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作者:吳千落      更新:2020-05-18 13:51      字數:5474
  太後娘娘雖然是最重嫡庶的,但也希望皇室庶出的子女們也能有些出息和本事的。

  但見了諸王府的庶子女後都不由得暗自搖頭歎息,幾位王爺中除了趙王和縉王還算尊重嫡妻之外,越王和明王簡直是讓太後不知該說什麽才好呢。

  倒是趙王府,嫡子雖然身子羸弱,才智也一般,但勝在為人溫和謙虛有禮,趙王妃對庶子,庶女們也不差,因此京中不少人家看趙王府上的庶子女們比看越王府和明王府的那些庶子女們順眼多了。

  太後想到這些,暗自歎息,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於是便對著趙王妃說:“哀家看你將後宅那些孩子都教養的很好,可見你素日是費了一番心力的。老大還算是個拎得清的,趙王府有你把持著也是極好的。倒是老二和老四那兩個擰不清的,讓他們媳婦吃了不少苦頭……”太後說到越王和明王就一臉的歎息。

  想到這裏太後又和越王妃和明王妃說了一句:“你們兩個也別太軟弱了,你們兩個可都是皇室明媒正娶的王妃,王府裏的事你們直接做主就是了,要是有誰擰不清,不懂事,直接讓他們來找哀家。”說完看了一眼梅妃。

  明王府的這個表妹側妃就是梅妃的娘家侄女。在太後看來不過是個品行不端的庶女罷了,若不是梅妃在皇上麵前求情,那個侄女最多也就是個姬妾罷了,那能做得了皇子側妃?侄女肖姑,太後覺得著這姑侄兩個都不是什麽好的,慣會狐媚子惑人!

  梅妃看到太後的目光心裏一緊,她也是有苦說不出的好不好。她也沒想到自己娘家侄女會和自己的兒子勾搭上啊!當初哥哥來求她,不能讓侄女做妾,自己實在是拗不過,隻得應了,沒想到倒是得罪了明王妃和太後,如今自己在宮中越發不受太後待見了。梅妃不由心裏苦笑一番。

  可自己兒子是個混不吝的,她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如今兒子一門心思都在梅側妃身上從而忽略了正妃,這名聲在京中也不算多好。明王妃娘家又整日裏在朝堂上駁明王麵子,這倒讓明王和明王妃關係更加差了。

  便是如今,京裏不少豪門女眷和宮裏好些妃子明裏暗裏的拿這件事來笑話她呢,笑她教子無方……想到這些梅妃也愁啊!

  說完明王,那麽久不能少了越王,這兩人名聲在京中各家女眷中都不咋地。明王偏寵表妹梅側妃,越王就是純粹的好色了。

  不過越王當初為了一個夫人害得越王妃早產導致嫡子出生後沒幾日就過世了,這件事在京中也鬧得沸沸揚揚,那夫人的下場,是被太後直接杖斃。

  但是越王不在乎啊,這個沒了還有下一個呢……

  說起越王和明王,不光是太後,連皇帝都煩惱不已。

  梅妃想起當初自己為了兒子的心思向皇上求情時,皇後勸皇上的那句話:“不管是庶妃還是側妃,橫豎都是妾室罷了,便是品行有缺,將來自有正妃管束。梅姑娘好歹也是梅妃娘娘的娘家侄女,皇上便是為了給梅妃和四皇子幾分體麵,也該抬舉一下梅姑娘。”

  這話聽著是幫她求情,但是卻成功挑起了皇上對他們母子的不滿。皇上斥責了她一通不說,原先說好了要提的位份也不了了之。想到這裏,魏妃不由的暗咬銀牙:等那一日我的兒子登上了大寶,頭一個要收拾的就是皇後你。

  且不說梅妃心裏如何暗惱,麵上還要一如既往地笑容滿麵,與旁人周旋。

  說說笑笑之間很快便到了晌午十分,宮人擺好了宴席。眾人紛紛按座次入席,菜品還沒有上齊,就看見一個內侍跑進來說道:“回稟太後娘娘,大事不好了,城防兵有人叛亂,朝著宮裏殺過來了,現在已經攻入了午門,被宮裏的侍衛攔在了七孔橋附近。”

  一聽這話剛剛還歡聲笑語的大殿裏立馬慌亂了起來,眾人紛紛失聲驚歎。

  太後心裏也著實意外,但是想到皇帝曾經對她說的平江王一事,心裏便有了成算,很快便穩了下來:“叛軍大約多少人?宮裏如今有多少當值的侍衛?”

