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六集 物是人非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5-20 13:11      字數:3532
  詞曰:問東來何處,控吳越,壯江淮。愛十裏縈紆,水雲圖畫,鼓吹風雷。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酒旆高懸別浦,繡簾低拂長桅。疏狂常與世情乖。勝地卻須來。漫懷古長歌,後庭花落,斜日潮回。傷心舊時明月,照淒涼亡國恨無涯。為問水邊鷗鷺,人間幾夢庭槐。

  新任的金陵國子監祭酒張拱宸引著順王先拜謁了夫子像,這才讓到客舍內請李想坐了主位,又一一引見了眾多教喻,巡過一盞茶後說道:“順王此次駕臨我金陵國子監,莫非又是前來招賢乎?”

  李想哈哈笑起來:“張祭酒說笑了,若是招賢,來的就是李校長了。我可沒有這麽大臉上門要人。”

  不怪這位張祭酒這麽說話,李守中走的時候可是帶走了一半人手,雖說裏麵也都是被他們東林學子給逼走的。可這一下子空了一半,卻讓他接了手後,好一番布置才安穩下來。有些怨氣也是對的。

  “王爺,你我雖是初見,可下官有句話如鯁在喉,不得不說。還請恕罪在先。”

  李想心道:來的好快。

  彼時立學校之時,不是沒有東林學子去過,可能留下來的卻十不存一。究其原因,是沒有他們用武之地。

  寧夏大學文武並舉,百科興盛,就是一個報紙還單獨成立一個學科,名曰傳媒。這讓這群讀萬卷書的君子們怎能忍得。蓋因在他們眼中,這全是賤業,自己怎可與他們為伍。

  本想著論戰一番,罵倒這所學校。卻被左遺直、楊文孺等等朝中東林重臣所止,汪文言甚至喊出,汝等欲行敵酋所想之事乎?這才偃旗息鼓。

  今天難得李想自己送上了門,張祭酒仗著自己也是皇親國戚,率先發難。

  “但講無妨。我雖對敵狠,卻對自家人包容有加。就是叛匪若能洗心革麵重新做人,我也能收納的。”

  李想也不客氣回刺了一句。

  張祭酒臉上不太好看,可黨魁有所托付,還是要講出來:“寧夏大學也是教書育人,就連那些齊楚浙湘這些人都能去的,為何我東林之人就去不得呢?王爺是對我東林有怨言嗎?”

  “此事可是無中生有了,我們辦學麵向四海,東林學子多有去者,怎說去不得呢?”

  “可都被逐了回來,這事不假吧。”

  “哦,這確實如此。”李想喝口茶,嘿嘿一笑:“可是,祭酒真要知道這其中的原委嗎?”

  張拱宸就等著這一句呢:“請王爺賜教!”

  “無他。寧夏大學有山有水有書有學,偏偏少了一樣物事。而就是這樣物事,讓這些東林學子耐不得住,這才紛紛告辭而去。本王得知後,也是無可奈何。隻因這件事,非我所會,說來慚愧啊!”

  “那到底是何事?”

  “沒有紅袖添香,更無風月流連。每日見得是大河濤濤,山巒起伏,除了讓人升起為國豪氣外,竟無半點詩酒風流。這怎麽能留住東林眾賢呢?這不,本王此次來金陵,就是要學學十裏秦淮的風月,也好築起軟紅帳,單等東林才。”

  下麵眾人大嘩,這王爺把他們東林人當做了什麽?

  李想麵帶笑容說道:“不急不急,這些事非是一天就能辦好的。你們還要多參倒些官員,否則教坊司哪來那麽多鶯鶯燕燕陪侍諸位?”

  本來依著他們的性子,早就破口開罵了。可眼前這人,還真是不好罵。一個字,怕!

  真應了那句話,我要不是怕死,早就滅了你滿門。

  張祭酒咳嗽一聲,鎮住場子,冷冷說道:“順王說笑了。詩酒風流不過是小道爾,煌煌正途還是在我等腳下。”

  “嗯!我信了!”李想看了幾眼下麵的各色人等:“既是煌煌正途,就要走的坦坦蕩蕩。一些鬼蜮心思就不要拿出來讓人笑話啦,萬一有個把韃子奸細混在其中,行刺本王的話。你們這些做主子的,是跟著抄家,還是誅三族?難道家裏的女眷過多,想送到教坊司去,藉慰東林同窗的孤獨嗎?”

  話音一落,穀初九就押上來十來個人:“王爺,這些都是想混進來的賊人。該如何處置?”

  張祭酒麵色發白,這麽快就被發覺了?這要如何收場?

  李想揮揮手:“給東衛送去,就說意在刺殺本王。他們自會處理。”

  這句話一出,噗通通跪倒一片嚎哭起來,齊聲喊著饒命。

  “王爺饒命!下人隻是想給您家做廚子來的,絕無刺王殺駕的事情。”

  那些人紛紛喊著冤枉,堂上的這些教喻們也是紛紛求情。

  李想哈哈大笑:“穀百衛,告訴他們為何沒有冤枉的事。”

  穀初九賤兮兮的說道:“我家王爺出門,素來都是自己做飯。有時還和我們一同吃喝,絕無雇傭廚子、下人的時候。還有這些丫鬟,你們真是想瞎了心。王爺至今連個通房都沒有,就一個大丫鬟,還是自幼和未過門的王妃長起來的。這些事朝堂皆知,你們也不打聽清楚就敢胡來,沒有心存歹意難道是打算給我家王爺改改規矩?”

