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結局
作者:吳千落      更新:2020-09-12 07:18      字數:2990
  單婧妍當天問皇帝的時候,其實還有幾分不忍的,她想他拒絕的話,那麽她肯定不會走到最後一步。畢竟多年夫妻,剛開始她確實也曾年少慕艾過。

  但是當那個“好”字從皇帝的嘴裏吐出來的時候,單婧妍的心裏也說不清楚,她到底是失望還是解脫。

  常言道:至親至疏夫妻,古人誠不欺我!帝王家果然沒有什麽情意可言,甚至還比不過暮雲對她得情意。想當初他也算得上是個雄才大略的君子。誰曾想他做了帝王之後竟會如此多疑,心胸狹隘。也許自古帝王多猜忌,心胸寬闊的地位自古以來就沒幾位。

  不過,就因為他這個“好”,單婧妍總算在心底給自己找到了動手的絕佳理由,如今她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了,因為身後已是萬丈懸崖,隻能披荊斬棘向前。往後退她就隻能是粉身碎骨,為了那些支持她的人,為了父兄她隻能往前,絕不能退後。

  所有的一切都按計劃行事,她前腳才剛離宮祈福,後腳宮裏太後娘娘就身體不適,長子和次子還有幼子在自己的提點下正常上學生活,平日下學了就去慈安宮侍疾,宮務不出意外的話,太後會交由方德妃和邱惠妃共同主理。隻是兩位妃子也就是曾經的兩位縉王側妃娘娘,她們宿怨頗多,又怎肯齊心協力打理宮務,趁著她這個正宮皇後不在,恐怕是先收買人心安插眼線才最重要吧。

  至於皇後不在宮規瞬間變的鬆散混亂,這麽點小事又豈是她們會在意的事?橫豎這個後宮管不好還不是她這個正宮皇後的錯處嗎,這些人巴不得多給她添些亂才好呢。

  宮裏的老人們忙著爭權奪利,新人們則各個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成為皇帝的新寵。可是讓眾位新舊後妃心裏不忿的是,皇帝竟然在一次宮宴上相中了一個跳舞頗好的宮女,當晚就封了寶林沒多久又越級升至才人,各種封賞和恩賜更是多不勝數,簡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令闔宮側目。

  這位馬才人,據傳祖籍金陵府,金陵秦淮出美人,她身段妖嬈,舞姿妙曼,擅長水袖舞。可是後宮有哪個女人是簡單的呢?其他的妃嬪們也都不是吃素的,眼見一個宮女就要爬到自己頭上了,也顧不得什麽矜持不矜持了,今日這個送補湯、明日那個送點心。

  於是隻要皇帝一進後宮,不是偶遇這個妃子在花前起舞就是碰到那個美人在月下撫琴,再不然就是碰到某個昭儀在吟詩作畫,不過經她們各種勾引,各種偶遇果真有那麽兩三個妃子入了皇帝的眼,掙到了幾分寵幸。

  而馬才人最近被皇帝寵幸的有些不知所謂,現在見有幾個妃嬪分薄了自己的寵愛,心裏自然是十分不忿的,於是她便心生邪念,托了與自己同鄉的小太監從宮外買了一些她們金陵那邊一種獨特的助興香料放在自己的宮殿裏焚燒。

  原本這些香料對正常人而言並沒有什麽大礙,偏偏皇帝早些年曾身中劇毒,因為劇毒他子嗣困難,一直暗中調理著身體,近一兩年才慢慢的好了一些。

  很不巧馬才人點的那個助興香料中恰好有一味香料與皇帝現在所吃的藥物相克。因為是後妃的私下行事,自然不會有禦醫瞧見。

  那晚皇帝正好剛喝了補藥,原本是想著到馬才人這裏消遣一番的,結果剛坐上帝位沒幾年的仁宗皇帝,就這麽把自己的命給消遣沒了。

  與此同時,溫廷舟和徐家的人也把皇帝的幾個幕僚暗地裏斬殺,尤其是南風館的老板弄玉,南風館可是皇帝收集消息的來源。

  皇帝突然暴斃,單婧妍自然是連夜趕回宮裏,天亮了後宮裏就敲起了喪鍾。京城的來百姓們都十分驚訝,不光平民百姓就連那些高官權貴,宗室等人也都是十分訝異。

  皇帝得死說起來有點不光彩,當然,這是單婧妍回宮後“查”出來的事情經過,給了後妃與宗室的一個說法。

  不管他們信不信,總之也是對皇帝的死有個交代了。對外,仁宗帝作為一國之君,宗室總要給他留些體麵,不得已隻說皇帝是得了急症去了,當然單婧妍刻意壓製了消息,至於怎麽壓製就是她說了算了,那些消息靈通的勳貴和高官之家自然也“隱隱”聽到了風聲。

