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似夢裏,淚暗滴(5)
作者:楚天笑      更新:2020-05-19 23:50      字數:2154
  趙光義問道:“哦,許的是哪家的姑娘呢?”

  李賢妃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是小雲。”

  趙光義頓時一愣:“什麽?小雲?你的貼身丫鬟?”

  李賢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是的,正是小雲。”

  趙光義指了指李賢妃說:“你呀,有私心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小雲那丫頭還算不錯,也配得上元侃了。”

  李賢妃聽到了趙光義這樣說,頓時鬆了一口氣,隻要趙光義沒有責怪她,那就什麽事都好商量了,她本來以為趙光義現在非常煩了會責怪她呢。

  李賢妃說:“是的,畢竟小雲已經跟了臣妾那麽多年了,臣妾見到小雲也算是比較乖巧的一個女孩子,至少對元侃也算是一個幫助吧,所以就沉思著要把小雲許了給元侃。”

  趙光義問:“那元侃沒有什麽意見吧?韓王妃呢?她也沒什麽意見吧?”

  李賢妃搖搖頭說:“沒有,他們都沒什麽意見。”

  李賢妃怎麽能把他們的意見說出來呢?隻要自己說沒有意見,那就是什麽意見都沒有了,無論怎麽說,趙光義也不可能親自去詢問他們吧?

  趙光義點點頭,然後歎了歎氣說:“朕今天叫你過來,也是因為元侃和韓王妃的事情呢。”

  李賢妃不解的看著趙光義:“哦?怎麽回事呢?皇上有什麽事,叫王繼恩過來跟臣妾說了不就是了嗎?怎麽還敢勞煩皇上親自又跟臣妾說一遍呢、”

  李賢妃當然知道,肯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否則趙光義不會這樣子的。

  趙光義看了看李賢妃說:“你應該也聽說了吧?最近邊疆的事情應該已經在私底下發酵了。”

  李賢妃心裏一驚,連忙驚惶的說道:“沒有,沒有呢,臣妾並沒有聽到任何的傳聞呢,更沒有聽到與邊疆的任何消息呢。”

  趙光義說:“你也不用騙朕了,朕和先皇一直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看到燕雲十六州能夠回到大宋,先皇在駕崩之前還跟朕說起這個了呢,所以朕自從登基以來,就一直在著手準備此時,想著能夠早點看到燕雲十六州回到大宋,可是現在偏偏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朕真是痛心萬分啊!你也知道,這已經不僅僅是朕的心願了,也是整個大宋的心願啊,這可是整個大宋心中的一根刺。”

  趙光義說完這番話的時候,眼睛紅紅的,顯得非常的感慨。

  李賢妃見到趙光義這樣子,心中也是痛苦萬分,她當然知道趙光義的心願,當然也知道燕雲十六州的作用,更是知道燕雲十六州的回歸會代表著什麽。

  可是李賢妃什麽都幫不上,甚至現在連話都不敢說,因為她深怕一旦說錯了什麽話,那樣子不但幫不上什麽,反而會適得其反的。

  趙光義輕輕的一抹眼睛,接著說:“這些年以來,朕一直在準備著,本來想著這次蠻子的皇帝已經崩了,他們正處於亂政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鼓作氣攻下去,甚至一統天下,所以朕這次派出了大宋最精銳的大軍,派出了最為威武的將軍,可是誰知道他們竟然置朕的重負不顧,竟然置朝廷的重視不理,竟然發生了這種事情,不但鬧出了笑話,還讓朕損失了一員虎將,這可是朕的左右手啊,這可是大宋的不定哪天就追隨先皇去了,這可怎麽辦呢?”

  李賢妃一聽,頓時大吃一驚,連忙跪了下去,大聲的說道:“皇上萬歲萬萬歲。”

  趙光義苦笑了一下說:“萬萬歲?這隻不過是大家在忽悠朕而已,想那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唐宗,那是多麽威武之人啊,還不是一樣的走了?這世上豈有什麽萬萬歲呢?如果真的有,也輪不到大宋的出現了,所以朕並不在乎這個,朕隻在乎的是能夠為大宋的千秋萬代著想,為大宋的江山百姓著想,隻要子孫後代在提到朕的時候能夠說一句這是一個好皇帝,朕就足夠了。”

  李賢妃聽到了趙光義如此說,一下子愣住了,她還真的想不到趙光義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趙光義又對李賢妃說:“你起來吧,不要跪在那裏了,現在這裏隻剩下我們兩個,我們現在談的是夫妻的事情,不是君臣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所談的事情都是家事。”

  李賢妃聽到了趙光義這樣說,心情頓時放鬆了下來,但同時也變得有點沉重了,也就是說,今天可能說的話會隨意一點,但是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日後的禍患。

  李賢妃又坐在了趙光義的旁邊。

  趙光義輕輕的握住了李賢妃手,輕輕的歎了歎氣,又說:“朕現在為難啊,也痛心啊,痛心的是朕損了一員虎將,朕對不起楊業,可是朕也為難啊,楊業不能白死了,潘美他們必須要受到懲罰,按理說,那些個擅自離開的,讓楊業身陷災難的都應該下獄,但是朕為難就為難在這裏,潘美也是兩朝元老了,對大宋的功勞也很大呢,其他諸如曹彬他們對大宋也是有非常大功勞的,如果朕把他們都下獄了,這是對大宋的不負責,也是對他們不公平,可是如果不處罰他們,又不能服眾,更對不起楊業。”

  說完,趙光義又是一陣歎氣。

  李賢妃聽到趙光義如此說,頓時明白了什麽意思,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原來趙光義煩惱的卻是這樣的事情,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是非常煩惱的一件事情,趙光義說得對。

  趙光義這時候看著李賢妃說:“賢妃,按照你說,朕應該怎麽辦呢?”

  李賢妃臉色一緊,連忙說:“皇上,這是朝廷之事,臣妾一介女流之輩,不敢妄加評論。”

  趙光義正色說:“賢妃,你這樣說,朕就不同意了,剛才朕已經說了,朕今天跟你說的是家事,我是這個家的父親,而你卻是母親,我們今天無論說什麽都是為了這個家好,現在家裏的孩子犯了錯,我們討論的就是怎麽樣去處罰我們的孩子,並不是朝廷之事,而且今天隻有我們兩個在,無論說什麽,走出了這個門檻,就沒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