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
作者:淡墨青衫      更新:2020-03-04 18:17      字數:3745
  小妹卻是不會理會身後的靖遠侯府的人。

  兩家已經撕破臉皮,雖未成仇敵,也是明顯兩個陣營的人了。

  侯府還是略顯破敗……這裏也看的出來徐子先實在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就算重修侯府能獲得一些誇讚和羨慕,但這種毫無意義的虛名要來毫無用處,幹脆置之不理。

  除了少數幾個老資格的牙將還在侯府外,隻有一些從南安過來輪值的官戶莊丁和仆婦,一切似乎是和此前沒有什麽不同。

  不同之處就是牙將換了一批人,有能力的,比如秦東陽,金抱一等人俱是在外領兵,成為南安侯一係的大將,秦東陽更是成了武將之首。

  而留下來的,除了幾個後招募的之外,多半是庸碌無能,不思進取的性格。

  能照常領俸祿,還額外加了一些薪餉,對這些牙將來說也足夠了。

  對他們來說,守好侯府,守好禦賜物品和故老南安侯的舊物,守好這個大院,守好祖堂神牌,這就足夠了。

  就憑這份功勞,將來徐子先也會叫他們舒舒服服的養老,一生不愁吃喝。

  對普通人來說,守著家,上值當班安穩無事,在福建炎熱的夏季,喝著冰鎮的酸梅湯飲子,在幾人合抱的大樹下,鋪著涼席閑聊,這樣的生活,不比在外奔波打拚要好的多?

  在小妹進侯府之後,也是向這些老牙將點頭致意,他們可能不是那麽傑出,但少了這些人也是萬萬不成。

  從長滿大樹的甬道上直入北側的祠堂,小妹先是洗手洗麵,再凝神靜氣,待心神沉靜下來之後,才慢慢走入祠堂之內。

  這裏其實按規矩是隻準成丁的男子進入,未成丁的男子,婦人,不管是媳婦還是女兒,俱是不得其門而入。

  不過徐應賓在世時就不太講究這個,當年領著徐子先和小妹一起祭祀早逝的母親,徐子先當家之後,每次祭祀也是帶著小妹一起。

  不過小妹自己進入祠堂還是頭一回,看著不多的神主,女孩子也不可避免的有些緊張和害怕。

  好在,看到自己父母的神牌時,小妹變得放鬆起來。

  持爵,奠酒,做完一係列動作之後,小妹退後幾步,跪下祝禱起來。

  “父親,母親,哥哥已經去東藩了,未來都不太可能返回福州……”

  “父親君侯放心,哥哥已經很成熟穩重,並且能耐很大,如果不怕父親君侯生氣的話,其實他的能耐已經超過了您……”

  小妹抬頭看神主,似乎感覺到神牌之後是徐應賓微笑的臉龐。

  如果徐子先聽到了,怕是也會感慨至深。

  曾經在父親,小妹的眼中,徐子先就是恨天恨地,眼高手低,渾身戾氣,覺得全天下都欠自己,鬱鬱不得誌,渾身是刺……

  想到阿兄過去的樣子,再想想現在,小妹抿著嘴微笑起來。

  她有些猶豫,想告知父母自己的事,但想一想還是作罷了,畢竟現在隻是大家心知肚明,沒有捅破窗戶紙,這件事,還是等阿兄作主,和魏家說開了下定了之後,再稟報父母吧。

  “我和秀娘都要去東藩了,日後不能常來拜祭父母……”小妹將此行的重要目的告知父母,心裏也是鬆了口氣。

  此前在別院住,一年最少也得回福州十餘次,多半是來祭祀父母的靈位。

  在城外的墳寢也是常去除草祭拜,這一下也是沒空了。

  雖然有牙將,仆役們在,這些事俱是會有人去做,但小妹心裏不可避免的有些迷茫和愧疚。

  但她亦是知道,去東藩是必須之事。

  不提對小妹和秀娘留在南安的擔心,光是南安侯府一脈各色人等人心的振奮,促使更多的人將家小接到東藩,使東藩人心更加穩固這一條,小妹心裏也是明白,她們必須得搬去東藩,這事涉東藩的大局,對南安侯府,對大兄徐子先,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用抱歉的眼光看了一眼神主牌位,小妹終於匆匆退了出去。

  接下來就是去南安,福一號已經停泊在南安碼頭,小妹會在南安和秀娘一起坐船離開,踏上去東藩的旅程。

  對此,小妹也是充滿期待,對東藩她並沒有什麽畏懼和害怕的情緒,盡管在福州的很多人提起來時都是渾身的不自在,感覺那裏是一片蠻荒之地,並且布滿蚊蟲瘴疫等害人的玩意,小妹在府城中走訪了一些親族朋友,他們對徐子先現在的強勢地位都沒有疑問,隻是對南安侯府經營東藩,卻是沒有一個人認為能成功。

  一個牙將走過來,稟報道:“二小姐,昌文侯府的陳三小姐來訪。”

  “文珺姐?”小妹詫異道:“她怎上門來了?”

  按理來說,訂了婚未過門的關係,陳文珺是不能到南安侯府這邊來,不過,小妹轉念一想,哥哥不在家,隻要昌文侯不說什麽,還有誰夠資格說三道四?