  等他說完,這滿堂的人都看著張祭酒,你不是家裏有人入主中宮嗎?怎麽就不知道此事?是沒告訴你還是你心懷鬼胎?

  張祭酒汗都下來了,不是沒告訴過他,是他不相信而已。

  “這也不必送到東衛去吧?自有金陵地方裁度如何?”張祭酒連忙的說道,東衛和他們勢若水火,沒有的事都能無中生有,更何況這些證據確鑿的事呢。

  李想歎口氣:“我是藩王啊。本就不能結交外官,金陵可有敢來見我的官員嗎?為何駐蹕在國子監,不就是因為這裏是讀書人的地方,本王也是探花出身,住到進來才是天經地義啊!張祭酒,中宮母儀天下,你可不要自誤,汙了聖聰!”

  這下算是堵死了口舌,張拱宸雖是不怕李想,可這事卻不好辦了。沒等他有主意,東衛呼啦啦就跑了來,也不知誰給的信,來的真快。

  又有金陵當地的錦衣衛前來聽差,李想端起茶杯送走了國子監眾人,這才讓東衛把人帶下去:“人給你們不許死不許傷,我還有用呢。”

  東衛番子看看這些廚子下人丫鬟們,心道:不打不罵的隻能嚇唬了唄,這順王何時這麽仁慈了,李千歲不是說他殺人不眨眼,讓我們好生伺候嗎?行,那就聽他的,嚇唬嚇唬這些人,隨便寫個供詞就算。

  錦衣衛來了千戶,不是旁人,正是昔日的百戶葛正康。

  “老葛,晚上無事陪我逛逛秦淮河唄。”

  葛千戶哪裏還敢和他如以往一樣,塌著身子回話:“但憑王爺差使。”

  這秦淮河畔的風月,想當初還是依了聖旨而成的,與那江南貢院一水而隔,並立河畔兩側。頗有才子佳人暗渡銀河的雅趣。

  河畔處勾欄酒坊百十餘家,華燈初上時分,更添十分熱鬧。

  李想一身布衣打扮,左邊跟著雪雁,右邊隨著鶯兒,一路上吃來一路逛。

  這二個姑娘本是看著他的,生怕他去了煙花地。不成想,他卻拉著她們一頓吃喝,還時不時的品評一下味道。

  “還是剛才的牛肉鍋貼好吃,他家的牛肉湯不油不膩的,喝著也舒服。走,咱們回去再吃一籠。”

  南方吃食多有小巧,那一籠不過才四個小小的鍋貼。將將夠他們三個分的。若是到了北方,您若是敢要一籠來吃,誰都會挑起大拇哥說聲好漢子!因為籠屜大小是不一樣的,十來個小籠屜湊滿大籠屜。

  李想身子已經長成,又是長年征戰過來的,吃那一籠猶如塞牙。

  雪雁拉住他說道:“快別回去了,先把這個燒餅吃了。”

  鶯兒指指前麵一家幌子說道:“我們去吃麵。他家的熏魚銀絲麵很好吃的!”

  後麵三三兩兩的遊人也接話說道:“小娘子好口味,他家的熏魚銀絲麵配上魁光閣的五香蛋一起吃,那才是好吃呢。”

  雪雁最好吃各種五香的,聞言後片刻等不得,拽住他倆就要去吃。

  隨著人流擠進了店中,果然是座無虛席。店家過來陪著笑說道:“公子若是不嫌棄,可同人搭桌的。”

  李想素來見怪不怪,莫說搭桌,你就是給他一個號牌讓他等著叫號,他也不會有半點不耐。想當年,捧著飯盒蹲在花壇可是沒少吃過飯。

  點頭應允後,隨著店家小二轉過大廳,緊貼著牆角還真有一個人守著一張桌子吃麵。

  小二過去陪著笑和那人說了幾句,那人倒也爽快,又看看李想身邊的兩個明豔動人點點侍女,欣然同意。

  李想衝她一抱拳:“謝謝姑娘了。”

  那人雖身穿儒服,可身材婀娜,眉眼間有著媚意,實在是個標致的美人。

  她也不答話,隻是奇怪的看他一眼,低下頭自去吃麵。

  鶯兒和雪雁一左一右夾住了李想,等著端上麵來,就看自家王爺三倆口就吃完一碗,百無聊賴的看著她們的麵。

  雪雁淺淺的笑著,把自己那碗給他,自去和鶯兒分一碗。

  李想端起來又是一陣風卷殘雲,放下碗筷喊來店家:“就沒個大碗嗎?”

  那穿著儒服的姑娘這才說話:“你們不要欺負外鄉人去,還不重新給這位公子上飯。”

  小二陪著笑果然端來一大海碗:“公子見諒啊。本來看著您也是錦衣玉食的,就沒敢用這些粗鄙的大海碗。”

  李想哈哈一笑:“雖不怪你,但也要罰你。去給我買來五籠屜牛肉鍋貼來就好。”

  雪雁掏出一個荷包扔給店家:“快去快回。餓著我家公子,可是不依。”

  那姑娘噗嗤一聲笑了起來:“果然是不羈俗世卻又豪氣幹雲的當世奇王!就連身邊的丫鬟都是如此的瀟灑自如。”

  雪雁懶得理她,自顧自吃著麵,鶯兒瞟她一眼:“姑娘慎言。我倆都不是他丫鬟,隻是今天陪著出來吃飯的。可別會錯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