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東林jian商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5      字數:2178
  王元雅的奏折和四顆女真韃子的首級已經送到京城,還有遵化一些已經招供的漢人細作,也被押赴京城。

  之前袁崇煥曾經上奏,說建奴可能會從大安口入寇北直隸一帶劫掠,那份奏折並未引起崇禎皇帝的重視。可是這次王元雅又上奏此事,還有建奴人頭,和抓住的細作,這一係列證據擺在麵前,崇禎皇帝不能不重視此事。

  朝堂上,爭吵聲不斷,崇禎皇帝麵無表情坐在龍椅上,王承恩站在一邊,台下的官員們爭論不休。

  禮部右侍郎溫體仁站出來,雙手持朝笏,向端坐在龍椅上的崇禎深深一躬:“陛下,當務之急當調遣關寧鐵騎入大安口,加強大安口防禦。”

  但溫體仁話聲未落,內閣首輔卻韓爌站出來,跪在地上磕頭道:“陛下,萬萬不可調袁崇煥入大安口!袁都督鎮守山海關,倘若關寧鐵騎擅離山海關,建奴若是從山海關長驅直入,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既然韓愛卿不肯調關寧鐵騎入大安口協助防守,那你倒是,又有何破敵良策?”崇禎皇帝盯著韓爌問道。

  韓爌是一個東林黨的黨魁,和大部分的東林黨人一樣,隻懂得嘴炮,又如何懂得治國,強軍,禦敵之策?他一時間居然答不上來,隻是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陛下恕罪,微臣隻是覺得調關寧軍離開山海關不妥,卻不知該調何人協助大安口合適。”

  崇禎轉頭看著兵部尚書王在晉:“王愛卿,汝乃兵部尚書,可有製敵良策?”

  王在晉嚇了一大跳,連忙站出來,雙手持朝笏向端坐在龍椅上的崇禎深深一躬:“陛下,微臣之策是招募四萬民壯前往大安口修城,駐守。”

  “征募民壯修城?可是朝廷哪有銀子?”崇禎臉色很不好看。

  翰林院掌院陳演站出來奏報:“陛下,可令北直隸各府縣加派修城稅。”

  加派修城稅,各地方官員又能從中牟利,陳演這個提議,自然是受到群臣歡迎。但這個建議不知道又要加深百姓多少負擔,那就不是東林黨的事情了,反正隻要加稅別加到和他們利益一起的商人頭上就好了。

  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武將和勳貴受到嚴重削弱,文官趁機奪權。文官集團從此和商人集團沆瀣一氣,由商人集團出資,文官集團出謀劃策,很多文官自己都經商,所以明末商業稅一直征不上來。

  萬曆皇帝派遣礦監和稅監收取礦稅和商稅,被剛剛正不阿的東林黨斥責為與民爭利。後來天啟用魏忠賢收商稅,更是被罵成昏君重用閹黨。

  吏部尚書王永光上奏道:“臣有本上奏。”

  崇禎板著臉問道:“王愛卿何事上奏?”

  王永光道:“右僉都禦史劉策並大安口總兵張士顯彈劾遵化巡撫王元雅並三屯營總兵朱國彥,兩人在遵化城內縱兵擾民,濫抓無辜商人,民憤極大,當嚴懲此二人!”

  真實曆史上,在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中,王元雅和朱國彥都算是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那劉策卻是棄關逃跑的東林黨人,可是現在曆史發生了變化,王元雅和朱國彥抓捕的一批商人當中,有些人同劉策有說不清楚的瓜葛,劉策居然彈劾這兩人,實在是令人痛恨。

  “臣附議!”陳演也站出來道。

  “臣附議!”一幹東林黨人紛紛站了出來。

  崇禎大怒:“因為城內混入建奴細作,王愛卿同朱愛卿斬殺建奴細作,抓捕同建奴勾結的非法奸商,何罪之有?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說完,崇禎一甩袖子站起來。

  朝堂上的群臣紛紛跪地,剛正不阿的東林黨官員們紛紛冒著挨廷杖的危險上奏:“陛下,王元雅並朱國彥二賊縱兵擾民,誣陷無辜百姓,若是不嚴懲此二賊天理不容!”

  崇禎並沒有意識到他在鏟除了魏忠賢之後,應該讓王承恩取而代之,他不但沒有,反而被文官忽悠得削弱了廠衛,如今的朝堂,幾乎是東林黨的一言堂。文官們出的主意基本上是禍國殃民的餿主意,崇禎這皇帝才當第二年,財政收入已經是入不敷出,內庫的銀子流水一樣往外花出去,進來的極少。可是下麵那些官員,哪個不是富得流油?

  “建奴要入寇了!”但崇禎還未找到對策的時候,整個北直隸都已經在流傳這這個驚人的消息。

  鄔福貴,是一名在京城生活的小民,在一家客棧當店小二,以打工為生。這天上午,忙碌了一夜的他剛剛下工回到家裏,家中婆娘就告訴他:“家裏存糧不多了,建奴要入寇,你趕快去買點糧食存在家裏。”

  鄔福貴拿了銀子,去了街上去買米。他來到位於東便門的東安米鋪,卻見到大門口上麵掛著“今日無米”的大牌子。

  “小二,今天怎麽沒米賣了?”鄔福貴問道。

  店小二有氣無力的說道:“這位客官,您不知道建奴要入寇了?京城內外,所有人都在搶著買米呢,哪裏還有米賣?”

  不甘心的鄔福貴幾乎問遍了所有的糧店,居然都沒有米出售!

  這些在京城的米店,都是朝中有人的大鋪子。這些同氣連枝的大鋪子幾乎壟斷了京城糧米交易,價格自然也是看他們的心情。

  放在平時,這京城糧商雖然價格黑心一點,但一向都是生意興隆,如今各地大災大亂不斷,就連京城天子腳下也不安穩。

  後金軍隊即將入寇,很多人擔心到時候沒有飯吃,人心惶惶之下,自然都想著買一些米麵回家儲存起來,以備後金入寇北圍城時不會餓死,所以這幾日來,京城各大米店更是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這年頭,對於這些奸商來講就是機遇,其實這些糧商手中都有米,但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賣出手中囤積的糧食,因為後金女真即將入寇,到時候城外會有多少人湧入城內逃難,把糧食囤積到那時候再出手,利潤可以翻多少倍。大家都在囤積糧食的時候,倘若這時候有糧商哪怕是抬高價格出售糧食,都會被視為破壞行規,輕則店被一群潑皮砸了,或是惹上官司;重則夜間被匪徒闖入家中取了腦袋,甚至被滅門!

  那些奸商都在朝中都有後台的,大部分後台都是東林黨官員。

  李老二根本就沒想到,自己提供的情報,崇禎皇帝還沒找到應對之策,反而讓京城那些奸商提前一步做好囤積糧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