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舉世伐唐之初見
作者:乾卦九四      更新:2020-11-14 08:00      字數:1964
  …………

  天穹白雲流轉,人間煙火不斷,在這極不平常的深秋,大河卻依舊是那個大河,平靜,獨立,且悠然。

  舉世皆伐唐,可人間諸國中,地處天南的大河國是唯一一個沒有響應西陵伐唐詔令的國家,所以此時的大河很安寧,也很平靜,尤其是在那條大河的破風斬浪聲已然消缺之後。

  一抹紅色人影靜浮在滔滔河麵,不沉且浮,不動如山;河畔有一名女子,圓臉,黑發,白裙,藍帶,她正把一麵空鏡放入錦盒,置於綢袋,準備負於身背好;另側有一青衫男子,他正用一塊如血紅布用心擦拭著一柄斷劍,那劍斷口齊整,劍上滿是細小劍痕。

  她們都在準備,準備著出發,準備著踏入煙火紅塵,向某方某處去。

  “青峽,長安,懸空般若山,人間萬古夜…也該徹底落幕,走向未來了!”

  河邊不遠處的青樹下,一身黑衣的薑明持一顆黑子望白雲藍天,吐語輕喃:“已經夠久了,你說呢?夫子!”

  話音落處,河畔青光白影作長虹,奔向高空流雲處,而原本河麵靜浮的紅影,也有了異動。

  河水在南流,那紅裙卻在逆流,宛若一條紅色遊魚,破水向北遊動。

  天空一時的平靜,是為迎接下一刻的風雨,而此時大河畔的平靜歸寧,亦是在為迎接下一刻到達這裏的某人,隻是這迎接一人就足以。

  青樹下的薑明抬頭看著對麵,露出一個微笑,道:“說來你們都是神,我還真是好奇,你們誰能更盛一籌。”

  “若論對此界規則的了然,我不如她。”凱莎一身白裙,神色平淡的仰頭望天,“但隻可惜,她不再純粹,也不再是它,而且我也並不需要徹底消滅她。”

  凱莎的聲音很平淡,平淡到好似說的是一件家常理短的閑事,但薑明清楚亦相信凱莎能做到。因為她是凱莎,而凱莎究竟有多強,沒人知道,更別提如今的凱莎,就仿佛那眼前之山,看起來似乎近在眼前,觸手可及,可隻有當你向前邁出腳步,一步步前進時才會發現,那山其實離你很遠,很遠,遠到看似近在眼前,可其實卻遠在天邊,甚至可能比那天邊都還要遙遠。

  因為相信凱莎,所以薑明沒有在此多言,他把目光轉向方桌上的棋盤,棋盤上有七本天書,“日”字卷為首,“落”字卷在後,“沙”,“明”,“天”,“倒”四卷居中,“開”字卷為末,看著它們,薑明突然說道:“我很早就在想,這世界開天後,遨遊星海,能否有望到達彼岸!”

  宇宙無邊確有邊,能被人類認知的叫已知宇宙,無法被認知的叫未知宇宙,已知的彼岸便是未知,而薑明話語裏的彼岸卻是特指超神宇宙,所以這話裏的意思很明顯。

  “挺有意思的想法!”

  凱莎陷入了思索,片刻後,她凝望藍天,驟然說道:“不過我卻很好奇,亦很感興趣。”

  聽到這話,薑明當即抬頭看向凱莎,道:“既然心生好奇,那便該去嚐試,隻是此界諸事確得盡快了結了。”

  對麵的凱莎沒有回答,但她把目光從天穹高處轉向極西,那便已然做了回答。

  看著麵色淡然的凱莎,薑明笑了笑,接著他仰頭望天,輕然說道:“我記得夫子為探天之高,曾飛天三十載,如今你我時間還早,倒也可以試著探索探索宇宙,看看能否到達心中的彼岸。”

  “彼岸!”

  帶著一語輕喃凱莎緩緩起身,移步踏至河邊,冽風自遠方來,那如血披風被吹的獵獵作響,她站的很正,好似一杆不倒軍旗,儼然出征在即。

  遠風拂動青葉,卷動天書七冊,青葉嘩嘩,書頁嘩嘩,青樹下的薑明看著河畔的空無,吐語道:“光明既已臨塵,那正義便不遠了,隻是你準備好了嗎?昊天!”

  “但我準備好了!”

  這是自語,之後,樹下的薑明揮袖收起棋盤,天書,擺上小爐,茶壺等一應器具,點燃木柴,在秋風中,煙氣嫋嫋,靜待遠方佳客至。

  天穹高處的昊日漸漸西移,漸漸達到一天最高處,耀眼的天光投射而下,灑向人間,落至河裏,也打在人衣,那一襲青衣。

  如陽光自然落凡塵,青衣道人的出現一點也不突兀,他站在滾滾大河上,麵無異色極淡然的看著遠處青樹下的那人。

  薑明也在看著他,平常的青衣,平常的木劍,但那人卻極不平常,他明明就站在那,可卻好似離你極遠,有若一個世界之遠,他一身青衣,卻有若一株青蓮,潔世而獨立,這種感覺很是奇妙,或者說稀罕。

  薑明知道這就是清靜境,道門傳說中最深不可測的境界,亦是夫子也曾經被世人認為極有可能居於此境,由此可見清靜境的高妙。

  這是薑明與觀主的第一次見麵,而觀主陳某亦值得薑明真正以禮對待。

  煙氣徐徐,薑明拿起茶壺,十分認真的沏了一杯茶,而後,微笑著說道:“子曰:有客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請!”

  這個請字薑明說的很認真。

  水波上的觀主聞言,麵色微變,但很快便恢複淡然,他踏波而行,至岸,一瞬來到樹下,淡然的坐在石凳,抬臂端起茶杯,啟唇,飲茶。

  “茶很好!”觀主持杯道。

  薑明問:“那人呢?”

  “亦很好!”觀主再飲一口茶,說道。

  薑明端起茶杯,飲口淡茶後說:“既然很好,那如此便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