  當下急著往正門前迎接,陳文珺卻是已經和陳正誌一並走了進來。

  “小妹。”陳文珺穿著白色長裙,飄然出塵,似若神仙中人一般,看到小妹過來,她便是迎上去,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執手互相觀看,彼此臉上都是真誠的笑容。

  陳正誌就是一臉輕鬆自在的呆在一旁,他已經有妻妾,當然不可能和南安侯府聯姻,況且貴族家的婚姻是利器,要多向發展,不可能在一個家族身上聯姻兩次。

  所以他隻是用欣賞的眼光看著眼前兩個年輕的妙齡女子,可能是在兄長眼中,自家的妹子都有些醜,所以陳正誌看的更多的是小妹,黑女垂髫,明眸皓齒,身量比陳文珺略矮,應該是年歲還不足的原故,總體的長相來說,不在陳文珺之下,甚至談笑間的穩重,成熟,大氣端莊,更勝於陳文珺的清冷。

  “魏燕客還真有福氣……”陳正誌胡思亂想著。

  “小妹,”陳文珺道:“何時往東藩去?”

  “過數日便離開府城了。”小妹笑道:“到了別院那裏,最多一兩天就上船啟帆,前往東藩。”

  “這裏還有一些醫士。”陳文珺道:“東藩那邊有信過來,說是還需要大量的醫生。醫生不比尋常百姓,家境都過的去,我昌文侯府用了不少辦法,也隻能請這些醫生去半年或是最多一年,簽了契書的已經有四十多位,加上學徒之類,大約有不到百人,到時候與小妹一船同去如何?”

  “這太好了。”小妹滿是欣喜的道:“大兄前一陣也是有信來,現在藥材什麽的也不缺,防蚊防疫也一直在做,但就是考慮醫生不足,不僅是內科,還缺骨科,傷科醫生,小兒科,婦科的也缺。”

  中醫其實也是早就有分科,除了祝由科不提之外,外傷科,骨科和小兒科是早就有了,然後也是有專門的婦科醫生,大魏好象多了內科醫生,也相差不多。

  中醫的理論在後世看來是荒誕不經,最少是沒有辦法用科學水段來證實。

  就算是中醫院,除非是給重症病人做臨終關懷,不然的話檢查也是用現代醫療儀器,開藥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直接上中藥,最多是含西藥成份的中成藥。

  中藥太苦,不易下口,見效也慢,說實在的已經不太適合幾百年後的時代了。

  但中醫千年以上的經驗也不是完全無用,從各種草藥裏一試再試,證明對某種疾病有效,這也並不算巫術。

  好的醫生,能去除一些沒用的騙人的噱頭,比如什麽莫名其妙的藥引,隻憑成方加上病人的實際情形,能做出大致準確的判斷,使用草藥加上病人自愈的能力和意誌力,大體上能救活不該死的人……這差不多就夠了。

  昌文侯府請到的醫生,肯定是沒有水貨,也算是對徐子先和東藩事業最大的支持了。

  “家兄一定很高興。”小妹頗為高興,也有幾分俏皮的道:“九月時文珺姐就要到東藩,到時候我們再見了。”

  陳文珺麵色微紅,從此前的挑選工匠,到現在的挑選醫士,其實她在其中真的出了不少的力。而且由於她的原故,陳篤敬在東藩也是額外多花了好幾十萬貫,這筆錢是抵了她的嫁妝,徐子先月前寫信到昌文侯府,決定有一萬畝棉田的收益歸陳文珺,將來做她的脂粉錢,也就是零花錢。

  對這個表示,陳篤敬表示很滿意,再加上有昌文侯府在東藩商行陳篤敬的三成分紅,差不多一年幾千貫是有的,還有一萬畝棉田的收益,一年最少三萬貫,這麽一算,陳文珺將來不會窘迫,儼然就是個小富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陳正誌適時出來打了個哈哈,消解了妹妹的窘迫和害羞。

  “前幾天有十餘個任家子弟往澎湖了……”陳正誌接著道:“看來明達對澎湖和南洋水師是真的掌控下來,此前我們都有些擔心,不知道水師之事會不會有些反彈,後來趙王那裏安插了不少水師將領,我們才知道他還沒有反應過來。現在看來,大局定了。”

  大局是差不多定了,陳正誌也是頗感輕鬆,才會在兩個女孩子麵前說這些話。

  此前水師的掌握和澎湖是不是順利拿下來關係相當重大……如果出現兵變嘩變,或是民變,那樣趙王或是林鬥耀都有理由介入……朝廷要的是穩定,但如果不花什麽精力和金錢就能打壓徐子先一下,相信兩府不會反對,天子更是樂見其成,趙王更是會鼓盆而歌……好在最壞的局麵並沒有發生,也可能是徐子先的掌控力真的很強,陳篤敬,陳正誌父子還有昌文侯府的人都不太懂得兵家之事,所以他們擔憂也是在情理之中。

  後來南洋水師的武官陸續離開澎湖,官兵更是走的七七八八,在福州的人們才知道南安侯又是順利將南洋水師拿下來了。

  對高層來說這是預定的事,南洋水師那點船和人手福建這裏根本看不上眼,而交到徐子先手裏,不光是勢力範圍的劃分,也是福建路高層的共識……別人去是搞不好了,給南安侯搞好了,也算是給福建外海加一層保險。

  總不至於徐子先這樣的宗室國侯,會和海盜同流合汙?

  趙王這裏,對被徐子先攆回來的武官,包括岐州的廂軍武官,一律接收和安插到好位置上。其實明眼人看的出來,這些武官是完全無用的廢物,但對趙王來說,能將人手接收下來,並且展現出胸襟度量,顯露其與徐子先的不同之處,邀買人心,這才是要緊的事情,就算是顆毒藥,趙王也是仰脖子咽了。

  “小妹你要從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