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鍾鳴竹林寺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5-17 17:47      字數:3657
  詩曰:潤州到處皆幽絕,最愛城南古竹林。

  無數亂山藏寺小,幾多籬徑入門深。

  老鬆千尺響天籟,疏罄一聲來梵音。

  勝地殷勤數回過,翻憐身世久浮沉。

  南山之後夾山之中,有一處寺觀,名曰竹林寺。漫山的竹海,將寺觀藏得極深。

  此時月升中天,映得山寺生輝;風過竹林,聽聞比丘誦經。

  三五個人站在山門外,靜靜等著裏麵消息。為首之人仰頭觀看山門的匾額,上麵清清楚楚寫著:竹林寺。一行小字是:禦賜寺匾於己卯年春。

  吱呀一聲響,側門打開,從裏麵走出一僧一道。(嚇你們一跳吧!)

  僧人雙手合什說道:“勞施主久候了。如此相迫,非善也。”

  為首的低下頭看看他們,一聲冷笑:“藏頭露尾的就是善類了嗎?我隻要一個人,你們就狠心搭上十個二十個,誰是善?”

  道士哼了一聲:“交給你處死是嗎?”

  “白癡!你看到哪個死了?”

  “你!”道士大怒:“圈禁起來豈不是生不如死?”

  為首的人歎口氣:“所以我就見不得你們這些裝神弄鬼的。不禁他,他能殺多少人?禁了他,還一個未死呢。出家出家,出個屁!就為了自己那點子盤算,滿口仁義道德的殺人嗎?”

  道士慘然一笑:“給他留個後吧,一個女娃能怎地?”

  “傅青主,我敬你懸壺濟世拯救世人,方才等你一個時辰。你可不要自誤!誰說過不與他家留後,就你們這些杞人憂天的樣子,留給你們又能如何?”

  這道士是世外名家傅山傅青主,堪稱當世大才第一人!

  “我自會好好教養她長大成人。”

  “晚了。一個時辰前,我告訴過你,或是交出來,或是出家。你偏偏不選。現在嗎,聽天由命吧。”

  傅青主大怒:“你們這些天家之人,我是從來都信不過的。既然要聽天由命,那就各憑手段吧。我傅山一輩子救人無數,今天也要開這個殺戒。忠信王,你當真不給活路?”

  他口中的忠信王,就是當今天子的第二子。天子有兩位兄弟,忠義王和忠順王。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另一個就是眼前的忠信王。

  另封四王,東平西寧南安北靜。合起來就是平安寧靜。再封八公,鎮國公牛清、理國公柳彪、齊國公陳翼、治國公馬魁、修國公侯曉明、繕國公石無垢、寧國公賈演,榮國公賈源。

  當今天子繼位之時,任賢臣,革弊政,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試圖重振朝廷綱紀。

  恰恰引起朝中重臣的不滿,誰家沒個礦啊,都讓你收走了,我們吃什麽?於是乎,忠義親王跳了出來想篡位,結果被圈禁在宗人府。有一個小孫女因在外地,本以為能逃過這一劫,卻不成想忠信王親到此地拿人。

  傅青主接到友人傳信,說當今可能要斬草除根,希望他能出山,保住忠義親王這一脈。於是乎,他自晉州連夜南下,終於堵住了忠信王。

  忠信王皺皺眉,冷聲說道:“活路?天下百姓的活路誰給?你也不是迂腐之人,怎地看不清這裏的玄機?我父皇就是為了讓天下窮人吃飽,才把刀架在了這些親王貴胄的脖子上。他們有一個冤的嗎?”

  傅青主嘿嘿冷笑:“不錯!當今確實是明主,所作所為我傅山是心服口服。可是現如今,我隻要這女孩一條活路,難道王爺就不肯給嗎?”

  “怎地如此執拗?是何原因,你且道來。”

  “王爺啊,這女孩一死,陝甘必會大亂。到那時,要死上多少人才能平息這天家之爭?”

  忠信王麵色一沉:“這是何道理?傅山,你要是不給本王說清楚,真當我不敢殺你嗎?”

  傅山還沒張嘴,和尚宣了句佛號說道:“朱衣道友且慢,還是由貧僧解說這個公案吧。王爺可還認得老衲否?”

  忠信王拱手作答:“習齋先生,小王敬仰你很久了。”

  這一僧一道皆是假僧假道,這個和尚姓顏,名元,字渾然,號習齋。若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反程朱理學第一人,又極其痛恨八股,常言道:“去一分程朱,方見一分孔孟。不然終此乾坤,聖道不明,蒼生無命矣。”此言一出,便為世間所不容,朝廷所忌憚。不得已,歸隱在這招隱山竹林寺。

  忽一日,有客至,送上幼女,言道:此乃忠義親王嫡親血脈,因要上位,私下聯絡陝甘教民,許下重諾,他日若登大寶,此皇家女可為聖女。

  現如今,若想翻盤,可將此女交到他們手中,起義軍推翻朝廷。

  嚴元怎可信這等之言,一個幼女係天下安危?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痛斥來客後,將幼女留在身邊,以免被人利用。孰料來人心存禍端,故意將消息走漏,引來忠信王。不得已,求救於傅青主,方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忠信王大怒:“卑鄙!此等行徑,與賣女和親有何兩樣?數典忘祖的混賬們!”

