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變天前奏
作者:幼土      更新:2020-05-17 12:46      字數:2349
  首映第三日票房終於出來了。

  《小英雄》依舊是過億的高票房,105億票房,三天累計票房,達到誇張的36億。

  雖然沒有打破《阿凡達》的記錄,但這份耀眼的成績,足以載入“創紀錄”的曆史記錄中了。

  要知道,該片可是小製作的兒童題材的電影啊。

  若非是在頭一天,就被爆出票房造假的醜聞的話,那注定會被媒體放大了宣傳的。

  而與之競爭的另外一部影片,妖夢工場的《外星人et》,地三日的票房也持續上升,並首次超過《小英雄》,票房成績為106億。

  這樣一來,《外星人et》首映三天的票房,累計達到了27億。

  若是按照正常情況,《外星人et》拿出這樣一份成績,已經是非常耀眼了,但跟同期的《小英雄》相比,還是顯得黯然失色。

  同是兒童題材的電影,又是同時期上映,更是相同的資源與排片率,兩者三天票房相差9千萬之巨,這幾乎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因為有很多知情人都知道,《外星人et》的排片率,在這三天後將會有所變動。

  按照院線方麵的最後期限,若《外星人et》首映前三日的票房無法趕上,甚至是超越《小英雄》的票房,將會被大幅度降低排片率。

  如今,《外星人et》第三日的票房,的確超過了《小英雄》,盡管隻有區區一百萬,可那也的確是超過了。

  如此一來,不管外界的新聞,還是網友的評論,都為之形成了兩個相互對立的論點。

  在當日,前三日票房都出來後。

  新聞首先找到了宣泄口。

  【《外星人et》大涅槃,第三日逆襲《小英雄》】

  【《外星人et》口碑票房雙豐收,是否能保持住排片率?】

  【《小英雄》連續兩日票房下滑,是質量問題,還是受“造假醜聞”影響?】

  【惡意抹黑,導致《小英雄》票房下滑?】

  【票房對賭的陰影】

  【國產影片市場,何時才能良性競爭?】

  相對於新聞的遮遮掩掩,網絡上的網友們言辭就要激烈的多了。

  “事實證明,《小英雄》的票房的確有問題,背後肯定有故事。”

  “相關口子已展開調查,事實真相終將水落石出。”

  “起碼《外星人et》的口碑票房雙火爆是真實的。”

  “票反對賭?某些人汙蔑別人,隻是為了惡意抹黑,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而已。”

  “跳梁小醜的劣根性,相信《小英雄》是清白的。”

  “徐青你就是個渣,《阿凡達》是因為有郭導,《外星人et》沒了任何依靠,剩下的,就隻有被打回原形。”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喧囂塵上,當事人雙方都同時保持沉默。

  不管是《小英雄》劇組,兩大上市公司方麵,還是《外星人et》劇組方麵,都沒有為此發聲。

  不僅如此,甚至就連張磊與徐青兩人,也都沒有公開,或是私底下發表言論。

  但是,不管是網友也好,新聞媒體也罷,大體的輿論導向,都是倒向《小英雄》與兩大上市公司的。

  在這其中,有一部分的確是出於對“抹黑”行為厭惡,本能會同情“受害者”的。

  而另一部分,則是既得利益者,比如那些與《小英雄》劇組存在利益關係的;

  以及那些購買了兩大上市公司股票,如今卻被套牢在手中,無法出倉的股民與他們的家人們。

  最後還有一部分人,則是的確認為《小英雄》影片質量還不錯的,然後為影片抱屈的人們。

  然而,當一個官方的公告再次出現後,整個形勢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官方發布的,就兩大上市公司托底《小英雄》票房,進行票房對賭的新聞線索,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兩大上市公司的確是隸屬同一家母公司。

  這也就是說,不管票房是否造假,兩大上市公司都有隱瞞事情真相,故意抬高股價的嫌疑。

  而除了這個公告外,官方也聲稱,具體調查正在緊急進行,具體情況,將會在出結果後,第一時間發布通告。

  如此一來,哪怕沒有調查出《小英雄》票房有假,也為整個票房蒙上了,一層“買票房”的陰影。

  原本第四日的排片率,因為《外星人et》沒有趕超過《小英雄》的緣故,會被各大院線大幅度降低的。

  但是,詭異的是,官方通告一出,各大院線方麵,都保持了難得的緘默,排片率也依舊沒有發生變動。

  然而,與此同時,《外星人et》劇組方麵,卻接收到大量的求源電話。

  相對於具線以上城市的各大院線,具線以下的中小型院線,也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向《外星人et》劇組,運營費,製作方,請求發送上映片源的商業訴求。

  在他們看來,不管《小英雄》是否存在票房造價,都不影響《外星人et》的票房市場。

  那麽,按照目前的趨勢來說,放映《外星人et》,不但隻賺不賠,而且還是掙大錢的買賣,就是再傻也不能跟錢過不去嘛。

  對於具線以下城市的電影院方麵,徐青在之前就考慮過了。

  就像當初的《阿凡達》一樣,他不僅為《外星人et》準備了多語言版本的母片,而且還進行不同製式的灌錄。

  他的影片,都是另一個世界經過市場檢驗過,超經典的商業大片,不僅針對國內市場,也同樣針對國外市場。

  隻是到目前為止,他限於渠道與影響力的問題,並沒有辦法將影片推廣到國外去而已。

  而具線以下城市的那些相對落後的電影院,他們限於技術設備的嚴重滯後,不能完成主流技術的傳送片源能力。

  他們隻能還依靠相對落後的數字拷貝,來將新影片的內容,拷貝到自己的服務器上,對觀眾進行放映。

  雖然這種硬盤拷貝技術已漸漸落後,但是在國內電影市場上,還是有相當大體量此類影院需求量的。

  就像此前《阿凡達》一樣,《阿凡達》的票房,之所以一開始就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潛力,主要原因,就是各製式,各院線齊上陣,不僅僅隻是新技術屏幕放映的價格高。

  商人的嗅覺是極為靈敏的,一開始這些具線電影院,認為兒童題材的電影,票房潛力不大,並沒有想著要跟著上映。

  但是此時他們發現,兒童題材的電影,一樣也能口碑票房雙火爆。

  一樣也能有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