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6      字數:2161
  正月初二,李國棟和何秀英訂婚了。訂婚這一天,李國棟邀請了韓大山、曹磊、何興等一幫心腹兄弟,來到自己的新家中參加訂婚酒宴。

  所謂的新家,就是李國棟帶著幾名兄弟,自己動手在城寨中搭建的三間瓦房,當成了李國棟在沙背溝的新家,現在剛好用來充作婚房。李國棟又送給何興家裏一百兩銀子當聘禮,把正式成親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從除夕到正月初五這幾天,城寨內除了每天輪值的哨兵,其餘的人都放假。到了正月初六一切恢複正常。

  年也過了,婚也訂了,李國棟從正月初六開始,安排城寨內未正式成為士兵的青壯加入軍隊一事。

  雖然都是城寨的人,但是能不能當上兵區別很大,從軍之後,可以免費一日三餐,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軍餉可以領。若是不能當上兵的話,從今年夏天糧食收成開始,城寨便不再養著他們,免費提供一日兩餐了,而是需要他們自己種地,種地所得的收成大部分都要上交,自己隻留下可以糊口的糧食。還有的人會被安排去養殖場,或者當漁夫,或是當牧民,總之要勞動養活自己,還需要上交一半以上勞動所得。

  從軍之後雖然也要幹一些體力活,但是自己若是種地的話,收成都是自己的,更何況還有軍餉可以領,吃飯免費,一日三餐,那條件比當一名農民要優厚多了。

  不是每一名流民都能當上兵的,除了年齡限製之外,還要像是檢查牲口一樣讓他們張開嘴巴看牙齒,再讓他們張開雙臂,還要脫下衣服檢查。檢查身體是第一關,第一關通過後,第二關就是考試,讓流民們從武藝、力氣、騎術、弓箭和耐力等測試中任意挑選出一樣,通過了才能被挑選加入軍隊。

  報名參軍的流民中,三個人才有一個夠資格,成為李國棟的兵,其餘的都隻能乖乖的回去種地。

  加入新兵隊伍的合格者,登記造冊之後,首先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新兵訓練也就是體能訓練、隊列訓練等。通過了新兵訓練之後,再根據登記的名冊,對這些新兵進行兵種分配。

  每一名通過考核測試的新兵,他們選擇的項目都會被登記下來。等到分配兵種的時候,會騎馬的人就成為騎兵;會射箭的就成為弓箭手和火器手;武藝高人,擅長短刀的,就成為刀牌手,擅使長槍的,就成為長槍兵,全能型的可以成為夜不收;力氣大的也有用途,那可是好苗子,畢竟有句話叫一力壓十會,力大的人經過訓練,可以成為重甲步兵,而耐力極佳的人,是訓練的好苗子。

  通過新兵考核之後,李國棟麾下已經有了三千新兵了。

  原本的老兵有一千五百人,考慮到新兵的淘汰率,估計從三千新兵中能有一半人通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期,這樣就能湊出三千兵。

  按照李國棟的計劃,三千兵種,騎兵一千五百人,三磅野戰炮炮兵二十人也編入騎兵之中,名曰飛騎炮兵,裝備兩門三磅野戰炮。步兵一千五百人,步兵之中分為刀牌手、長槍兵、弓箭手和火器兵,刀牌手三百,長槍兵五百,弓箭手二百,火器兵五百。步兵的火器兵中,也有炮兵,裝備有飛天炮兩門,佛郎機四門,虎蹲炮四門,重型火銃兵也屬於炮兵,共有一百名重型火銃兵。扣除了一百四十名炮手,剩下的三百六十名火器兵將會全部裝備鳥銃。

  新兵的訓練十分苛刻,哪怕是原來在延綏邊軍或是太原營兵當過兵的,都要和從流民中挑選出的新兵一樣,進行最基本的隊列訓練。

  按照李國棟的要求,就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隻有經過最苛刻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兵。三千多名新兵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後,扣除了淘汰的人,大約能夠剩下一千四五百人能夠合格,其餘的人都會淘汰回去當農民。

  訓練新兵的任務就交給了擔負步兵將領任務的何興,李國棟自己又同工匠們泡在一起,著手打造新的鳥銃。

  李國棟決定,不去仿造大明使用的魯密銃和鳥銃,而是走自己的路子,製造出自己軍隊用的改進型鳥銃。當然,之前也嚐試過打造燧發槍用的彈簧鋼片,但十多名工匠花費了一個多月時間打造出的二十塊彈簧鋼片,絕大多數不是太硬就是太軟,根本無法使用,最終隻有三塊合格品。

  以十多名工匠花費一個多月時間,隻能造三支燧發槍,這樣的生產效率,使得李國棟不得不放棄自製燧發槍,還是老老實實的買吧。

  一種武器哪怕再優秀,不能批量生產,那就不是好武器,隻能是一種藝術品。既然自製燧發槍的路子走不通了,那還是造鳥銃來得比較快。

  李國棟考慮到的是鳥銃的有效射程有些近了,隻有五十步,同後金的弓箭相比,明軍鳥銃射程落後於後金弓箭手,超過五十步,鳥銃根本就打不準目標了。魯密銃的有效射程可達百步,比弓箭手遠,可是魯密銃也有極大的缺陷:銃管太細,彈丸太小,就導致穿透力不足,距離遠了,根本無法擊穿後金軍身上的鎧甲;另外,銃管太細,也帶來了裝填彈藥麻煩的問題,裝填速度比鳥銃還要慢上一大截。

  想要射程遠,精度高,就必須加長銃管,加大膛壓;想要威力大,穿透力凶猛,就需要加粗銃管。

  這樣就要造出一種重量和口徑介於鳥銃和重型火銃之間的新式鳥巢。李國棟決定,打造一種口徑為零點四寸,折合後來的十三毫米,銃管長四尺,重量比魯密銃還要重的新式鳥銃。目前還不知道重量,等造好之後才能知道。

  打造鳥銃之前,李國棟帶著工匠,先把生鐵裝入高爐內,直接煉成熟鐵,再讓工匠們一錘一錘的敲打。

  這種銃管是模仿魯密銃的雙層銃管結構,先把一根鋼芯夾在工作台上,然後把燒得通紅的熟鐵裹在鋼芯上麵敲打,一錘錘的敲打,把鐵板敲打成管狀,淬火之後,再加熱,趁熱把縫隙敲打焊接起來。

  經過多次敲打的熟鐵百煉成鋼,變成了內層鋼管。然後再把淬火冷卻之後的鋼管套在鋼芯上麵,外麵再覆蓋上一層燒紅的鐵皮,打造外層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