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塞北的草原
作者:碳烤土豆      更新:2020-05-18 02:11      字數:2290
  在塞北的草原上,阿保機啃著羊腿,焦黃的羊肉,細細的鹽粒,味道是那樣鮮美。

  一個勁裝女子,滿臉帶笑,寵溺的看著阿保機,說:“這是從淮南帶來的調料,味道好嗎?”

  阿保機點點頭,說:“這淮南的鹽粒味道好極了。”

  勁裝女子是魚飛燕,他和湯章威帶著五萬大軍渡海而來,和契丹聯手進攻渤海國的。

  渤海國自立國以來,雖然是大唐境內的一個割據政權,卻一直暗通扶桑。

  契丹大汗巴刺,經常劫掠渤海國。渤海人和契丹人是世仇,所以當湯章威發出和契丹人合兵的消息時,巴刺迫不及待的答應了。

  這次,湯章威率領五萬精兵北上,湯章威所轄地區的船隻出海貿易,主要從鎮海出航,沿途浩浩蕩蕩。

  湯章威所轄江南諸鎮的商船,一路去契丹大草原上,和遼東的白山黑水之間,購買戰馬,一路由鎮海出發到扶桑,以及新羅等地貿易。

  這次,湯章威率領海船千艘,遠赴渤海。一是因為渤海國的名馬眾多,二是因為渤海國有地方五千裏。

  如果能占領渤海國,那麽湯章威就可以擺脫自己江南少名馬的束縛,同時,渤海人驍勇善戰,這些士兵可以成為湯章威將來平定大唐中原地區的得力助手。

  渤海國國王大玄錫和寵妃在上京龍泉府吃著豬肉燉粉條,他捏了一把寵妃的大臉盤子,說:“你這扶桑娘們,就是有味道。”

  渤海人家家戶戶養豬,也有著馬、牛等大牲畜。

  渤海人和女真同宗,但是他們自詡為文明人,稱呼女真人為女真野人。

  這豬肉味道鮮美,渤海國國王大玄錫越吃越帶勁,說:“豬肉還是鄚頡的味道好呀!”鄚頡此地是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帶,此地豬肉以瘦肉多而聞名。

  渤海國王妃藤原美子說:“你們的率賓馬為什麽不賣給我們扶桑了?”渤海戰馬以今綏芬河流域的最為名貴,此地的馬就叫做率賓馬。

  渤海國國王大玄錫說:“這馬是與中原地區貿易的重要商品,我們在齊魯之地,一匹馬可以換到不少絹布,你們扶桑的東西質量太次了。我要為國事計,不能賣這名馬給你們扶桑。”

  在齊魯大山上,即今天的山東半島,大唐與渤海國商人貨市渤海名馬,歲歲不絕。

  湯章威的五萬大軍剛剛出現在渤海國的土地上時,渤海軍民還以為他們隻是貿易,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湯章威經常借道此地和契丹大汗做交易。

  渤海國的戰馬和牛羊,有時不夠大唐江南藩鎮的需求,因此他們經常派遣大軍經過渤海,遠赴草原。不過,這次不同,以前他們過州府而不入,但是這次明顯不同。

  湯章威的兵馬從南海府而入,占領了鴨綠府,又繼續出兵占領長嶺府與扶餘府,湯章威的大軍和契丹大汗巴刺的軍隊會師。

  剛剛被招降的孫儒,率領七千白袍將,在渤海國的土地上飛馳,他們迅速南下北上,占領了許多渤海國的州縣。

  契丹大軍在巴刺可汗的親自率領下,也攻破了渤海國的防線,大肆燒殺搶掠。

  扶桑國使者探子,以及渤海國王妃紛紛向扶桑告急,希望扶桑國主能出兵,幫助渤海國抵禦強敵。

  這時,扶桑國是陽成國主當政,陽成國主的權力都在大臣藤原基經手中。

  藤原基經,向大唐派出過遣唐使,後來見黃巢之亂起,遂關閉國門狂妄自大起來。

  這時,扶桑國正處於平安時代,扶桑國定都平安京,即今天的扶桑的京都城。

  陽成國主在王宮裏養馬,號“北邊院”;繼而喜好捕蛙捉蛇、鬥犬鬥猿;乃至於殺人取樂。

  因為權力都被藤原基經架空了,陽成國主十分不滿,他有兩大愛好,一是寫情詩,二是蓄養武士。

  時年五十八歲的藤原基經,得知,自大唐鎮海有船隻千艘,直奔渤海國而去,他吃飯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雖然沒有遣唐使,可是藤原基經仍然派人打探著大唐的局勢。至於渤海國,扶桑王室和權臣經常與渤海國主通婚。

  盡管扶桑王室嫁給渤海國的都是那些降為臣籍的成員,但是扶桑權臣藤原基經可把自己的女兒都嫁給渤海國主了。

  當年,在白江口吃了大敗仗,扶桑國的君主和權臣們並不認輸,他們仍舊有一個爭霸亞洲大陸的夢想。

  所以,渤海國從公元727年始,一共向日本遣使34次。

  在趕赴扶桑的道路上,曾經有三批渤海使者遭遇海難喂了鯊魚。

  扶桑則則向渤海遣使13次,渤海曾開辟了穿梭於扶桑海的定期航線,作為渤海與扶桑兩國的往來通道。

  這次,消息就是扶桑商人從渤海龍原府出發,到鹽州港,此地即今俄羅斯克拉斯基諾。然後,橫渡扶桑海,抵達扶桑門戶太宰府,即今九州福岡或其他沿岸港口。

  藤原基經召見了名為商人,實際上是扶桑探子的藤原申二。

  藤原申二是藤原基經的義子,他詳細向藤原基經匯報了情況,他說:“依照我的愚見,我們可以出兵渤海國南海府的吐號浦。我扶桑武士,定能戰勝契丹與大唐士兵。”

  藤原基經問藤原申二:“這次,你帶去的彩帛、綾、綿、羅、絲貨物賣得怎麽樣?”

  藤原申二說:“這些絲織品賣得不錯,我還帶回了不少虎皮、熊皮、豹皮、人參、蜜等土特產。”

  藤原基經問:“那些滯留在渤海國的遣唐使們,日子過得怎麽樣?”

  藤原申二說:“這些人和渤海大臣們酬唱詩歌,我們扶桑音樂舞蹈在他們那裏很流行。”

  藤原基經帶點了點頭,說:“渤海的音樂舞蹈也輸入到了我們扶桑!”

  渤海與扶桑往來,是由於與大唐及周邊部族關係緊張,因此想與扶桑結援,打開孤立的局麵。

  公元758年以後,渤海與扶桑聯合夾擊新羅。但隨著渤海立場變化,這種軍事結盟關係結束了。

  從762年開始,渤海不再派武臣出使日本,而改派文臣。

  藤原基經閉著眼睛說:“我們扶桑有國民七百萬,渤海有民五百萬,雙方勢均力敵,要想取渤海,必須先拿下新羅,這新羅比渤海容易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