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置業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0-06-08 21:17      字數:2696
  離開碼頭的時候,聶塵肩膀上也扛了一包白絲。

  沒有辦法,船上水手有限,共總就百把人,滿船的貨物不知要跑多少趟才能搬完,聶塵所有的那十五擔白絲,唯有自己動手了。

  一包白絲就是一百斤,扛在肩頭,聶塵覺得很吃力。

  跟他比起來,鄭芝龍和鄭芝豹就顯得很強壯了,這倆人一人扛了兩包。

  不過肩上壓著重物,如果行走的距離再遠一些,恐怕會讓人吃不消的。

  所幸碼頭出來,沿著一條黃土大道走一刻鍾,一片繁華的市集就出現在了眼前,施大喧回頭衝他一笑:“到了,聶兄弟,這邊就是倭國的平戶藩,我們的目的地。”

  “這裏……就是平戶?”聶塵把肩上的白絲包朝上費勁的扛了扛,雙目一掃,不禁皺起了眉頭。

  原本以為,作為日本十七世紀開放的窗口,麵向海外廣開貿易的唯一海港,平戶如果不及大明漳州月港那般繁榮昌盛至少也有澳門的規模,高聳城牆圍成的巨岜大城一定少不了,還應該有美輪美奐的漢唐建築、門庭若市的酒樓高屋、平坦寬闊的街市馬道,五湖四海高鼻深目的異國客商絡繹不絕,甚至來一處極為顯赫巍峨的日式城堡也是不奇怪的。

  但是眼前看到的,跟想象中的平戶大不一樣。

  幾條彎彎曲曲的泥巴路為骨,一片連綿成堆的木頭平房為肉,無數穿梭其中穿著普通的東方麵孔來來去去,腳下的木屐踩得塵土飛揚,好像一群灰色的細胞在血管裏奔走來往,看不到一處高級點的建築,雖然街上商鋪林立,但毫無大城市的觀感,倒像是一座村鎮。

  外麵別說城牆,連木牆都沒有一個。

  如果把澳門比作一個花枝招展的美婦人,那平戶就是一個灰頭土臉的村姑。

  還是家裏極貧窮的那種村姑。

  聶塵有點難以置信,這裏真的是平戶?是平戶郊區吧?

  施大喧否定了他的猜測,答道:“這裏就是平戶,倭人肥前國平戶藩,來,跟著我,這裏道路很複雜,別走丟了。”

  不得不說,施大喧的提醒很中肯。

  聶塵在泥巴路上走了一段,不知道拐了多少個彎,隻覺得僅容三四人並肩行走的道路密如蛛網,在其中轉來轉去不辨東西,兩側的房屋都是一個模子,如果不是施大喧帶路,第一次來真的很容易迷路。

  “怪不得這裏不準用馬車。”跟在聶塵身後的鄭芝龍發牢騷:“這裏路這麽窄,車子哪裏進得來?”

  “倭人是不是因為個子矮小,才故意把路修成這個樣子的?”鄭芝豹也沒好氣的道:“他們就沒有超過四尺高的人了?”

  幾人笑起來,仿佛肩上的貨物也沒那麽重了,一路前行,終於施大喧在一處稍顯寬闊的建築前停下了腳步。

  “這裏就是李旦李大老爺的府邸了。”施大喧招呼眾人:“把東西放在門房,有人來照看的,聶兄弟,你隨我進去。”

  聶塵放下貨包,看著眼前這棟與沿途日式房屋有些不同的建築物,房子是個典型的中式院落,門樓高大,飛簷鬥拱,門前兩尊鎮宅獸威武霸氣。

  聶塵注意到,這兩尊石雕不是尋常所見的石獅子或者麒麟,而是貔貅。

  龍生九子,貔貅第九,專吞金銀隻進不出,向來是商賈喜歡的神獸,看來這座宅子的主人是個商人無疑了。

  踏進門樓,站在門前守衛的,是兩個月代頭的倭人,腰插雙刀,瞪著眼珠子朝施大喧上下打量,一個明人從裏麵出來,跟施大喧說了兩句,把兩人接進去了。

  門內有影壁,轉過去就是一間大大的天井,兩側有回廊通往正廳,施大喧見聶塵在回頭看兩個守門的倭人,於是低聲解釋道:“這裏是倭人地盤,不時有浪人出沒,李大老爺雖然是倭國明人首領,自然不怕,但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特意從鬆浦家要了兩個家臣來鎮宅,尋常倭人就不敢上門鬧事。”

