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雪地車營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6      字數:2200
  楊國柱驚歎:“無輪戰車,居然能跑得比騎兵還快!老夫可是卸了盔甲,當成輕騎兵使了,老夫的戰馬又是良駒,居然還追不上小兄弟你的無輪戰車!”

  李老二跳下了雪橇,指著地麵的馬蹄印說道:“楊軍門,雖然您的戰馬是良駒,可是戰馬直接負重,在雪地中留下的馬蹄印極深,馬蹄印深了,戰馬奔跑起來阻力便大了。再看下官這拉車的戰馬,戰馬無須負重,馬蹄印極淺,這奔跑阻力便小了,所以在雪地中,拉車的馬跑得比駝人的馬要快得多。”

  “請問李守備,此車無輪,又如何能跑呢?”禦史方大任上來,好奇的問道。

  李老二指著車底的包鐵木板解釋道:“這兩塊板放在雪地上,戰馬拉動車,板同雪地摩擦會發熱,接觸點的積雪融化了一點,這使得摩擦力變得極小,所以這種無輪的戰車便能在雪地上飛奔起來。”

  “真是神奇啊!”孫承宗趕了過來。方才李老二趕著雪橇同楊國柱賽跑的場景他全部都看到了,當看到雪橇超過了楊國柱的快馬時,孫承宗震驚了。

  楊國柱道:“隻是這東西隻能在冬天使用,天氣一熱便無用了。”

  “無妨,天氣熱了,再換上車輪。”孫承宗笑道。

  能讓雪橇車派上用場,這還得感謝小冰河期,華北平原和後來的東北差不多冷,冰天雪地。若是二十一世紀的華北平原,很可能一個冬天都看不到一片雪花,隻有霧霾。

  李老二改進的佛郎機雪橇,一輛車可以搭載三人,一名炮手,一名裝填手兼銃手,還有一名車夫,車上載一門百斤佛郎機炮、一杆魯密銃,一杆三眼銃,一副強弓和一杆長矛。車夫配備強弓,裝填手配備一杆魯密銃,在近戰中,裝填手還能以長矛作戰,炮手使用三眼銃作戰。

  佛郎機炮的炮口對準車尾,若是敵人從前麵過來,有魯密銃、三眼銃和車夫的強弓可以對付,即便是被敵人近身了,長矛和三眼銃也能對付。最神奇的是,滿載了三人的雪橇車奔跑起來,速度比輕騎兵還快。在平地上,戰馬拉雪橇可比負重奔跑輕鬆得多,可以長時間拉車行走,無須換馬。撤退的時候,也比蒙古騎兵要快得多,根本就不用擔心被人追上。但李老二也知道,雪橇車也就是這幾年用一下,再過幾年吳橋兵變,孔有德等人攜帶先進的火炮投了後金,到了那時候雪橇車就不好用了。

  可是李老二又發現了一個問題:不能用孫承宗的戰車直接來改成雪橇,因為孫承宗的車營大多都是偏廂車,所謂的偏廂車,就是隻有一麵有護盾木板,另外一麵沒有護盾。這是因為車營都是結陣而戰,結成車陣,圍成一個圈子,所以不需要浪費重量在另外一麵設護盾。而雪橇車卻不同了,雪橇車不是結陣作戰的單位,基本上是一種快速機動單位,那就必須三麵都有護盾防護,也就是正廂車。

  正廂車重量要增加不少,原本的偏廂車,加上一門佛郎機炮,重量也就四百到六百斤之間。若是采用正廂車,加上一門佛郎機炮之後,重量超過七百斤,再加上車上的三名士卒,總重量超過一千斤。

  因此李老二決定拋棄佛郎機炮,打算改用重量輕的斑鳩腳銃。而且佛朗機炮射速雖快,但因為那個年代的技術水平有限,佛郎機大炮的缺點是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氣體泄漏,所以佛朗機炮的射程和穿透力都很差。車營所用的佛朗機炮,根本無法擊穿清軍的盾車。

  這種火銃的精度高,射程遠,近距離也能發射霰彈。而且減少了炮位之後,雪橇可以多拉獲救的百姓回去。

  這樣一輛雪橇車的重量可以下降到六百斤,載三名士卒,也不到一千斤。兩匹馬拉的一輛雪橇車,至少可以帶上五六名百姓撤走,若是四匹馬牽引,可以帶走十名百姓。

  李老二開始著手打造雪橇車,所需要的材料在倉庫裏都有現成的,在李老二指揮下,衙役打開了倉庫大門,工匠們從倉庫內搬出木頭和生鐵。之後李老二指揮工匠幹活,在前來通州避難的百姓配合下,打造出一輛又一輛雪橇車。

  經過一天一夜的施工,工匠和民夫們已經造好五十八輛重型雪橇車,這些正廂車式樣的雪橇車,每一輛車重六百斤,能以四匹戰馬牽引,車上配備一杆二十斤重的重型火繩銃,一杆魯密銃,一杆三眼銃,一副強弓和一杆長矛,三名士卒全部配備短刀。

  雪地車打造完畢,孫承宗令人從兵器庫中取出質量最好的火器配給雪地車營。雪地車營的火器兵都是由原本車營的火器手組成,負責趕車的車夫卻是從騎兵中抽調。

  戰車三麵均有厚木板防護,車營的兵就不需要太重的鎧甲,每一名士卒身上隻需要穿一件棉甲即可,頭上帶著寬簷八瓣鐵盔,可以用來防護後金兵吊射出的羽箭。使用寬簷八瓣明鐵盔,遇上後金兵吊射來的羽箭,隻要把頭一低,就能以鐵盔擋住落下的箭矢。

  李老二的雪地車營計劃是仿照孫承宗的車營所造,一個營有一百二十八輛重型雪橇和二百五十六輛輕型雪橇車,輕型雪橇車空重隻有三百斤,車上可以載一名車夫和兩名鳥銃手,配備兩杆鳥銃,一副強弓和一杆長矛。輕型雪橇車由兩匹戰馬牽引,去救援百姓的時候,一輛車也能帶上五六名百姓撤離。

  這一天,李老二正帶著工匠們打造雪橇車之際,通州匠坊外麵走進來十多名身披山文甲,頭戴八瓣寬簷尖頂頭盔的明軍精銳士卒,一群人簇擁著一名頭戴鳳翅盔,身披大紅色官袍的中年武將。

  還沒等李老二回過神來,卻見一名身穿淺綠色七品官袍,頭戴紅纓尖頂明鐵盔的小校軍官徑直迎著李老二走了過來。

  那人走近了,李老二才發現那年輕小校不過十九、二十歲模樣,身材雄健,劍眉虎目,相貌英俊。

  李老二這時候要幹粗活,沒穿官袍,更沒有披掛礙手礙腳的鎧甲,隻穿一身嶄新的棉衣。再看李老二皮膚白皙,相貌英俊,那名軍官看來是把李老二當成是一名匠戶頭目了。

  “乳臭未幹小兒竟為作頭?難怪大明兵器質量低劣,不堪所用!”那小軍官開口道。

  李老二回道:“這位小將軍,我不是作頭,我和你一樣,也是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