  這個內侍隻是個不入流的小太監,哪裏知道這些?半晌沒回答上來,太後歎了一口氣道:“既然人家都打上門來了,咱們都在這裏也是幹著急,說不得就被人包了餃子了。皇後,你速速帶著她們躲到慈寧宮去,慈寧宮宮門厚重一些,若是萬一叛軍攻進來了,也還能多抵擋一會子。哀家倒要出去看看,是誰這樣大的膽子,膽敢圍攻皇室?”

  眾嬪妃紛紛苦勸不已,但是太後鐵了心要去:“叛軍既然攻進來了,怕是那些侍衛們一時間也沒了主心骨,皇室成年男丁都去了皇陵。哀家作為一國太後此時若不出麵主持大局,難不成在這裏等他們攻進來?”

  聞言,皇後娘娘將頭上的鳳冠一摘:“母後說的有道理,兒臣作為皇後,此時也不能退縮,我與母後同去。”然後看向趙王妃說:“你素來是個穩重的,本宮如今就將這闔宮女眷交與你看護,若是能順利擊退叛軍便罷了,若是不能,你該清楚如何處置!”

  趙王妃躬身回道:“母後放心,我堂堂元氏皇族女眷,自然是寧死也不會像叛臣賊子屈服的。”眾人聽了心裏無不顫抖起來,這要是真被叛軍攻了進來,怕是她們的性命就要交代在這裏了。

  趙王妃此時也顧不得什麽位份尊卑了,喝令宮人們將在場的女眷都往慈寧宮正殿請去。女眷們受了驚嚇,心裏都沒了主意,隻能都跟著宮人的腳步前行。唯有單婧妍上前一步將抱著兩個孩子的乳母推到趙王妃跟前:“太後娘娘和母後身邊不能沒人侍奉,我雖不濟好歹在家也練過一些騎射功夫,自當隨侍在側。這兩小兒,就交給趙王妃了。”

  趙王妃眼眶一紅,鄭重道:“弟妹放心,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必定會保他們周全。”

  單婧妍點了點頭,不忍再看孩子一眼,將頭上沉重的鳳釵摘下來擲到地上,順手在地上抄起一物揣到袖筒裏,快走幾步跟到了皇後身側。太後兩人見了她,微一點頭,並沒有多說。

  元初梔看到單婧妍的作為之後,也轉過身去要跟隨單婧妍的腳步,被恪親王妃一下子拉住了:“你這是要去送死嗎?”元初梔看著母親嚇白了的容顏堅定道:“母妃,富貴險中求,與其在這裏坐以待斃,倒不如出去博一下,說不得女兒還能掙下一份子功勞,總比在這裏等死強啊。”說完,堅定的掙脫了恪親王妃的雙手,飛奔出著去了。

  太後一行人剛走到乾清門處,就見禦林軍帶刀護衛從三品將軍馬東帶著一隊人馬趕了過來。馬東見了太後連忙跪下道:“卑職聽聞宮中有變,特率人馬前來保護太後與諸位娘娘。”

  馬東是靖安伯府的長子,太後還是很信任他的。連忙擺手讓他起來,這時候單婧妍突然開口道:“我記得你是禦林軍的將領吧,怎麽帶著巡防兵來了?”這話一出,眾人看向馬東身後的兵士,穿的果然是禦林軍的衣裳。太後等人一驚,跟來的幾個侍衛連忙擋在她們身前。

  馬東沒想到竟然在這裏出了破綻,見被識破了,當下也不再偽裝,冷笑著站起來說道:“縉王妃不愧是將門之後,竟然一眼識破了,隻是現在發覺也太晚了些。”說完就讓手下的士兵上前抓人。

