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疆以北,劍州再北
作者:玄千天      更新:2020-09-19 01:42      字數:2144
  軒轅大磐笑了笑,輕搓了搓手輕聲道:“想到了龍宮那幾個人,其實更是好奇,龍宮和南海那些個煉氣士有沒有聯係。說實在的,對於那些個壽元動不動幾百年的煉氣士,我是眼熱的緊呐。什麽事有大長生來的舒服?”

  煉氣士南北二宗,如今也算得上南北對立。南宗觀音宗久居海外。罕見有人出山。與中原聯係並不緊密。

  但與南疆道之間,煉氣士們聯係卻是緊密得多。

  功德積累,最重要的還是香火信徒。北宗身居太安城,與離陽的功德束縛,同進同退於一身。有著離陽廣大地域做後盾,自然是不在乎別的。

  南宗除了按時進中原降妖除魔積累功德,剩下的就是南疆道內這十萬大山。這無數信仰神道的山民,圖騰神眾多,可哪來這麽些神道接受功德信仰?基本都還是入了觀音宗的口袋。

  真認真算起來,觀音宗內那群煉氣士百歲以上的老怪物,比之北宗太安城內的,還要多得多。

  而南疆道難出二品以上的高手,說的隻是群山之內的山民,如舒羞那等南疆道土生土長的存在。作為號稱東南第一宗的南疆龍宮自然不在此列之內。

  龍宮一品以上,還是有好幾個人值得軒轅大磐重視的。最起碼扒著手指知道的一品高手,應當是有三位。

  龍宮宮主嵇六安約莫是有指玄或是小天象的境界,頭號客卿程白霜號稱南疆道頭號高手應當也是接近,林紅猿一直有林小宮主的美譽怕是一身得是金剛境界。再仔細一點,軒轅大磐所知曉,是一點不多。

  裴南葦鄙夷一眼,冷笑一聲,絲毫不留情麵的道:“壞事做多了,怕是折壽都快好多了,還想著長壽?”

  軒轅大磐再喝一杯水,沒好氣道:“壞人活千年。好人不長命。怎麽的,裴姑娘是吃醋了?滿肚子酸溜溜的味道。”

  沒等裴南葦說話,曹天煜那邊已經談完,對著軒轅大磐做了個走的手勢。

  軒轅大磐起身與門外老板夫人擦身而過,香味撲鼻,妙不可言。裴南葦走在最後,倒是沒再好身手揩油。

  想想牯牛大崗之上那些個道姑,怕是等軒轅大磐這趟再回去看見,好些個都人老珠黃了。

  希望那龍虎山有些個道法能駐顏有術。風韻猶存也是能風流的。軒轅大磐心中默默一念,自然不敢讓身邊裴南葦聽到他的想法。

  三人出門,鼎爐倒是不用自己抗走,這麽一大單子生意,老板能安排著人給他送去客棧。

  回頭望了一眼正在數錢的曹天煜,軒轅大磐道:“曹先生可知道神廟會?”

  曹天煜微微一愣,笑問道:“軒轅先生對神廟會感興趣?”

  軒轅大磐眯眼道:“想去看看,能遇到龍宮或者南海觀音宗的人更妙了。還沒接觸過那些個人兒。聽聞林紅猿這位龍宮小宮主長相是一絕,說不準能撈到什麽觀音宗長生法子呢?”

  曹天煜訝然開口道:“江湖傳言的觀音宗是真的?曹某還一直當觀音宗是江湖傳言。難不成真有那些活了幾百年的老神仙在海外?”

  軒轅大磐聳了聳肩道:“活了幾百年的應該是有的,不過不會多。但老神仙可說不準。那些人壞起來,眾生如螻蟻。你想不通的。”

  曹天煜點頭,若非在這無法記錄,倒是想日後出海記錄下去那傳聞中南海觀音宗的路段。將手中零散銀錢收入袖口,曹天煜繼續道:“神廟會為南疆一年一度的大會。每年都是龍宮主持。背後自然是燕敕王府。往年裏,離陽朝廷的諸的恩賞,也皆是由燕敕王散發給諸多山主,防止南疆道發生動蕩。”

  軒轅大磐麵露奇異道:“動蕩?我聽聞燕敕王為南疆道十萬大山公認的宗主,可以號令群山民,怎麽還會有動蕩?”

  曹天煜輕搖頭道:“南疆道自古以來便是不服王法管束。昔日南燕南唐地界基本被燕敕王一手打下來的,還算安寧。但再向南龍宮所在的霸州周邊,盡數是山主掌權。燕敕王名義上號令的動的,也隻不過是舊南唐境內。南燕境內大城燕敕王能號令,但山民並不聽從。”

  軒轅大磐疑惑道:“南疆道可是在燕敕王手下,二十年不曾出大亂子了。穩固的比西楚舊地還安穩。上百萬山民,若是隻名義上號令,不該如此。”

  深深感歎一聲,曹天煜輕聲道:“本來曹某也好奇這一點,但後來進山才知道,燕敕王府掌管著南疆道與外界的交通要道,山民不喜從事生產務農,燕敕王府又以宗主令強令山民不許大規模內戰,並給每個山頭規劃造冊,不許山民隨意越界,但凡越界,便是重兵圍剿。導致人口逐漸變多。”

  “人一多,山內走獸也不夠捕獵的,而山中食物物資匱乏,全部依賴山內些許草藥拿來與燕敕王換糧食與食鹽生存。隻要得罪了燕敕王府,南疆道群山,無論哪個山頭,沒了食鹽與食物,都隻有死路一條。”

  “而每年神廟會就是燕敕王交易糧食與食鹽的時候,礙於路途難行,神廟會燕敕王府隻能給每家山頭提供半年的食物。因此燕敕王府什麽都不用幹,隻要斷了糧食半年,造反的山頭隻能不攻自潰了。”

  軒轅大磐冷笑一聲道:“倒是好法子。這一手毒計,徐驍沒法用給北莽,燕敕王給南疆道倒是用了個十足。”

  曹天煜扭頭,疑惑看著嘴角森然的軒轅大磐。

  軒轅大磐背負雙手,低頭輕聲道:“南唐,南詔,甚至是南燕能立國豈會不種糧食?這一手定然是有人故意用法子降低了南疆兩道的糧食的價格,讓人起不來重糧食的心思從而日漸荒廢。另外,哪年燕敕王府不再給糧食,來點風聲,可就是百萬山民北上搶糧呐。”

  曹天煜聞言色變,垂著腦袋一言不發。

  南疆道北上,是劍州。劍州不是什麽魚米之鄉,也就徽山龍虎兩個大戶。搶光了也不夠百萬饑餓山民吃的,而劍州一路北上,過了廣陵江就是太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