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與北涼聊南下(下)
作者:玄千天      更新:2020-05-18 11:41      字數:3970
  荀平不再掙紮,兩眼盯著地上軒轅大磐所畫的那粗糙無比的泥圖。便是小兒塗鴉都比這好看上一些。隻是在他的眼中這片泥地已是變成了一片離陽山河地誌圖。

  徐驍帶著十萬鐵騎空腹抵達太安城下。全部殺馬備戰,北涼皆是一騎三馬,十萬殺了馬的騎兵包圍太安城,三日內做出攻城器械。五日後二十餘萬步卒自兩遼而南下。北涼全空。兩遼全空。吃了最後一頓馬肉後全軍開始破城。

  中途分出兩萬人四處劫掠太安城附近的糧草便好。三十萬斷糧的精銳哀兵,用不著十日,太安城黨爭不斷,各個禁軍早就成了春秋勳貴們子孫混功績的地頭。毫無半點戰鬥力可言。隻怕北涼軍爬上城頭後一日便能徹底踏破太安城內城。

  忍不住轉頭,看著李義山那似是沉思的臉,荀平嗓音嘶啞的冷笑了一聲道:‘三成。不小了。隻是不妨走青州襄樊繞一繞。打不下不打緊,隻要圍著,那位奪嫡失敗的靖安王十成可能要考慮很久才會去偷襲北涼大本營。等到太安城破,徐驍手握北涼兩遼。南下再平天下。這一盤棋,便活了。’

  李義山置若罔聞。他是看到了徐驍拿了太安城後天下又是大亂,江南西楚盡反,幾大藩王各自立起旗幟。這便是比春秋還要再亂的亂世。

  盯著這個忽然開口隻有半截身子的老乞丐,軒轅大磐眼中大有深意。笑了笑他繼續道:“當然。隻是徐驍不姓趙。要是趙姓藩王,再聯合上幾人。這個概率能再加三成。而且不會天下大亂。最後大可將都城遷都兩遼。來個天子守國門。守住了南下的北莽,西楚成不了大事。”

  終還是搖了搖頭,李義山望著軒轅大磐眼中莫名有些寒意,輕聲道:“換個吧。這個太冒險。你這天下大亂的一計。春秋這麽多謀士也就黃龍士做得出。太過傷天和了。”

  軒轅大磐也不介意。隻當是儒生都太過於心軟。死多少人也就史書的數字罷了。想要北涼定鼎中原,若是造成三分天下四分天下混戰幾百年,這才是最大的不妙。

  手掌攤在地上輕輕一抹,擦去剛剛所畫的所有圖案,他繼續道:“剛剛那一策,迅速一統天下之後,說不定還有機會帶兵攻殺北莽。我以為是上策。既然你又想讓徐驍拿天下,又想徐家有個退路不至於失敗滿門抄斬,我還有一計。”

  “帶著徐家北涼三州投了北莽。北莽進攻兩遼,北涼南下西蜀。再走西蜀水路一路打到南詔。沒了北涼牽製,北莽定會死磕下太安城。太安城抽調走兩遼與江南精銳兵馬,北涼再來一次南下,奪了江南,北以北涼為界限,南以江南與北莽劃江而治。等太安城被屠,再打起恢複衣冠的大義,最後與北莽以廣陵江決戰。定鼎這天下大勢的輸贏。”

  又是一樁禍亂天下的大計。李義山雙目微微顫抖。北莽南下,以那群草原蠻子的作風,兩遼,太安城,除了北涼,江北所有地界必然被血屠焚燒一空。所有衣冠財務盡數劫掠入北莽。就如百餘年前那大奉天朝,根基都被草原異族打斷。

  中原衣冠下長大何以拿出如此禍亂天下的計策?真當到了那時候,草原蠻子入主中原徽山就能有好日子過?

  “還不滿意?”