  傅山苦苦哀求,此事化解在民間最好。一來無損天家顏麵也不至於血脈相殘;二來此女從此歸於民間隱姓埋名,隻求平安度日,時日一久便可遺忘在世間。

  忠信王思籌良久,剛說一個可字。就聽得寺內鍾聲大作,須臾間山下喊殺聲四起。忠信王的護衛立即將王爺護在中間,刀劍出鞘,惡狠狠看向那一僧一道。

  傅青主大喊一聲:“不對!習齋兄,貴女何在?”

  顏元一愣:“就在廟中啊。”轉身奔回禪林,傅山緊隨其後。推開客舍房門一看,哪裏還有人在?

  兩個人麵麵相覷,大呼中計。好一招調虎離山金蟬脫殼之計。

  先是將他們兩個人拖在竹林寺,再用他二人拖住忠信王。趁此不備之時,再將人偷偷帶走。寺裏的鍾聲定是信號,山下的人肯定動手截殺。

  “是誰偷偷放走的人?!”顏元大怒,這豈不是將他和好友陷於不忠不義嗎?

  貴女死,則誣陷忠信王,還要怪罪他二人看護不力,甚至有出賣的嫌疑。

  貴女生,必定是背後之人帶走,以後將會以她的身世,掀起滔天巨浪。

  忠信王也看出這裏麵必有陰謀,哼了一聲帶人下山,隻希望自己留的後手能截住這場風波。

  傅、顏二人跺跺腳緊隨其後,希望一切都不要太遲。

  再說說山下,夜已深沉,一位婦人帶著小丫鬟走進了洗浴的帳篷,林家幾個人幫著把熱水抬過來,趙嬤嬤進去片刻後就抱著空鍋出來,林家人趕緊上前幫忙,說說笑笑就回了車後的帳篷,再無聲息。

  數十道目光緊緊的盯著他們,確認無誤後,一道煙花飛起,禪院鍾聲敲響,悠悠蕩蕩傳到山下。本來四散休憩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喊一聲:“迎聖女!”

  呼啦啦爬起來一群人,不分男女老少,抄著家夥就直奔路邊那幾輛車殺去。還有一個事兒多的家夥,大喊一句:“其餘人等不可亂動。”邊說便跳上林家的一輛車頂:“亂動者死,哎喲!”腿一軟就摔了下來。

  他的同夥此時已經和車中的護衛廝殺起來,一時也顧不上他。

  李想關了防狼器開關,嘴裏說著:“快把他綁起來,記住我教你們的法子,不要亂。”

  那個漢子也是倒黴,被幾雙手同時拉住腳踝,死命的往後拉,一路上磕磕絆絆,鼻青臉腫。

  書中暗言,這山下此時有三股人馬。其一是暗中出寺的貴女一行人,身邊侍衛藏得嚴實,現在殺出來竟有十數名之多。

  其二便是之前被老車夫識破的那些官兵,也就是山上忠信王的後手,封鎖住山下路口,就怕有漏網之魚。

  最後喊著迎聖女的這些人,才是那些一路聚集在此的旅人。也難怪老車夫沒看出來,因為他們拿起刀是流寇,放下刀是良民,這一個個本色出演,焉能輕易被人識破。

  王府侍衛也是大吃一驚,怎地自家沒動手,他們先打了起來。領頭的姓蘇,是個隊正,手下來問:“打不打?”

  蘇隊正一指那個帳篷:“先搶人,要活的。”

  手下得令後,抄家夥直奔帳篷,路上但有阻攔的,一刀就砍下去,三股人馬很快廝殺在一起。

  蘇隊正腳快刀狠,砍翻幾個不長眼的,終於到了帳篷前,使勁一拉門簾。嘩啦啦帳篷倒地,可是卻人影皆無。

  一個貴女侍衛此刻也趕了過來,看見帳篷倒地,也沒看清有人沒人,一刀就奔蘇隊正後腦砍去,蘇隊正一矮身躲過這一刀,隨手一撩刺了回去,嘴裏還大喊一聲:“人不在此!”

  那侍衛也是一愣,撩開眼前的刀仔細一看,果然是沒人,那麽個小帳篷,怎麽能藏得住兩個人?果真是沒有!

  兩個人同時看向李想這一行人,他們打的這麽熱鬧,那裏卻安安靜靜毫無動靜。這絕對不合常理,一般的人見到這種場麵,哪能如此鎮定,早就哭爹喊娘了。難不成,還有第四波人馬不成?

  王希躲在車廂裏,抱著一個小姑娘安慰道:“別怕,外麵那些蠢蛋死的幹淨才好。有刀的還是鬥不過這有腦子的。”

  這小姑娘眼波流轉,不怒自威:“男女七歲不同席,你這個膽大的狂徒,還不放開我。”

  王希哈哈一樂,腳下踩著那個洗澡的婦人說道:“那個壞人還真是沒說錯,你才是正主兒。可惜,他看別人一看一準,怎麽就看不出我呢。”說著話抓住小姑娘的手,再自己懷裏一摸,悄悄的說道:“我也是女孩子,現在不怕了吧?說吧,你到底是誰?壞人猜你,怎麽也是個官宦人家的千金大小姐。你爹幾品官?”

  小姑娘奮力掙開她的懷抱,朗聲說道:“你們是怎麽識破我的,你先告訴我,我再告訴你。”

  王希更樂了,笑得身子都軟了:“壞人說,你要是看見我洗澡出來,沒有任何表示,就說明你不是正主。要是極為厭惡甚至有受委屈的表情,那肯定就是你了。”

  小姑娘回想起。自己來借熱水的時候,看見王希洗完出來後,牙齒緊咬,小手攥得死死,心裏在想:怎麽能用一個男人用過的浴桶呢,髒了我身子,我殺你全家。

  想到這,她啊了一聲,後悔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