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龍虎龍翻身,徽山敬城問
作者:玄千天      更新:2020-05-18 11:41      字數:2172
  那藏在蘆葦蕩下的女子,一擊中,絲毫未管被她一掌穿透心口的趙黃巢。甚至是不曾回頭半下,腳踏蘆葦飛速離去。身後韓生宣無盡紅絲鋪天蓋地而至。

  蘆葦蕩早就被衝擊波掃蕩的幹幹淨淨,成了一片爛泥灘塗,沒有一點掩體,可以供這女子躲藏。這女子也未向軒轅大磐等人所在逃跑,反而是向另一道方向遠掠。

  未到一品,內力終究是不夠,女子遠遁一裏左右踏步速度逐漸變慢,口中喘著粗氣,雙腿變得沉重。

  “咳咳。。。。。”黃色道袍之下,趙黃巢重咳,口中鮮血帶著內髒碎塊吐出。老真人哪怕身為陸地神仙,這傷勢也難以承受。整個左胸口被貫穿,音樂察覺到危險時,他整個身體都已經無法再做出規避的動作。恢複一點的內力在體內用盡,勉強拖動著重傷的軀體,將整個心髒右移,免於被捏碎的風險。

  可那一掌帶來的力道,還是貫穿全身,左半身肋骨斷裂近半,除了心髒其他內髒盡數有了不可逆的傷勢,這等傷勢也好在是陸地神仙,可以勉強吊著一口命。換成別的一品高手,哪怕是天象這等傷勢也是直接殞命。而若是心髒被直接捏碎,別說是陸地神仙,便是陸地神仙再上一步也隻能拋棄這一身皮囊,魂飛天外。

  一掌凝聚內力,吸收外界有些稀薄的天地元氣,趙黃巢竭力穩定自身傷勢。這蘆葦蕩天地元氣太稀薄了,李淳罡,吳六鼎,曹長卿,太多能身化天地的一品高手在此地戰鬥,吸收了太多的天地元氣,而最後趙黃巢召喚的黃龍與軒轅大磐的對撞,消耗空了最後一點。而四周飄逸來的天地元氣,有軒轅大磐在全力吸收,剛剛韓生宣這位一品高手下殺手時,習慣性的抽空了他周圍的一點。

  能給老真人趙黃巢吸收恢複傷勢的天地元氣太少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全力吸收,心髒回位,也隻能看著自己的傷勢不斷惡化。這一點應該也是這位下殺手的女子算計好的。正好韓生宣在附近分神時出手。

  目光漸漸渙散,趙黃巢已無多餘內力再壓製自己的傷勢。生機,從他的體內流逝。再重重咳血,幾塊不知何處的破碎內髒吐出,趙黃巢默默號了一聲真武大帝,艱難轉頭遙望龍虎山方向。

  劍州龍虎山上,有稚童模樣的道童盤坐,四周金色蓮花圍繞池水,奕奕泛著金光。最邊角一株,隻剩蓮花下節,上半身不再。

  “趙黃巢,當年的約定,我們誰先飛升誰輸,你倒是好,當年齊玄禎入陸地神仙斬妖除魔天下無敵都不曾對這老鄰居徽山動手,你先對軒轅大磐出手,如今倒好,落得這般,在望的長生都快沒了。還連累貧道先丟了一株氣運金蓮,他奶奶的,有能耐你趙黃巢讓趙家花氣數救你啊,扒拉著我龍虎山幹什麽。”

  道童盤膝坐著,嘴中不斷嘀咕,眉中糾結,凝成川狀。尋思片刻,這道童雙手錘著身下的蓮花台坐,整個身子直接趴在了蓮花之上,兩隻小拳頭不住的錘著蓮花座,拳頭沒用力,蓮花也是極為柔軟,誒呦半點聲音傳出。

  “不幫不幫,你這老東西,那邊軒轅大磐開了天門,哪怕就一個縫,你丟了這一個皮囊元神去天上重鑄,享受大長生難道不好?祖師爺肯定在路那邊等著接引,趙黃巢,你個老不死的,老喪門星,老缺德貨,你就是賴上我龍虎山的氣運金蓮了。貧道不救,不救,不救,不救。。。。。”

  龍虎山不遠的一處荒廢山峰,周遭人煙稀少,村莊沒有,便是上山的獵戶樵夫·都不常見。算是龍虎山天師府的地界,可天師府從未讓天師在這山頭結廬而居。代代相傳,這山中,有邪氣。大凶,隻能慢慢化解。

  上代龍虎山天師齊玄禎曾經待帶劍入這山峰之中,行走兩日後天師府中人兒呢都感受到有邪氣蓬勃,近處有道士聽聞有龍嘯。半日後齊玄禎冷笑而歸。留下一句膽小者藏內,便不再管這山峰。

  在天師府內蓮花台上小道童模樣的趙宣素決定不幫趙黃巢而盤膝坐下後,這荒廢山峰中有無盡黑色邪氣蓬勃而出,大地震顫,整座山峰,連帶著龍虎山天師府所在的主峰,天師大殿都在抖動,房梁不停震顫。許久不動的灰塵接連散落。

  江水翻滾,波濤不休,龍虎山周側,不知多少小船被卷入江底。哀嚎不斷聲甚至是傳到了龍虎山一江之隔的徽山之上。

  徽山頂上坐於徽山主峰山頂,一天白日所有時辰都有日光沐浴的日光岩之上的軒轅敬城輕輕合起手中的書本,望向那滾滾黑雲抬起的山峰,微微皺眉輕道:“龍虎山,趙黃巢。”

  二十餘年前,便是在那座山峰之下,軒轅敬城遇到了位隱居龍虎山的道人。道人身穿龍虎山道袍,麵容平平,道袍有縫補,隻算是簡樸素潔,並非最能彰顯天師府身份的紆黃拖紫。

  軒轅敬城緩緩走近,真人正在釣魚,沒有絲毫管過來的他,手中提著一根青竹魚竿,竹竿長線沉潭,也不知魚餌下了多少,道人身側擺了個竹編小籠,放了幾顆香氣撲鼻的朱紅野果。

  軒轅敬城輕咳一聲,微笑走近道:“是不是打擾了仙長垂釣?”

  中年樣貌的道人目不轉睛,嘴角泛起笑容,搖頭道:“不打緊,驚擾不到貧道想要釣起的魚兒。貧道想調大魚,偶有小魚上鉤,勝負後手也是極妙。”

  軒轅敬城錯愕,作為徽山最不成器,又不被軒轅大磐所喜的長房,他熟讀詩書卻不知這道士所言何意。

  見軒轅敬城不知曉,道人不喜不氣,出聲再問道:“徽山來的,軒轅敬城?前年徐驍馬踏龍虎,貧道偶見過你。記住了你的名字,貧道釣魚,也釣人。願者上鉤。”

  軒轅敬城兩袖合起,做了儒家一禮,溫言再問道:“敢問道長今日所釣何物?魚,還是敬城?”

  道士也絲毫不藏著掖著,以淡然語氣說了個石破天驚的真相:“下方是一尾大龍,它曾吞了件器物,貧道想討要回來。不過你也是釣上鉤,都有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