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宋初三先生胡瑗
作者:青山青客      更新:2020-05-28 14:46      字數:2278
  “胡先生,阮先生來了!”

  門童吆喝了一聲,三三兩兩聚在一處的書生才子聚到門前等候,熱切的目光往遠處端瞧。

  就連隔著門簾的女子詩會也停止了喧鬧唧唧喳喳的聲響,都起身恭迎著兩位先生。

  兩名男子相伴而來,一名男子身著青衣衫,一頭一絲不亂的發絲整理的井井有條,一雙深不可測的眸子,手中拿著一把白紙扇,氣質彬彬溫文爾雅。

  另一名男子穿著暗水綠春滿園羅裰衣,一頭飄逸的長發自然散落,手中拿著一把玉簫,隨著走動響動著。

  “見過胡先生,阮先生!”

  眾人見到兩位先生齊齊的彎腰躬身行學生禮,口中高喊著兩位先生。

  阮逸閃過身子隻受了他們半禮,這些人算不到是他的學生,今天是沾了胡瑗的光。

  胡先生?這位莫不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

  從前在蘇州教學在座的才子書生基本上都聽過他的課,以師之禮相待也不為過,說他桃禮滿天下也不為過!

  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胡瑗雖是一介布衣受範仲淹的推薦進入朝堂,又因慶曆新政被趕出朝堂。

  宋朝理學派的先驅,其徒孫朱熹更是被眾人所知曉,成為除孔聖外對曆史曆代影響最深的一位聖賢。

  唐明對著胡瑗阮逸躬身行禮,不在乎別的,就是他們這樣為民為國的情懷值得人敬佩。

  “都別端著了,就當我們倆不存在,你們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胡瑗衝著眾人擺了擺手說道,和阮逸一同坐在上位上打量著這群學子們。

  “你看,範家女婿唐明也在,還坐在角落裏。”

  阮逸注意到坐在角落裏的唐明,對著胡瑗使了個眼色說道。

  “他既然坐在角落裏定然是不願意被人知曉,你先別著急過去,給他多招惹事端。”

  胡瑗看著唐明滿意的點了點頭,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在少年人身上可不常見,這是為人處世所積累的經驗,能讓人少走些彎路。

  “範兄的那位掌上明珠可是十分出色,唐明想要遠離是非,怕是不易!”

  兩人對唐明十分的感興趣,這少年郎君倒不像是少年人,說話行事讓他們莫不著頭腦。

  胡、阮兩位先生的到來將詩會氣氛推到高潮,眾多書生才子紛紛拿出嘔心瀝血之作,希望能夠得到兩位大家的指點。

  “馬兄的文采非凡,今年中秋詞牌當屬馬兄為首,來年高中可別忘了我們!”

  “整個蘇州城能和馬兄一分高下的,唯有那唐伯虎,可咱們誰也沒見過這位風流才子長什麽模樣。”

  馬俊才被眾人圍在中間如眾星捧月一般,他們這般抬舉或許能入兩位先生的眼,提拔指點一番。

  “胡兄,你看那被眾人圍著的馬公子如何?”

  阮逸問道!

  隻見胡瑗微笑著搖搖頭不言語,多少富有才華的才子才女一時成名之後便消聲遺跡,未曾在東華門外唱名,怎可因一點名利便沾沾自喜。

  如果馬俊才知道自己拚盡全力的炫耀,卻換來胡瑗的這般評價,該做何感想!

  “胡先生,學生來的晚在桃花庵中門外看到那位唐伯虎做了首中秋詞,學生品鑒不出,先生,請看!”

  胡瑗看了眼坐在角落中的唐明,接過學生遞過來的抄寫的紙張,見紙上寫著詞牌名,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此詞一出,怕是之後多少年內再無中秋詞。”

  胡瑗拿著紙張久久未曾言語,暗歎一聲對著身旁坐著的阮逸說道。

  從此再無中秋詞?胡瑗給出這樣的評價是不是有點過了,唐伯虎是有些才氣當不起這般的評價。

  阮逸湊過來和胡瑗一同品鑒著,逐漸的被詩詞影響了心境,一句高處不勝寒,道出隱世和入世的矛盾心裏。

  “好,好,此首中秋詞當的起這樣的評價,從此之後再無中秋詞。”

  阮逸心中驚喜拍手叫好,越是經曆頗多越是能提會詞中的魅力,兩位先生被詩句影響心神無法自拔,諸多往事在他們眼前一一飄過。

  書生才子都圍上前來,阮先生剛剛拍手稱讚他們都聽到了,連忙圍上來瞧著發生了什麽事情。

  “馬兄,一定是先生看到你的佳作拍手叫好,咱們中間除了你誰能有這般才華。”

  “不要聲張,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再說這些話也不遲。”

  明麵上推辭,內心確是樂開花了,受到先生的稱讚給他吹一陣子的。

  “明元兄,發生了什麽事?是不是你作的中秋詞收到了先生的稱讚。”

  馬俊才上前一步跟抄寫詩詞的明元搭上話,親切的問道。

  “不是我寫的,是唐伯虎所寫,我隻是抄下來。”

  唐伯虎?那首桃花庵歌已經甩開他們幾條街,他們總是嘔心瀝血也做不出這等著作來。

  前些日子一首桃花庵歌名震蘇州,現在又做出中秋詞引得兩位先生讚不絕口,這人莫不是文曲星下凡。

  “先生,可否讓學生一觀!”

  胡瑗將詩詞交給馬俊才,他們整天與詩詞作伴,就是這第一句狂野奔放也不是他們所不能比的。

  眾多佳人才女聽到消息,此中秋詞一出,之後再無中秋詞,揭開門簾跑過來觀看。

  “靖柔,見過胡先生,阮先生!”

  範婧柔見了兩位先生緩緩見禮,他們隻是一課之師,而範婧柔確是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半年之久,在琴技上更是深得阮逸傾囊相授。

  “數年未見,靖柔長得越發漂亮,跟我記憶中那個小丫頭模樣大不相同。”

  阮逸看到範婧柔親切的說道,算著時日已經有四年之久未曾見過。

  “先生身體可好,遠州生活艱苦,靖柔時常掛念先生。”

  範婧柔看著阮逸的模樣有些蒼老,因詩句得罪了官家,被除名貶至遠州近日才得釋放,這些年多受顛簸流離之苦。

  “我身體甚好不必擔心,靖柔可是很有眼光,找了個滿腹經綸的佳偶,蘇州第一才女配蘇州第一才子真是絕配!。”

  範婧柔莫不著頭腦,為何阮先生會提及唐明還對他稱讚不絕,蘇州第一才子這名聲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