  軒轅大磐很是無奈又翻了個白眼。這號稱國士無雙,離陽朝野還有毒士稱呼的李義山怎麽有些個油鹽不進呢。這第二策最佳之所在便是擊敗北莽之後不光能入主離陽中原,還能順帶著入主北莽那遼闊不比離陽小多少的草原!這真是太難讓人滿意了。

  婆娑著下巴,思考片刻,軒轅大磐繼續道:“那我繼續說。告訴你個堂堂正正的法子。我上次聽人家說書的說,張巨鹿全盤使用了那個誰春秋法甲的奏疏。以嚴法治國。你別和他唱反調。你就裁軍,天天上書說北莽即將南下,打不過。最好是去北莽挑事,吃幾個大敗仗。讓天下恐慌。你想徐瘸子都打不過,誰還打得過?給裁軍省出來的軍費錢撒出去,說服離陽抽人力,物力,從兩遼到北涼修一道高牆。”

  荀平細細聽著,突兀被人提到了自己,當然是好奇。隻是不知道這又是什麽莫名其妙的法子。

  “你想啊,國內到處六國殘餘,外患再沒北涼幫忙看著得自己來。還要征調天下民夫。還有嚴苛律法晚了到得殺頭。天下必然怨聲載道。然後你可以到處投一些魚啊什麽的。魚肚子裏頭塞一些絲紙,上麵就寫大興涼,徐驍王。或者是打造幾個石人埋地裏頭等著修牆的民夫挖出來,說一些莫道石人一隻眼,唯有北涼可稱王的話。在下多派些人傳傳,天下苦於苛政已久的人與上麵這群被削藩的藩王還不跟著一起反了?”

  聽著有如天馬行空,但荀平細細分析起來,卻似是大有可行。不走士大夫造反,不是儒生複國,也不是各將軍藩王反,反倒是有著官逼民反的意味。這一群難民又真有著這般大的氣力?

  李義山再是聽不下去,起身走了。說好的四策,還有一策沒說完。這位北涼號稱國士無雙的先生走的頭也不回。也不知道是受不了軒轅大磐這種禍亂天下的言論,還是受不了自己被一個江湖武夫比較下去的不快。當然看軒轅大磐這等笑眯眯的樣子,旬平估計他自然是傾向後者。

  軒轅大磐望著離去的李義山大聲喊道:‘喂,李老頭兒,說好的幫忙找人幫我謀劃的呢!’

  李義山語氣淡漠,遠遠由著兩位北涼密碟扶進了馬車輕聲道:“”沒有。你想找人就找你旁邊那個乞丐吧。或者聽了你這麽多驚世駭俗之言,你給這乞丐殺了免得落到趙勾手裏,你十個腦袋都不夠傳首天下。”

  軒轅大磐哈哈大笑,注視著馬車遠去大聲道:“你別氣,我給你胸口塞得那些個丹藥記得吃。多活點日子才是好!徽山珍藏都給你了,換你個糕點,不虧!”

  然後,便是知章城中所有人都驚掉眼睛的一幕。紫袍的江湖漢子肩上扛著那位一直在知章城中乞討全身肮髒的老乞丐沿路而跑。

  老乞丐哭笑不得,用手拍著紫袍江湖人的後背,連聲道:“你放下我,老頭子不過路過。你們所談的事,我定不會說不去的。”

  以紫袍人的腳力一會兒工夫便走出了知章城,笑嗬嗬扛著那老乞丐,輕聲道:“那不成。李義山走了,不拐走一個我虧得大了。安心啦,像我我這麽怕死的人,找你辦事害不了你。”

  ————————————————————

  黃龍士聽著荀平那低聲喃喃有如自言自語的話,眼中迷茫閃過,突然輕聲道:“不錯的設想。哈哈哈實施好了,老夫看能有七成。我倒是希望,他能活的過這一次。”

  荀平猛然抬頭,盯著黃龍士那平淡如水的臉龐,他嗅到了一絲危險。緩緩道:“你什麽意思。”

  黃龍士伸手指了指山路至上幾步已是接近山頂的那位當世最為頂尖的武夫,一笑而道:“其實,王仙芝是我引過來的。他與離陽先帝有個約定。是靖安王趙衡的師傅。首先是趙衡的死,我告訴他,和軒轅大磐有關係。其二,這徽山聚集了當世這麽多高手。還都有不退的理由。王老匹夫豈不來攪擾個盡興?”

