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冤家路窄
作者:策老師      更新:2020-06-25 02:56      字數:2925
  第一次一大家子在迪拜聚餐,陳媽媽帶著我們來到迪拜mall附近的一家高檔酒店。

  “陳總好!”經理明顯跟嶽母很熟。

  “預約的位置已經安排好了嗎?”

  “請跟我來。”

  我媽明顯被這個酒店豪華的裝飾所震撼到,大堂的吊燈足足又三四米長,巨大的壁畫是關於耶穌和耶路撒冷的故事。

  “平凡,這個地方吃頓飯應該要花不少錢吧?”我媽問。

  “李媽媽,放心吧,這家酒店是我們入股的酒店。”嶽母說。

  “這怎麽好意思。”我媽說。

  “應該是我不好意思,平凡和安琪在一起後,我就來迪拜看了看他們,都沒去國內拜訪過你們,難得有這個機會可以一家人一起吃個飯,就別客氣了。”

  “一家人!說得好。”

  “是的,一家人就別客氣。”

  遠走非洲淘金後,一個人漂泊,後來有了安琪,如今爸媽來了,還有嶽母在,一家人這麽在迪拜團聚的感覺真是久違。

  想到馬上又能跟自己的兄弟華子一起去非洲,身邊多了這麽多知根知底的人,真是幸福。

  然後又讓我煩惱起來那些神秘的人,為什麽何平會認識默罕默德?雷會長他們和阿卜杜拉之間又有什麽故事?還有阿強跟雷會長,阿卜杜拉之間?

  我越想去弄明白,就越害怕弄明白,也許不去弄明白也好,現在不是很好,一個團隊一起開礦,起碼目前是齊心的,利益所向。

  長輩和安琪們在聊著家常,討論著迪信給我們的新房要如何布置。

  我一個人在沉思著。

  “平凡,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煩心?”陳媽媽問我。

  “我看你晚上吃飯就一直好想若有所思的。”

  我看了看媽媽,不知道應不應該告訴她。

  “你有什麽事就跟我說吧。”陳媽媽看著我。

  “媽,上次你介紹何平給我認識,他後來來了迪拜。”我說。

  “是嗎?他們國企出來一趟不容易。”

  “是的,而且還帶了一個大隊伍來。”

  “那是好事啊,說明他對你們的項目應該是很有興趣才會這個架勢。”

  “可是……”我皺了皺眉頭。

  “何平沒有跟我們談項目,特別是……”

  “特別是什麽?”陳媽媽問我。

  “特別是何平遇到我們團隊的一個股東時。”

  “你們團隊的一個股東?”

  “默罕默德的兒子阿卜杜拉……”

  “然後何平提醒你,一定要注意和默罕默德的合作對不對?”陳媽媽說。

  “是的,您怎麽知道?”

  “因為我和何平對於默罕默德再熟悉不過了。”

  飯桌上,陳媽媽跟我講起了默罕默德和他們之間的故事……

  大概在9幾年,那時候還很少有中國企業走出來到國外經商,何平作為國企的一個項目經理,帶著國家任務投資國外礦山來到香港,尋求在香港作為中轉地搜集礦山資料,尋找合作夥伴。

  在一個會議上,何平看中了一個南美洪都拉斯的項目,項目非常好,很適合當時還不叫華南集團,而是洪州礦業的礦山海外投資項目。

  何平和南美那邊談合作,希望由我們出錢出人投資,但是對方是南美人,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還不是很高,國際貿易和礦山投資更是很少有操作成功的,所以南美人不放心全權由中國企業投資,特別是國企。

  於是那個時候何平拉上了他的老朋友,也就是我的嶽母陳佳佳的萬裏集團,那個時候也不叫萬裏集團,而叫做萬裏投資公司。

  他和陳佳佳第二次來到香港跟南美人談礦山投資,覺得中國的國企加上民企一起投資,應該會更有合作可能,可是南美人還是拒絕了。

  南美那座礦山是一個銅礦,要知道中國是用銅的大國,銅消費下遊幾乎一半的市場在中國,可是銅的上遊卻都掌握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手裏,這幾乎成了發達國家在銅業上控製我們的一條繩索。

