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初見張定國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6      字數:2188
  “正是本人!請問這位壯士來我張獻忠這有何事?”張獻忠問道。

  李國棟回答道:“我原本在塞外便等久聞王首領大名,特來河曲欲投奔王首領。隻是來到河曲之後,見到遍地餓莩,我鑽天猴見不得食人肉,沒見一次,都惡心難忍,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再回塞外。隻是見到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實在可憐,便想著一並帶回。反正你們也沒有糧食養活他們,若是留在這裏,還未等官兵來剿,他們便餓死了。佛曰,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哈哈哈!”張獻忠哈哈大笑,“沒想到一名馬賊,居然也想著救人了,我張獻忠活了那麽久,還是頭一遭聽說!之前我張某也是朝廷捕快,作奸犯科的人見多了,從來就沒聽說盜賊馬匪會想成佛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鑽天猴雖然劫掠財物,卻不隨意傷害性命,所殺之人,多半是勾結建奴之奸商。實不相瞞,即便是建奴,我鑽天猴也殺了不少!”李國棟在馬背上向張獻忠抱拳拱手。

  “殺建奴?哈哈哈!若不是遼東建奴禍害,朝廷也不會一次次加派遼餉,遭致陝西百姓活不下去!所以我張獻忠一直以為,殺建奴的便是好漢!張某最敬重的便是好漢!若是三位不嫌棄的話,請跟隨張某來八大王大營一遭,我請你們喝酒。”張獻忠見這三人皆身強力壯,看起來便是久經沙場的百戰老兵的模樣,心中起了招攬之心。

  聽了張獻忠的話,李國棟感覺這位被史書黑成殺人魔王的農民起義首領其實人還不錯,他知道所謂的張獻忠屠川,肯定是被滿清黑的,如果張獻忠真的屠了四川的話,那麽清軍一直打了十三年才占領了四川,這十三年難道是和孤魂野鬼在交戰?

  另外,若是張獻忠屠川,為何四川百姓還會給張獻忠建廟塑像?

  所以說,真正屠川的不是張獻忠,而是滿清!張獻忠臨死之前,還讓四位義子聯明抗清,尤其李定國,更是南明殺韃子最多的一位民族英雄。

  至於說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最終動搖了大明統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禎找了歪脖樹,這是他們的罪狀。可是老百姓都已經活不下去了,還能怎麽辦?難道真的坐在家裏餓死嗎?老百姓造反的鍋,隻能是那些文管利益集團來背。

  在不久的將來,李國棟肯定是要幫著官兵剿匪。但是較遠的未來就難說了,或許有朝一日還要同闖軍、大西軍聯手一起抗清。

  想到這裏,李國棟笑著道:“既然八大王盛情邀請,那我鑽天猴恭敬不如從命。”

  至八大王中軍大營,早有人上來,讓李國棟他們暫時交出兵器,之後又對他們搜了身,除了隨身攜帶的幹糧和少量碎銀子外,沒有發現任何物品。於是張獻忠點了點頭,讓衛兵把李國棟他們放進去。

  李國棟轉頭四下環顧一番,隻見張獻忠的中軍大營還是井井有條,畢竟張獻忠原本也是當過兵的人,中軍大營都是張獻忠的親信老營兵馬,屬於賊寇中的精銳,多半都是原大明士兵和養馬戶。

  若是普通的流民要變成老營精銳,是難上青天之事,那些炮灰首先要在一次次戰役中幸存下來,立下軍功,成為老兵,這才有機會被編入老營。

  李國棟一眼就看到站在張獻忠中軍大帳外的四位少年,隻見那四位少年都是十歲十一歲的模樣,其中一位白衣少年長得眉清目秀,看起來虎頭虎腦的,十分惹人喜愛的模樣。

  張獻忠看到李國棟在看那四位少年,於是介紹道:“這便是張某四位義子,這位是老大張可望,這位是老二張定國;這位是老三張文秀,這位是老四張能奇。”

  李國棟走到相貌清秀的張定國跟前,滿意的看了看他:“這位小兄弟相貌不俗,今後必能成大器啊!”

  張定國一言不發,隻是冷冷看著李國棟。

  “哈哈哈!”張獻忠大笑,“張某這四名義子,都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李國棟又轉頭看了一眼張可望,雖然這個孩子看起來更聰明,但他因為前世裏帶來的記憶,所以並不喜歡張可望,隻是看了一眼,便跟著張獻忠走進中軍大帳內。

  張獻忠向李國棟介紹了中軍賬內的幾名兄弟,之後讓人去燒菜上酒。

  不一會兒功夫,幾名夥頭兵依次進入賬內,端上了一盆盆山藥燉雞塊、紅燒黃河鯉魚、蘿卜燉牛肉、紅燒豬肉、蔥爆羊肉等菜。

  張獻忠見李國棟目瞪口呆看著滿滿一桌菜,於是笑著介紹道:“雞、豬、牛羊都是打下縣城後從那些士紳官員家裏搶來的;這魚,是弟兄們自己從黃河裏撈上來的。我知道好漢你的想法,外麵的人都快餓死了,我們老營還有酒肉。可是我們搶來的酒肉也很有限,若是拿出去分了,恐怕一個人還分不到半口。”

  李國棟因為一路過來,看到吃人肉,現在看到肉食毫無胃口,隻是端起酒杯道:“若是八大王您需要牛羊,某這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從草原上運一批牛羊過來,反正八大王您打下縣城劫得的銀子又不能吃。另外,你這流民也太多了,與其白白餓死,不如讓我帶走一些,這樣八大王也好省點糧食讓留在這裏的人不至於白白餓死。”

  “好!能弄到牛羊那是再好不過了,多弄些牛羊,也能讓弟兄們好好的吃個飽。”

  兩人又聊了許久,張獻忠說到興致處,講起了自己當捕快時候的事情,說自己當年在延安府當捕快的時候,破案能力出眾,結果引起別人嫉恨,最後捕快幹不下去了,隻好投軍當兵,在延綏一帶當兵,也曾斬殺韃子多人,立下赫赫戰功。隻可惜後來遭人陷害,一怒之下參加兵變,犯下死罪。所幸得到陳洪範相救。

  李國棟也借機說了自己痛恨文官利益集團,隨後話題突然一轉,問道:“若是朝廷能招安各位好漢,不知道八大王您可否接受招安?”

  張獻忠感歎了一聲:“若朝廷能招安,那是最好了,我張某也是想要報效朝廷啊,若是能給我張某殺韃子建功立業的機會,又何必造反?”

  曆史上的張獻忠降而複反,還不是因為朝廷根本沒有糧餉養活他們,無法滿足他們的條件,流寇受了招安之後,若是不再反,還是活不下去,想要不餓死,就隻能再次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