  荀平盯著這兩鬢斑白的老人如墜冰窟。他與軒轅大磐謀劃出那位東海之畔的武夫是離陽最後的後手,軒轅大磐沒有想著撤離,反而是定心在徽山行險,鐵了心與他那位後輩配合。隻是如果這位東海的武夫不是離陽的最大後手。離陽廟堂之上那幾人,絕不會在韓生宣吃了一次大虧之後再不準備充分!

  黃龍士看著這位半截身子的老人,注視著他眼底自己都難以掩蓋的驚恐。心中暗自一笑。有些暢快。春秋年間,他是最喜歡見這些頂尖謀士在他的謀算之下驚慌失措。如今他已是不想再收這位奠定了離陽立國之本的春秋法甲為自己的手下。

  伸手想拍一拍坐於輪椅之上老者的肩膀,卻被輪椅身後莊稼漢子伸手攔下。黃龍士也不再用力,收回那如枯樹般的手掌,嗬嗬一笑道:“現在告訴他也來不及跑了。我也很想知道離陽布置的後手是什麽。我引來了王仙芝,給你們造就的最大一手暗子,便是讓你們以為離陽圍攻徽山一是因為想殺那北涼世子徐鳳年,二便是徽山買通劍州大小官員,已是超過了離陽朝廷的底線。”

  “當朝那位碧眼兒如今掌權,張黨講究改革,要求以法治國。確實會視你們這等挑釁依法治國的江湖門閥為大逆不道。但如今離陽那位當朝的皇帝最喜是挑起黨爭,由他自己來漁翁得利。他還巴不得劍州出一個勢力與龍虎山互相製衡免得一家獨大。”

  向前,輕輕湊到荀平耳邊,莊稼漢子沒有再阻攔。貼著荀平耳朵黃龍士輕聲細語道:“可是,怪就怪徽山和北涼牽扯太深了。京城那人為了對付北涼下了多少工夫?他會容的北涼王妃成了陸地神仙再回北涼,容的江南要害之地有一尊勢力與北涼南北呼應?徽山,早就被他注意到了。他布局下手,一旦陷進去了便是老夫都不敢說能有全身而退的道理。你知道他是誰的。你鬥不過他。”

  荀平聞言有些痛苦閉上雙眼。舊時回憶曆曆在目湧上眼前。當年太安城中那人被他引為知己與終生大敵。最後以他被烹殺,假死留著半個身子苟延殘喘而告終。幾十年過去後半生的陰影再次籠罩於他的上空。

  這位坐於輪椅之上隻有半截身子的老人全身微微顫抖,兩手青筋冒氣,死死抓著輪椅扶手,很是無力的一字一句道出三個字。

  “元、本、溪”

  黃龍士緩緩起身,麵帶譏諷望著太安城方向。那裏暗室之中,一個自斷半截舌的老黃門正低頭看著奏章。偶然抬頭才微微一笑。在他的麵前,一條側門直道直通當今離陽皇帝陛下的住處。

  這位自斷半截舌的老者笑著放在奏章輕輕向南望了望。嘴中喃喃一句道:“又是一樁閑手小戲開場。”

  暗室之中再是一片寂靜。

  黃龍士輕聲一笑再道:“烹殺你荀平,八龍奪嫡扶持當今離陽皇帝上位,京城白衣案主謀,親手提拔了那位碧眼兒張巨鹿,將徐驍壓死在北涼永為離陽門戶,將顧劍棠禁錮在兩遼與離陽整整十八年。這樣的人做出的謀劃。外加老夫招來的王仙芝!”

  “這次軒轅大磐若是能活著出去,我黃龍士便與他親謀一謀這江山又如何?可惜了。三招妙計,與老夫所謀竟是不謀而合!有趣哉!不愧是與老夫一樣的後來翻書人!天地間才知道有個同道,老夫倒是有些後悔了。”

  黃龍士一句話說完,莊稼漢子已是動彈不得。半步天象的氣機此時有如泥入大海。王明寅雙手扶著輪椅,一動不動。他明白,此時他但凡有一點異動,去給山頭通風報信,便會立刻身隕於這徽山山巔!頭一次,這位挑動了春秋大亂的老者,在外人麵前露出了他儒家陸地神仙的水準。

  沒那能死裏逃生的運到,翻書人還不如他手中一枚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