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420
  西克騰被綁來編入多爾袞的軍隊已經三個月了,他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滿語。其實西克騰他們自己的鄂溫克語,和滿語都是同屬於通古斯語係,第一次接觸到滿洲兵的時候,他聽不懂多爾袞他們的滿語,但通過接觸,才發現自己的語言和他們有相近之處,學了三個月,就已經能同多爾袞他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對於多爾袞這個主子,西克騰還是很感激的,多爾袞不僅把虎皮還給了西克騰,還幫他把虎皮送到烏娜吉家裏,又把烏娜吉從山林中接了出來,暫時安置在一座小鎮內。

  西克騰對多爾袞給他在小鎮安排的新家十分滿意,條件可比山林裏好多了,有自己的院子,還有幾名阿哈幹家務活,雜活粗活都不需要自己動手,而且院子內還有一名漢人女子當丫鬟,給他照顧烏娜吉。

  那漢人丫鬟長得細皮嫩肉的,令西克騰感覺有些動心,隻是別人告訴他,那尼堪漢女,是下賤的奴隸,偶爾玩一玩可以,不能娶來為妻。而且西克騰也很愛烏娜吉,所以也沒有對那漢人丫鬟下手。

  小鎮子裏的院子已經讓西克騰十分滿意了,但是多爾袞告訴他,以後回到盛京,那裏的房子更大更漂亮,這樣的小鎮和盛京一比,簡直就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這令西克騰十分期待,盛京不知道該有多繁榮。而且多爾袞還答應他,等回到了盛京,會給他更多的阿哈,以後自有阿哈給他種地,給他捕魚打獵,自己不需要幹活,隻要每天訓練就可以了。

  西克騰學會了騎馬,雖然他的騎術還不是很精,但他本來就是習武的好苗子,在幾名白甲兵的指導下,西克騰騎馬的技術進展很快。

  “西克騰,在想什麽?”看到西克騰走神,多爾袞笑著問道。

  “貝勒爺,奴才在想,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回盛京?”

  “哈哈哈!”多爾袞哈哈大笑,“西克騰,你那麽急著想回盛京了?隻要我們完成了皇上給我們的任務,多召一些像你這樣的勇士出山,為我大清國效力,我們很快就能回去。”

  西克騰連忙跪地道:“貝勒爺,奴才知道渡過江之後,對麵有一座較大的部落,距離江邊不遠,隻要我們過了江,就能找到他們。那個部落至少有五百多青壯。”

  多爾袞轉過頭來,雙目放出一道精光:“西克騰,你可知道路?”

  “知道!奴才知道怎麽走!”

  多爾袞立即下令,令人紮木筏。次日淩晨,天還沒全亮,多爾袞就帶著一百多名白甲兵渡過鬆花江。

  白甲兵渡過河,在西克騰的帶領下,迅速向距離江邊不足兩裏外的那座部落衝去,很快就包圍了這個部落。

  部落裏的鄂倫春人抵抗了一陣,他們根本不是這些白甲兵的對手,他們的獵弓射程遠不如白甲兵的強弓,即便是射中了,也無法射透白甲兵的鎧甲,而躲在樹林中射箭的白甲兵箭無虛發,每一支箭射出,都能奪走一條人命。

  “裏麵的人聽好了,若是向我們投降,我們可以保證不殺你們!”多爾袞令懂得鄂倫春語的西克騰向村子裏麵喊話。

  “長老,我們放棄抵抗吧,我們根本打不過他們。”部落裏的青年勸部落長老放棄無謂的抵抗。

  鄂倫春人丟下武器投降,多爾袞帶著白甲兵走進了部落內。

  “各位軍爺,我們小部落沒有得罪你們啊,為何要來攻打我們?”部落長老走出來問道。

  “跪下!”兩名白甲兵把部落長老摁在地上,“見了我們貝勒爺還不下跪?”

