嗎?”李國棟問道。

  鄭芝龍哈哈大笑:“紅夷大炮擊穿龜船一點問題都沒有,小炮可能難以擊穿,但是打在龜船甲板上,也能造成內部木板崩裂,殺傷裏麵的高麗人。而龜船射程比我們近得多了,我們拉開距離,以三到四艘福船擊中火力開炮轟擊,就能把龜船打癱瘓了。”

  李國棟看著海麵上密密麻麻的鄭家軍水師戰艦,數都數不清,於是問道:“鄭大哥,這次我們一共有多少戰艦?”

  “我們的大型戰艦一條,一號福船十六條,二號福船二十四條,三號福船三十條,鳥船二十條,廣船三十六條,沙船四十八條,快蟹一百零八條,共有大小戰船二百八十三條,搭載水師官兵一萬餘人,這次出戰的火藥消耗,官兵軍餉補貼,估計至少得二十萬兩銀子,若是和朝鮮水師開戰,花費的銀子就更多了,這筆錢可得兄弟你出啊。”

  李國棟笑道:“二三十萬兩銀子不是問題,小弟這些銀子還是出的起的。隻是小弟還有個請求,就是這一戰打完了,不知道鄭大哥能不能賣幾條船給小弟?再給小弟一些水師官兵?”

  “賣船可不行,鄭某若是沒有這些船,如何同紅毛夷、佛郎機人交易?兄弟你若要組建水師對付建奴,我們倒是可以幫你造戰船。”

  “那就好。”李國棟知道,鄭芝龍不可能讓自己威脅到他在東亞的海上地位,也就不再提買船一事。

  船隊通過了長江口海域,這裏的風浪更大了,冬季西北來的季風從長江口吹出,刮在海麵上,掀起了三丈高的巨浪,鄭家軍的戰艦像是蕩秋千一樣在海上劇烈顛簸起伏,令人感覺船都快翻了一樣。

  “這長江口,海船就很難出入,風浪太大,而且江口淺灘眾多,即便是紅毛夷的夾板船,也容易被浪拍在淺灘上擱淺。”鄭芝龍指著長江口方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