  護著太後等人的侍衛雖然隻有十幾個人手,但是他們的功夫很是了得,對上馬東這邊的百餘人竟然絲毫不落下風,轉眼間就滅掉了對方二十幾人。

  馬東見狀,抽出腰間跨的寶刀加入戰局,沒想到馬東平日裏一副吊兒郎當的紈絝模樣,其身手竟也十分厲害,轉眼間就滅掉了太後這邊的兩名護衛。

  單婧妍見狀,悄悄的將袖筒裏的東西拿了出來,站在她身邊的元初梔看見她拿出來的東西,輕勾了一下唇角,很是機靈的往單婧妍身邊挪了一下,擋住了她的動作。

  馬東正要揮刀砍向一個侍衛,突然額頭上一痛,不知道從哪飛來一顆石子正打在他的右眼上方,雖然沒有傷到眼睛,但是流出來的血水還是阻擋了他的視線。他這一愣神的功夫,與他對打的一個侍衛見狀立馬揮刀砍斷了他的頸脈。

  馬東沒有想到自己的榮華富貴美夢還沒有開始,就這樣被結束了性命,他瞪大了雙眼倒在地上,滿臉都寫著不甘心。

  對方士兵失了頭領,頓時方寸大亂,紛紛有了退意,太後見狀,當下說道:“哀家知道你們定是受了奸人蒙蔽才生了反意,隻要你們立即投降,哀家保你們不死,並且今日之事絕不禍及你們家人。”聽了這話,好些人猶豫起來。

  此時,卻聽到叛軍裏一個身著隊長服飾的黑臉大漢說道:“兄弟們不要聽這個老妖婆胡謅,太後和皇後都在這裏,活捉了她們任何一個,平江王賞黃金千兩,有了銀子什麽樣的美嬌娘沒有?何必顧念家裏那些黃臉婆!”說完帶頭廝殺起來。

  這廝真是個禍害,單婧妍拿出手裏的彈弓,對著黑臉大漢射去。混亂之中,剛才那一下並沒有被別人發現,因此對方也沒人防備她們這些女流之輩。黑臉大漢武藝還在馬東之上,石子朝他射來時他就聽到了風聲,微一側身,原先朝著他太陽穴射來的石子隻打中了他的後腦勺。他摸了一把後腦勺的血,一下子就盯住了動手的單婧妍,口裏罵道:“你這個臭婊子,看老子怎麽收拾你!”說著便揮舞著手裏的大刀砍來。

  他在怒火充斥之下頓時勇猛無比,接連砍倒了圍在身邊的兩個侍衛。單婧妍見大漢朝她襲來,當下將手裏的彈弓一扔,推開擋在身前的侍衛,拿起地上的一柄長刀就向大漢砍去。單婧妍的動作很是麻利,頃刻間已經到了大漢身前,大漢雖然聽到動靜,但是恰好被一個侍衛纏住了手腳,一不留神又被單婧妍砍中了右臂。大漢這次是真的惱怒了,拚著又挨了一刀也硬是砍死了纏著他的侍衛。揮刀就向著單婧妍砍來,單婧妍雖然拚力擋了一刀,但是她剛剛生產完,再加上武藝也不是特別好,力氣並不大,很明顯不是大漢的對手,眼看著單婧妍就要喪命在對方刀下。

  卻突然有一陣勁風襲來,須臾之間一條鞭子抽在了大漢剛才受傷的右臂之上。饒是大漢皮糙肉厚心誌堅定,也忍不住痛呼出聲,手裏的砍刀也跟著帶到了地上。

  正在這時,單婧妍抓住機會,揚起手裏的長刀一下子砍向大漢的後背,長刀穿透了對方的身體。大漢一下子跪倒在地上,被一個侍衛砍斷了脖子。

  餘下的叛軍這下是真的沒了主心骨,被太後身邊的侍衛頃刻間滅了個精光。單婧妍眼中閃過異彩,太後娘娘身邊的這些個侍衛看來都不是善茬呢!

  這時候太後兩人來到她的跟前,關切的問:“老六媳婦,你還好吧?”單婧妍搖搖頭:“沒事,還好。”然後轉向元初梔道:“初梔,剛才多虧你出手,不然我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了。”

  元初梔頷首:“應當的,咱倆還用得著客氣嗎?。好歹我還得稱你一聲皇嬸呢!不過你剛才的機智英勇到讓我佩服至極。”

  太後笑道:“好了,你們兩個不必互相謙讓了,你們都是有勇有謀的好孩子。”

  這個時候大內總管路公公跑過來了,看到太後和皇後都平安無事,頓時鬆了一口氣:“謝天謝地,娘娘們都平安無事。”

  太後點點頭,問道:“外頭的叛軍消滅的怎麽樣了?”