  看到中國銅業發展起來,他們就在上遊限產,拉高上遊價格,導致我們的生產成本上升。等到我們銅業工廠不景氣了,他們又拿著賺了我們的錢,來入股我們的企業,企圖同時控製上下遊。

  按何平那個時候的話說:“這就是一種經濟殖民。”

  何平和陳佳佳都想打破這層困局,而南美這個銅礦的潛力極大,關鍵是中國在國外投資並購銅礦礦山上還沒有成功過,這次如果成功,將會給中國企業極大的信心,也會給老外予以警示,告訴他們上遊,我們不是競爭不到的。

  可是眼看南美人不願意隻單方麵跟中國合作,投資要黃了的時候,一個朋友把迪信財團的默罕默德介紹給了他們。

  默罕默德像個教父般出現,他說他和南美人非常熟悉,如果由他介紹,中國國企和民企一起投資參股的形式,南美人一定會願意。

  默罕默德也確實說到做到了,因為他的加入,南美人有了迪拜這個中間人持股,同意了洪州礦業和萬裏投資加上迪信三方並購他們的南美礦山。

  這個事情也讓洪州礦業在當年就上市成為華南礦業集團,萬裏投資也上市成為萬裏財團。和默罕默德在前期的合作都十分的順利。

  不久華南礦業和萬裏投資都在香港和迪拜開立分公司,和迪信的合作也進入了最密切的蜜月期。

  但是好景不長的是,在一次何平和陳佳佳去南美礦山考察的過程中,突然得知當時跟他們談合作的那位南美礦山的老板已經去世,實際上他當時同意他們的投資,完成並購流程後,就跟他們說他要拿著錢去到處旅行,然後消失了,誰知道他已經去世。

  這個事情讓何平和陳佳佳都大為震驚,於是暗中派人調查這個事情。

  直到他們找到了那個老板的兒子,他躲在洪都拉斯的一個小鄉村被他們發現,根據他兒子說,他爸爸當時答應同意並購完全是因為默罕默德提出了一個他不能拒絕的理由……

  默罕默德綁架了他的兒子,說如果你不同意這單並購生意,就把你兒子撕票,而且不能告訴任何人。

  原來默罕默德真的如同教父般,不僅台麵上幹淨的商業生意,還用上了台麵下不幹淨的手段。而當後來並購成功後,其實礦山老板已經按自己的承諾帶著兒子遠走,但是默罕默德還是怕他會揭穿自己,把他殺害,當然這次殺害設計成了一個車禍,兩車相撞,礦山老板當場身亡,兒子不知所蹤。

  在得知這一切真相後,何平和陳佳佳都非常擔心默罕默德的做事風格,用人命換來的成功,這並非中國走出去想要完成的成功,更何況現在被害人的兒子在他們手裏,這就是人證,足以證明默罕默德的所作所為。

  因為投資一直在那裏,而且是成功的投資,商業上的合作沒法說停就停。但是交往上,何平和陳佳佳明顯在疏遠默罕默德,這讓非常敏感的默罕默德也察覺到他的秘密可能已經被人知道。

  由於當時中國企業對於國際貿易的很多規則並不熟悉,而國際貿易又多用英文來撰寫合同。默罕默德借一旦非常大單的銷售,在合同和中國開立的信用證上都設置了所謂的“軟條款”,就是國際貿易中的“霸王條款”。

  大致的意思就是礦山如果出現“不可抗性的因素和事件”。大股東華南和萬裏,需要向迪信賠償巨額的投資損失。

  然後默罕默德親手安排了一場在洪都拉斯的百姓暴動,他故意買通礦山的人去附近村裏鬧事,惹來民憤,最後百姓衝積礦山,觸發“不可抗性的因素和事件。”

  在一場官司後,為了賠償巨額的迪信投資款,華南和萬裏不得不將股權賣給一家美國公司並換取資金賠償給迪信。而且國家也因為這次投資失敗,撤回了華南公司的迪拜分公司。

  經過十幾年的重整,何平才把華南公司又拉了起來,如同陳佳佳把萬裏拉一來一般。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何平讓你一定要地方默罕默德的地方,他如同教父,為了權力和財富,不擇手段。”陳媽媽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