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孫府定計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5      字數:2209
  孫承宗又問道:“待到擊退建奴,李守備出關以後,又有何打算?”

  “擴招人手,修建多座城寨,囤積糧食,以備建奴來襲。以皇太極的性格,若是一座城池久攻不下,便會放棄,不會無謂的浪費兵力。待到建奴退去,下官會設法聯合林丹汗,共擊建奴!”李老二說著,又轉頭看了一眼四周,看到附近五步之內無他人,方才壓低了聲音對孫承宗說道,“督師,下官有一計,即可除掉嶽托,又可離間俄木布和皇太極。”

  孫承宗道:“請隨老夫回書房慢慢道來。”

  李老二跟著孫承宗回到書房,周圍沒有他人,孫承宗道:“李守備說吧,有何妙計?”

  “回督師,下官手中有數百土默特俘虜,而下官的一位自幼一起長大的好兄弟,事實上也是土默特人。那位兄弟毛遂自薦,欲為死士刺殺嶽托。下官決定,把他安排到土默特汗俄木布身邊,待到時機成熟,在歸化城刺殺嶽托。倘若嶽托死在歸化城,土默特人同建奴不翻臉都不可能了。”

  “確實是好計策,可是土默特部實力太弱,即便他們自相殘殺,恐怕也消耗不了建奴多少兵力。”

  “隻要土默特部能同建奴翻臉,下官自有辦法促成土默特人和林丹汗結盟,另外還有漠北蒙古也能結盟,三部蒙古人結盟,可令建奴損失慘重,還能趁機重創死心塌地投靠建奴的科爾沁部。”

  孫承宗聽完了李老二的話,沉思了片刻,摸著胡子點了點頭:“李守備一套連環妙計,確實是好計!很好,待到建奴退去,老夫會令邊關將士,關門隨時對李守備敞開!李守備隨時可以進出明境。”

  “謝督師!”

  “李守備,你再說說這次建奴入寇一事,你覺得這虜酋皇太極為何要冒險進入關內?”

  “其實遼東也出現了饑荒了,這幾年氣候寒冷,北方大旱。陝西山西兩地大旱,致使大批災民造反。其實遼東這幾年也不比大明好多少,糧食歉收,建奴也在餓肚子。皇太極為了劫掠糧食,不惜冒險入關劫掠。此外,這也是皇太極的一箭三雕之計!其一,他可以借助入關劫掠的機會,掠得人口和糧食;其二,後金入寇,可以破壞我大明糧食收成,致使原本已經糧食歉收的北方更加困難,引發更大的民變;其三,皇太極入寇,也能趁機借助朝廷的手除掉積極同林丹汗結盟的袁督師。”

  聽說皇太極要借助朝廷的手除掉袁崇煥,孫承宗心中也是著急:“袁督師乃老夫學生,此人雖有過,但朝廷若是除掉袁督師,乃是自斷一臂啊!”

  “隻怪袁督師不該中了皇太極毒計,擅殺毛大帥。如今無毛大帥牽製,建奴方才敢放開手腳入關劫掠,皇太極也趁機一箭三雕,可謂狠毒至極!”李老二惋惜的說道。但他心中有些話卻不敢對孫承宗說:其實袁崇煥也是咎由自取,此人眼高手低,誌大才疏,此前在崇禎皇帝麵前誇下海口,說五年平遼,結果發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就想著同皇太極議和,也積極聯係林丹汗。袁崇煥心中想著好事,想要以緩兵之計拖住皇太極,再借助林丹汗來對付後金。

  誰知道玩計謀,袁崇煥又哪裏是皇太極的對手?他想要以緩兵之計拖住皇太極,皇太極卻提出要議和必須先除掉毛文龍,於是袁崇煥上了當。

  就說擅殺毛文龍這一條罪狀,淩遲處死是罪有應得。

  隻是崇禎皇帝也做錯了一件事,要殺袁崇煥也不應該是在這個時候殺,應該秋後算賬,稍微緩一下。

  孫承宗感歎一聲:“老夫這個學生做事確實是欠缺考慮,方才中了皇太極的毒計!即使是斬了毛大帥,他若是真能拖住皇太極也罷,可是他也沒做到。如今他連命都要搭上去了,老夫也無力相救。”

  李老二暗暗觀察孫承宗的表情,發現孫承宗對袁崇煥除了惋惜之外,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孫承宗根本無力去救袁崇煥。其實孫承宗也知道,原本崇禎皇帝召自己入京,協助京城防禦,可是為何隻過了三天時間,崇禎皇帝就改變了念頭,讓自己來通州?這件事也袁崇煥也脫不了幹係。

  其實孫承宗也勸過袁崇煥,讓他善待毛文龍,可是袁崇煥沒聽。一個學生不聽老師的話,自己非要作死,老師當然也沒辦法出手相救。

  李老二也沒想過去救袁崇煥,一個自己作死的人,去救他又能救得下嗎?更何況李老二現在羽翼未豐,為了袁崇煥把自己也給搭進去更不劃算。

  “督師,下官隻擔心,倘若建奴繞過通州,直抵京城,我們在通州的布置豈不是白白布置了?所以要定一計,讓建奴來攻打通州。”李老二又想到一件事,曆史上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就是看到孫承宗駐守通州,不敢進攻,於是繞過通州,直抵京城。

  之後皇太極就是從昌平繞至京城,並進駐南苑,隨後攻克良鄉。

  “那李守備請說,有何妙計能讓建奴攻打通州?”孫承宗問道。

  “下官願意出兵引誘建奴,再激怒建奴,把建奴誘騙至通州城下。另外,還需督師配合,建奴所忌憚之人無非是督師您,所以督師要讓城內放出風聲,宣稱督師染上風寒,以臥病多日。城內必有建奴細作,利用建奴細作把風聲放出去。建奴視督師為心腹大患,得知督師病重,必然全力攻城。”李老二獻出一計。

  “李守備如何知道城內有建奴細作?”孫承宗問道。

  李老二笑著道:“下官在城內,見到大街上有一家介休範家的商號。這介休範家,下官在塞外的時候同他們打過交道,我大明軍情泄露給建奴,其中有許多事便是他們所為。”

  “李守備,飯可以隨便吃,話可不能亂講!介休範家,同朝中許多大臣都有幹係,範家父子在張家口經商多年,同蒙古人交易,以茶葉換取馬匹,也是為我大明提供了不少戰馬,朝中許多人都得了他們好處。若不是他們在朝中有人,恐怕早就被人滅了。”聽說範家給後金提供情報,孫承宗也是大吃了一驚。

  晉商八大家勢力極大,不僅自己的護衛隊勢力強大,哪怕是邊關哪個總兵看他們不順眼,要出兵剿滅他們,八大家的護衛隊可以輕鬆滅掉一萬明軍都不成問題。這還是其次,八大家在朝中自然有人。牽涉到晉商,此事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