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再回關外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6      字數:2303
  徐光啟和孫元化兩人同時向李老二拱了拱手:“恭喜李將軍喜得表字!”

  李老二拱手還了個禮,又繼續問孫承宗:“督師,可是範永鬥勾結建奴,朝廷那些官員還敢給範永鬥撐腰?”

  孫承宗悲憤的說道:“若不是錦衣衛失手,那後金細作被押送昭獄,審訊出結果,大明的一幫蛀蟲都能一網打盡!可惜啊可惜!”

  李老二也知道了錦衣衛失手的事情,但他對駱養性很關係,那家夥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無能。李自成攻入京城,駱養性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後來滿清入關,駱養性又投降滿清,並把錦衣衛探子的檔案全部交給了滿清,最後導致錦衣衛在南明抗清的時候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於是李老二問道:“那駱養性嚴重失職,陛下可有懲處?”

  孫承宗苦笑一聲道:“如何懲處?罰俸祿一年,還能如何?畢竟是他助陛下鏟除閹黨,立下大功,朝中大臣又多保他,陛下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哼!恐怕是那幫蛀蟲害怕駱養性下了,換了個人上來,他們就倒黴了!”李老二冷哼一聲。駱養性屍位素餐,平庸無能,但是這樣的人文官就最喜歡。像田爾耕、許顯純那樣的人上來,是文官最害怕的事情。

  李老二對許顯純殺死汪文言一事是感覺大快人心,汪文言是東林黨的智囊,陷害熊廷弼的毒計,正是汪文言設計的。

  不過這次己巳之變,對東林黨打擊也是極大,因為葉向高的弟子劉策放棄大安口一事,使得崇禎皇帝已經開始厭惡東林黨了,之後先是把東林黨的內閣首輔換了,換成周延儒擔任內閣首輔,可是發現周延儒同東林黨關係密切,崇禎又有意提拔看東林黨不順眼的溫體仁,後來溫體仁把周延儒排擠出去。

  溫體仁上台之後,開始大力打擊東林黨,但是溫體仁又沒有魏忠賢的能力,隻知道打擊東林黨,排除異己,卻沒有對朝廷做出什麽貢獻。

  之後李老二又和徐光啟、孫元化他們回到了鑄造火炮,改進彈藥的問題上來。

  “若要大規模鑄炮,恐怕大明銀兩不足啊。”徐光啟感歎的說道。

  李老二道:“可以奏報陛下派遣礦監,自行開采鐵礦,一年能省許多銀子。”

  “若是再派礦監,恐怕朝中大臣多有意見,萬曆年間礦監橫行跋扈,無惡不作,禍害百姓,多少百姓被他們害得傾家蕩產啊!若是上奏必須派遣礦監,恐怕朝中大臣就會把老夫撕碎了。”徐光啟道。

  萬曆年間的礦監也確實幹了一些禍害百姓的事情,但明朝的商稅實在是太不合理了,就三十稅一,東林黨還想著要減稅,萬曆無奈之下才派遣了礦監。雖然礦監也有幹壞事,中飽私囊,可是國家的稅收上來了,沒有礦監稅使製度,明朝連天啟年間都扛不到,又哪裏有錢去支撐萬曆三大征?

  隻是李老二這些話不能說,於是他又取出了土默特部地圖,指著地圖上的歸化西北方向一片草原說道:“其實在土默特蒙古人那,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鐵礦和銅礦!尤其是銅礦,以銅鑄炮,比鐵炮的炮管壁可以更薄,炮可以造得更輕,散熱也更快。若是以鐵芯銅殼來鑄造紅夷大炮,可以把重量降低到兩千斤,發射炮彈可以多發十發再降溫,降溫的時間也能從半個時辰縮短到一刻鍾。”

  “銅炮,就是太耗費銀子了啊!原本銅是用來鑄造銅錢,你卻拿去鑄炮了。”孫元化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

  李老二又對孫承宗道:“督師,末將想辦法拉攏土默特人,讓土默特人去開采礦產,開出來的礦石我們可以交易過來,我們隻要以糧食、茶葉和食鹽,就能換回源源不斷的牛羊,戰馬和鐵礦銅礦。”

  孫承宗點了點頭:“好,這件事國棟你就放手去辦吧。”

  崇禎三年五月,孫承宗帶著孫元化前往山海關上任,朝中大臣也對李老二下了逐客令,令其在一個月之內務必出關離開大明。

  朝中內閣還給李老二帶來了送給林丹汗和土默特汗的書信,令其出關之後,以招討使的名義出使察哈爾部和土默特部,把書信交給蒙古人。

  這招討使聽起來像是文官,其實都是武職兼任,為正四品武職官員。崇禎給了李老二一個正三品的參將,又兼任了招討使,聽起來似乎是朝廷體製內吃皇糧的,其實還是一個編外的臨時工,連軍餉都要李老二自己想辦法。

  現在李老二已經有了表字,叫做李國棟了。其實原來的名字雖然很土,但他並沒有不喜歡原來的名字,李老二,李家老二,那可是天可汗,精銳玄甲鐵騎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瑟瑟發抖,使用馬槊的玄甲鐵騎,可是一支最精良的重騎兵,李世民就是依靠這支騎兵橫掃天下。手持馬槊的玄甲騎兵,憑借著馬槊長度的優勢,連結陣的長槍兵都能硬碾壓過去,可見其厲害之處。

  李國棟帶著六百二十九名兄弟,準備離開通州了。他這次帶入關內的八百兄弟,有一百七十一人犧牲,永遠留在了大明。

  鐵匠坊的工匠們都戀戀不舍的來給李國棟送別,畢竟他在通州這半年來,把工匠們視為兄弟,最後兩個月內,李老二都是住在鐵匠坊內,和工匠們共同吃喝。李老二還不時拿出銀子,改善工匠們的生活。

  “李將軍待我們如知己啊!也不知道李將軍這一走,何時才能回來!”工匠們無不落淚,整個鐵匠坊內哭聲一片。

  李國棟同工匠們道別後,又去城外,向自己臨時招募的三百民壯和救回的十多萬百姓道別。

  從固安帶回的三百民壯早已站好了整齊的隊伍,站在一塊空曠地上。李老二走上一張由木箱搭起的高台,拉開嗓門道:“各位兄弟,吾乃戴罪之身,大明不能容我,需回關外戴罪立功,各位不能跟隨李某一同前往關外,就留在大明安居樂業吧!李某這去關外,將麵臨蒙古韃子和建奴的追殺,居無定所,一個不慎便是丟了性命,即便僥幸活下來,也有可能被蒙古韃子擄去淪為牧奴!各位還是回家吧。”

  “將軍,我們的命都是將軍救的!我們願意誓死追隨將軍!哪怕是去關外受苦,哪怕是丟了性命,哪怕給蒙古韃子當牧奴,我們都願意跟隨將軍!”民壯們紛紛大喊。

  李國棟看了一眼帶頭的那位民壯,那人名叫武彪,是一名值得信賴的人。於是李國棟把他拉到一邊,交代道:“你們留在關內,我有自己的商隊,掌櫃名叫王全,到時候他會來找你們的,你們跟著他,便是給我做事。”

  “我等願為將軍效死!”武彪跪地行了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