  路公公回道:“暫時被衛兵攔在了太和門外,隻是叛軍將午門給關起來了。外頭護衛軍沒有得到消息,怕是來了也不知道要增援哪裏。宮裏當值的侍衛也就千百來人,現如今已經折損了近小半,叛軍要是攻破了午門,怕是他們支撐不了多久了。不如讓士兵殺出一條血路來,護送著太後娘娘和其餘主子們暫且避出宮去如何?”

  太後搖搖頭:“如今宮裏都不安全了,還能避到哪去?太和門的城門是高祖親自督造的,沒那麽容易被攻破,當務之急是盡快給宮外的護城軍報信。”

  皇後也蹙著眉頭道:“如今午門被占,無法點燃烽火台的烽火,該怎麽才能將信件送出去呢?”

  眾人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麽好辦法,隻能是麵麵相覷。

  突然,後宮裏飄起來許多盞孔明燈。這時節正是西北風肆虐的時候,孔明燈升到空中後很快便被風吹散到宮外。

  太後讚道:“不知是誰這樣機敏,想出這樣的好法子。既然這樣,幹脆就再熱鬧一些,讓宮人們將預備除夕夜燃放的煙火爆竹都抬出來點燃了。”路公公聽了趕緊著手去辦了。

  叛軍這邊的人自然也看到了天上的孔明燈,手下射下一盞來遞給頭領馬伯爺看,隻見孔明燈罩上用筆寫著叛軍攻入皇宮,速來救駕的字樣,下麵還蓋著太後的私章。

  馬伯爺冷哼一聲,他這時還不知道自己長子的死訊,一邊下令抓緊抬來火炮等物,預備攻破太和門。另一邊又派人將天空中的孔明燈射下來。

  叛軍的弓箭手紛紛搭弓,射下來不少的孔明燈,但還是有一部分飛到了紫禁城以外。

  這天,溫廷舟不是跟著去祭祀了嗎,暮雲閑著無事便和雲嬤嬤一起來成國公府看望徐氏,徐氏見了小猴子可開心了,見她們來了,立即把手裏的事兒放下專心逗弄著小猴子。

  三人一塊兒吃了午飯,暮雲剛哄了小猴子睡著,預備喝口茶和徐氏一塊歇歇,就聽下人來報,天上突然飄來了許多孔明燈,就一個還落在了前院的馬棚裏,差點將馬鵬點著。

  眾人一聽都皺起了眉頭,紛紛走到院子裏,隻見天上卻是飛著許多黑點。有些矮一點的能看出來孔明燈的樣子,緊接著西北方向又傳來一陣密集的鞭炮聲響,天空中還升起陣陣煙花。雖然白日裏放煙花沒有黑夜那麽絢麗,但也是極為顯眼的。

  徐氏皺了皺眉頭:“鞭炮聲是從皇宮那傳來的,莫不是宮裏出了什麽亂子?”

  眾人聽了都往天上看去,再大條的人此時也察覺到了空氣中彌漫的肅殺之氣。院子裏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一會後雲嬤嬤突然指著空中道:“夫人,你們看,那不是是千裏江山的煙花嗎?這個煙花曆來隻有在除夕夜或新君登基的時候才會燃放的,宮裏頭定然是有了變故,這是在向我們示警呢。”

  徐氏點點頭,迅速讓人喚來府裏的侍衛長吩咐道:“你親自帶上咱們府裏的十個精兵去皇宮那邊查探一下情況。”侍衛長答應著下去了。

  徐氏又命人將府裏所有的門都關起來,讓所有的侍衛和家丁拿上器械守好府門。

  成國公府原是開國公府之一,位置離紫禁城還是很近的。府裏的侍衛長去了約有一炷香的功夫便回來回稟道:“卑職到了紫禁城大康門外,發現那裏一片狼藉、血流成河,顯然是經曆過一場戰亂的。便是守著城門的守衛也不是往常的禁軍,而是一些穿著盛雜的兵士,其中還有一些異族人,看著像是羅駁國人。卑職見事情不對,便沒有貿然行事,讓手下的弟兄去神武門那邊查看情況,卑職就先來稟告夫人。”

  一聽這話,徐氏和暮雲幾人頓時吃了一驚:看來宮裏是當真出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