  “貝勒爺,求求您行行好吧,放過我們部落吧。”長老連連磕頭道。

  多爾袞冷笑道:“長老,我們準備東征朝鮮,可是之前西征蒙古損失了太多青壯,現在大清國急需人手,希望長老能讓部落出一些勇敢的戰士幫助我們。”

  “貝勒爺,打仗不是我們鄂倫春人的長項,我的族人也不想與人爭鬥,這件事隻怕我們無法答應。”

  “嗬嗬!”多爾袞笑了,隨之臉色陰沉下來,“長老,我們今天來,不是和你商量的,你不答應也得答應!看到我們後麵一百名最精銳的勇士了嗎?如果你不答應,我不介意把你們部落的男人全部殺光,女人全部綁走。”

  鄂倫春人被白甲兵打怕了,剛剛一仗,對方一個人都沒傷亡,自己這邊折損了一百多青壯。想到這些白甲兵的厲害,部落長老不得不答應多爾袞:“貝勒爺,那好吧,小人願意給貝勒爺提供一百青壯從軍。”

  “就一百?太少了!”多爾袞指著部落裏還剩下的四百多名青壯說道,“怎麽說都得出兩百人!我們那麽辛苦的渡江過來,隻帶回去一百人未免也太少了吧?”

  “那就一百五十人,實在不能再多了,”部落長老愁眉苦臉的跪在地上哀求道,“貝勒爺,如果我們的青去得太多了,就沒人幹活了,我們的婦孺老弱都別活了啊。”

  多爾袞冷笑一聲:“今天本貝勒不是來和你討價還價的!不是還給你們留了兩百青壯?若是你不答應,本貝勒立即下令殺光你們的男人!”

  最終部落長老隻好低頭,答應出兩百青壯去當兵。

  盛京城外,漢八旗旗丁張慶林近來的日子並不好過,上次多爾袞、嶽托西征蒙古,征集一批阿哈去充當輔兵。可是征集出征阿哈的時候,女真人首先從漢八旗那征走阿哈,他們女真人自己的阿哈卻留著。

  誰知道張慶林的阿哈被征去了蒙古,卻一個都沒回來。

  “家裏一百多畝地,卻隻剩下兩戶能種地的阿哈了,今後這日子還怎麽過?”張慶林抽著大德旺牌淮煙,唉聲歎氣道。他老婆又給他生了個女兒,一家六口人要吃喝拉撒,全指望阿哈給自己種地的收獲。遼東地廣人稀,土地多的是,隻是缺少人手。再這樣下去,高檔的大德旺牌淮煙都要抽不起了,隻能抽低檔的大德旺牌晉煙,雖然同為大德旺牌香煙,可是兩種煙的口感差了好多。

  “爹爹,兒子已經長大了,兒子也能種地。”兒子張有福上前道。

  這張有福雖然不是張慶林的親兒子,他買回媳婦的時候,已經有身孕,買回來不久,就生下這個兒子。可是張慶林卻把這個兒子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一樣看待。雖然張有福才六歲,卻長得虎頭虎腦,像個小大人一樣。

  “兒子,你說什麽呢?我們是旗人!旗人怎麽能種地!種地的活,應該讓那些漢人尼堪去幹!”張慶林斥責兒子道。

  “可是爹爹,我們家裏連阿哈都不夠了啊,家裏那麽多地,誰來種呢?”

  張慶林抱起兒子:“兒子啊,爹爹快去東征朝鮮了,等爹去了朝鮮,多抓幾個朝鮮阿哈來給我們幹活!”

  現在的張慶林已經是一名精銳的烏真超哈兵了,皇太極準備東征朝鮮,朝鮮地形複雜,最需要的就是使用火器的烏真超哈兵,反而不需要太多騎兵。張慶林相信,自己這次東征朝鮮,肯定能好好的劫掠一番,多抓幾個朝鮮人來充入包衣阿哈,給自己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