  皇帝這個死法讓他們都不由地想到前陣子他行事確實比較荒唐,現在人都死了,他們難道還要去和皇後做對不成?因此京城高官勳貴人家也都默認了此事。便是偶爾有幾個稍有質疑的聲音,但也很快被鎮壓了下去。

  為了這事,單婧妍謀劃了至少有十年的時間,自然不會給那些懷疑的人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她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即使不慎失手也不會牽連到她的身上。就連單家,都沒人知道她一早做了如此的打算。這件事隻有天知地知她知,就連為她辦事的春曉都不明白她要做什麽呢。

  單婧妍現在十分慶幸蒼天有眼,讓她所有的計劃都完成的這樣順利。

  仁宗皇帝死後,自然就是新帝繼位了。畢竟是嫡長皇子繼位,一切都是名正言順。沒人會阻礙,阻礙了也沒用,三個皇子俱都是皇後所出,後宮也就隻有一位庶出的公主而已,其他妃嬪都沒有生養子女。

  而如今升為太後的單婧妍終於鬆了一口氣,仁宗帝下葬的那天,她似乎在夢中見到了已經麵容模糊卻依舊氣宇軒昂的父親,也許,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數。是你的終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使費盡心機也長久不了。

  這一生,她能夠走到這個權力的頂點,對她而言已經是再無遺憾,即使她死後要入十八層地獄,但是她絲毫不曾後悔,因為該報的仇她已經報了,該守護的人也已經守護好了,她這輩子總算是沒有白活一回。

  當暮雲站在仁宗皇帝的葬禮中時她還恍恍惚惚的,直到現在她也沒能搞清楚皇帝怎麽就突然就殯天了,她得到的消息說皇帝走的還十分難堪,而且她也不清楚原本該在京郊護國寺祈福的皇後是何時回宮穩住局麵的。

  但是看著人群最前麵身著太後規製喪服的單婧妍,暮雲心裏清楚,她不需要深究皇帝如何殯天。她隻要知道這一局沒有硝煙的戰爭是皇後贏了,亦是他們站在皇後身後的人贏了就夠了。

  仁宗皇帝逝世第十天,嫡長皇子元靖順應民意繼承皇位,年號賢宗,尊母後單婧妍為皇太後,原太後娘娘為太皇太後。單家作為如今太後的娘家,再也不需要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就連如今的成國公單淵和被貶到東北去的單峻俱都被召了回來。

  一切變故都在暮雲恍恍惚惚,不經意間就已經塵埃落定,雖然她不知道所有的情況,但是不管過程如何,現在的結局對她和她的家人來說都是最好的。

  她明白既然享受了這其中的便利與榮華,她便不會矯情的去批判什麽。前世不是有句話說,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這一日暮雲進宮看望如今的太後娘娘,明王妃和元初梔也在。周清在新帝繼位後,自然投誠,單婧妍和新帝並不是仁宗那樣心胸狹隘的人,自然周清依舊還是刑部尚書。畢竟周清這個人,才華是有的,人品也不錯,並沒有對單婧妍和新帝母子做過什麽不好的事。

  隻是他和元初梔倒是越走越遠了……

  如今看著身邊的人們,暮雲心裏也是安定了,告別太後出宮後,暮雲站在康定門下,看著從門外不遠處走來的纖瘦卻高大有安全感的身影,暮雲笑得甜蜜,她知道這人堵上身家性命給她和孩子們掙來了這麽一世的富貴安逸,她隻管好好的珍惜,平安喜樂的過完這一生!

  逆著光溫廷舟來到暮雲麵前笑著牽起她的手,把她送到馬車上,然後騎著馬和暮雲一起回家……

  ------題外話------

  本書到這裏就完結了,不會有番外!謝謝開書以來大家的陪伴和支持。我知道我的文筆不是特別好。但是這本書我也是花了心思的,雖然總體來說不算特別出彩,人物設計得不夠豐滿,描寫和一些詞句都不是特別優美動聽,邏輯也有些亂。但是我還是花了222天把這本書寫完了。

  感恩這222天有你們的陪伴。鞠躬!!!

  新書會在這個月內開,希望大家還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