  “倭人經常鬧事嗎?”聶塵察覺到他話裏的另一層意思。

  施大喧哼一聲:“倭人不學無術,好吃懶做,見我們中國人做生意發財賺錢,眼紅了就要上門勒索,平戶很多明人開的店鋪經常遭殃。”

  “還有,這邊倭人官府對倭人很放縱,明人和倭人起衝突,往往會偏向倭人,你以後若是在這邊經商開店,一定要留點神。”

  這不就跟後世裏華人在某些外國一樣的待遇嗎?

  聶塵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心裏有了計較。

  前麵帶路的人將兩人直接引入大廳裏說一句“老爺就來”後退了出去,廳堂裏無人,擺著整套的大明紅木桌椅,百寶閣放在兩邊,各式充滿中式風格的擺件琳琅滿目,牆上掛著水墨字畫,牆角立著盆栽熏香,幾乎令人產生回到了大明江南富戶做客的錯覺。

  “嗬嗬,今早院裏喜鵲亂叫,我就知道有好事發生,原來是我的船到了。”

  一息之後,隻聽後麵門簾一掀,伴著洪亮的嗓音哈哈笑著,一個身材肥胖的老者捧著大肚子走了進來,老者穿著蘇州上等綢衣,滿臉帶笑,一步三搖。

  “見過東家!”施大喧搶上去躬身拱手,老者矜持的招招手:“坐、坐,一路辛苦,海上還順利吧?”

  施大喧站著答道:“在澎湖附近遇上陳瞎子的船,傷了一二十個弟兄,但貨沒損失,還繳了兩條船。”

  “哦,那就好。”老者依舊笑眯眯的,把身子挪到椅子上坐定,眯縫著的眼睛裏精光四射:“陳瞎子亡命之徒,你能繳獲他兩條船很不容易,施大啊,選你當船老大我真沒看走眼。”

  “這是我的本分。”施大喧停了一下,把聶塵拉過來:“東家,這位是二東家讓我從澳門帶來這邊的聶兄弟,他在海上幫我出了不少力,沒有他,陳瞎子也沒那麽容易就被我們擊敗。”

  說罷,他從懷裏摸出一封信,遞了上去。

  “哦?”李旦眯縫的眼睛睜開了一些,拆信草草一覽,就朝聶塵看過來:“小兄弟,你才十九歲?”

  “是。”聶塵拱手。

  “讚讚,英雄出少年呐。”李旦摸著下顎處的胡須,砸著舌頭:“你想來倭國做買賣?”

  “是的,蒙李直老板支持,還賒了一批白絲給我當本錢。”

  “哦?李直那吝嗇鬼還會賒貨給別人?真是難得,你打算做什麽買賣?”李旦大笑起來,把胡須擼了又擼。

  聶塵從懷裏摸出那一袋種子,道:“我想在倭國種植烏香,做福壽膏的買賣。”

  “烏香?倭國倒是有人用,福壽膏卻沒怎麽聽說過。”李旦有些意外,連擼胡子的手都停了一停:“你這買賣還要種植,一時半會,辦不起來啊。”

  “烏香原本一年一熟,不過我有妙法,可以在冬季依然催熟,現在八月末,如果及時播種,明年開春,就能收獲果實。”聶塵答道:“一旦有了收獲,就能產生收益。”

  “嗯?”李旦想了想,不置可否:“既然如此,你有了盤算,我也按李直信裏說的,給你便利,洪升!”

  “老爺。”一個身材不高,精明強悍的年輕人應聲而到,站在聶塵身後向李旦鞠躬。

  “把這位小兄弟安頓一下,在我們的田地裏給他一塊地,再把市場上的閑置鋪麵給他一個。”李旦起身道:“不過我能給你的,僅僅於此,其他的我就不管了。”

  “好了,施大喧,你遠來有功,替我平安辦了大批貨物,我重重有賞,今天你們先去休息,晚上我給你擺宴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