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蒙古炮灰(下)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6      字數:2153
  閻應元的民壯隊推著十多輛四輪車前來,這些四輪車都是李老二設計的,四輪車的前方有兩根高高抬起的粗圓木,兩根粗圓木的末端都鑽了個孔,孔內裝了鐵片,中間又橫著一根可以滾動的粗圓木,中間的粗圓木兩端,有削得細了的軸固定在兩邊的粗圓木上,軸穿過孔,外麵再以鐵製的軎固定住,和車一樣,滑動軸承內塗抹了油脂,減少摩擦力。

  一根繩子掛在橫圓木上麵,繩子末端拴著狼牙拍,或者夜叉檑之類的守城武器。繩子終端固定在橫躺在四輪車上的一台絞車上。

  民壯們在盾牌掩護下,抵近土牆。

  外麵射來雨點一般的箭矢,都被盾牌擋住。

  土牆高五尺,加上三尺高的木柵欄,狼牙拍的位置又高過木柵欄頂端兩尺,這樣總高度就有一丈高了。

  狼牙拍從木柵欄上方伸了出來,一名民壯拉動一個機關,狼牙拍或夜叉檑便拖著繩子滑了下去,向下方的後金兵頭頂砸了下去。

  沉重的物體從一丈高之處掉落下來,被砸中的金兵不是腦漿迸裂,就是全身上下被狼牙釘紮成了馬蜂窩。

  土牆加上木柵欄,高度都不能同真正的城牆相比,但是李老二設計的這種專門用來投放狼牙拍和夜叉檑的守城車輛,利用軸承和潤滑原理,減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損耗,再加上了增加狼牙拍和夜叉檑的重量,這就極大的增加了守城武器的威力,使得不高的地方落下的守城武器都具備有和真正的城牆上落下的守城武器相同的威力。

  放出狼牙拍後,民壯們便拉動絞車把狼牙拍收了回來。

  石灰瓶、火油罐下冰雹一樣砸了下來,注入水的石灰瓶受熱爆開,像是小型炸彈一樣,炸得後金軍哭爹喊娘。火油罐砸在地上,立即裂開,土牆上方又丟下了火把,頓時土牆下立即燃起了熊熊烈火。

  還有民壯往下麵澆下了金汁,燙得正在攀爬梯子的披甲人皮開肉綻,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惡臭味,不少披甲人紛紛從梯子上掉落下來。

  多爾袞遠遠的看著明金兩軍之間的激烈攻防戰,看到己方損失慘重,他罵了句:“這他女良的還是進攻大營嗎?簡直就是攻城戰了!”

  憑借著一堵矮矮的土牆,明軍不斷的以守城武器大量殺傷攻城的披甲人、包衣阿哈和蒙古兵,土牆下的屍體已經一層層堆積起來,再加之有包衣阿哈直接扛著裝滿泥土的麻包衝到牆腳下,被殺死在牆下,人和麻包一起倒在牆角跟。

  很快屍體和麻包就堆起來三尺高,距離木柵欄隻剩下兩尺了。

  兩尺的距離,女真人隻要踩著屍體和麻包就能爬上去。但是一堵木柵欄擋住,明軍長槍兵從木柵欄後麵不斷的刺出長槍,女真人的砍刀和短斧卻夠不著裏麵,不斷的被刺得從屍體堆上滾落下去。

  多爾袞衝著都喇兒和忽畢兒圖大吼:“讓你的人趕快跟上去!”

  都喇兒和忽畢兒圖心中不滿:他們科爾沁人來大明境內,是為了來劫掠財物的,不是來送死的,憑什麽給你女真人拚命?

  殊不知多爾袞心中也是十分憤怒:此番入明境,惡戰硬戰都是女真人去打,蒙古人跟在後麵搶劫了多少金銀財寶?碰到硬茬子,他們就躲在後麵看熱鬧。如果每一仗都這樣打,等女真人損失過大了,最後那些蒙古人還不是和大金翻臉?

  這還是同大金聯姻的科爾沁蒙古人,而那些紮魯特部、土默特部,劄賚特部、巴林部的蒙古人就更靠不住了,若是見勢不妙,他們說不定轉頭就投靠了林丹汗。

  多爾袞必須逼著那些蒙古人去當炮灰,還許諾讓給蒙古人更多的奴隸,並獎賞金銀財寶。同時他還令人傳令下去:“第一個爬上明狗城頭的旗丁,升級三級;第一個爬上城頭披甲人,不僅可以升為旗丁,而且授予巴圖魯;第一個爬上城頭的阿哈,可以抬旗入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包衣阿哈和披甲人不要命的往明軍防線衝去,被一片片的打死在陣前,前麵的倒下了,後麵的又衝了上去。

  跟在後麵的蒙古人也打紅了眼,緊跟在包衣和披甲人的後麵,拚了命的接近土牆,射出一輪又一輪箭雨。

  明軍弓箭手同樣吊射輕箭,專射沒有多少防護力的蒙古人,火器兵對付女真披甲人。雙方均有傷亡,後金軍的傷亡明顯要大了數倍。

  前麵的包衣阿哈、披甲人和蒙古人死多少,多爾袞都不心疼。包衣死了,隻要這次回到關外,就能把擄來的大明百姓再變成包衣阿哈;披甲人死了,再去大興安嶺等地山林裏麵擄來那些野人來充當披甲人,還有可以入侵朝鮮,俘虜的朝鮮兵也能補充披甲人的損失;至於蒙古人,那就更不關多爾袞的事情了,損失蒙古人,總比損失旗丁強。

  西麵進攻的兩白旗後金軍就像是波浪一樣,一輪又一輪的瘋狂進攻,孫得功、李永芳的炮隊也都壓了上去了,佛郎機、虎蹲炮對準土牆拚命的轟擊。

  呼嘯的炮彈不斷擊中木柵欄,有的炮彈從木柵欄的縫隙之間穿過,打得後麵的明軍血肉橫飛;有的炮彈擊中木柵欄,打得木頭碎裂,木柵欄折斷,碎裂的木片橫飛,傷了不少死守的明軍。

  明軍發炮反擊,打得孫得功和李永芳的炮隊死傷慘重。

  “報!西麵第二道防線已經岌岌可危!”

  “報!東麵第一道防線已被賊奴所破,曹文詔將軍被迫退往第二道防線!”

  “報!南麵第一道防線即將不敵,楊國柱將軍請求退往第二道防線。”

  不時有親兵前來向孫承宗稟報,通州明軍已經是三麵告急。

  “西麵李老二和曹變蛟兩位小將軍殺敵無數,可是賊奴兵力雄厚,他們不知下了多少本錢下來啊。”孫承宗感歎一句。

  那名親兵回道:“兩位小將軍浴血奮戰,自第一道防線到第二道防線,建奴屍橫遍野,屍體怕是有不下三千啊。”

  孫承宗站在高台上麵,西麵慘烈的戰事他都看在眼裏。於是撫摸胡子點頭道:“若是擋住建奴今日進攻,恐怕皇太極明日便不敢再戰!傳令給兩位小將軍,倘若無法再守,不妨放棄第二道防線。”

  即便是放棄了第二道防線,明軍還有第三道防線等著後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