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青襄登基
作者:胖達菜根      更新:2021-05-06 19:51      字數:2567
  走出宮外,心裏一直疑惑的林半夏還是忍不住的問了出來,“你到底做了什麽,讓玉青稷心甘情願將皇位讓出來?”

  玉青慕笑著輕輕刮了刮林半夏的鼻子,“你猜?”

  林半夏故作生氣的撇過頭,“不說就算了。”

  “好啦好啦,我說,”玉青慕哄著林半夏,將林半夏輕輕轉回來。

  林半夏嘟著嘴,故作生氣道:“快說。”

  玉青慕輕握著林半夏的手,緩緩說道:“朝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幹淨的事,隻要這些事被人掌握了,要麽就是死,要麽就是順從,我離開你的那段時間就是去安排這些事了。”

  林半夏有些驚訝,“你不會把他們全殺了吧。”

  玉青慕被林半夏的問話逗笑了,“你當真以為我是那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啊,我隻是讓他們不要替玉青稷出謀劃策罷了,玉青稷身為一國之君,得不到人支持,再加上太醫說他命不久矣,想不禪位也難。”

  “嘖嘖嘖,”林半夏連連點頭給玉青慕豎起大拇指,“誅人誅心,高啊。”

  玉青慕笑著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便是軍權,隻有軍權才是真正的實權,雖說我的軍權被收,但這些將領依舊會聽從我的號令,而且最重要的北方軍權掌握在鎮北王手中,鎮北王自是不會聽從玉青稷的。”

  “哎呀,”說起鎮北王,林半夏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嚇得玉青慕緊張了起來,連忙說道:“怎麽啦。”

  林半夏有些懊惱的說道:“鎮北王妃讓我來京都看看鎮北王是否安好,這一來二去我居然把這事給忘了。”

  玉青慕有些心疼的摸著林半夏的頭,“你呀,總是有忙不完的事,鎮北王那邊沒事,你不用擔心,我們先去看看襄兒。”

  當玉青襄得知自己要當皇上的時候,整個人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始終不敢相信玉青慕說的話。

  林半夏打趣的調侃著玉青襄,“以後還要多多仰仗您照顧一下啦。”

  玉青襄依舊不敢接受這個現實,滿是為難的說道:“皇嫂你就別打趣我了,皇兄,我真坐不了那個位置,還是您去吧。”

  玉青慕難得的對玉青襄嚴厲了起來,“這件事沒得商量,你自己好好準備。”

  玉青襄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林半夏,但林半夏也隻能無奈的聳了聳肩。

  三日後,禪位大典如期舉行,玉青襄稱帝,改年號為景平,玉青稷封為賢王,原太後封為安太後,而洛太妃則為洛太後,首次設兩宮太後。

  但同樣,玉青稷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災情之事,毫無執政經驗的他在一堆奏折裏煩惱不已。

  而此時玉青慕帶著林半夏進入了延和宮,看著埋頭閱看奏折的玉青襄笑道:“皇上這是怎麽了?”

  玉青襄聽到熟悉的聲音高興的抬起頭,但隨後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重重歎息一聲道:“朕在看群臣報上來的賑災之法,可是看來看去都是開倉放糧,但大司農那邊說,這一個多月來各地都在開倉賑糧,糧庫早就空了。”

  玉青慕在旁側的椅子上坐下,道:“本王這裏倒是有一個辦法。”

  玉青襄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看向玉青慕,“皇兄請說。”

  但玉青慕卻看向了林半夏,林半夏點了點頭後,對著玉青襄說道:“皇上,我認為解決災情分為三個方麵,分別是吃、住、病。”

  玉青襄表示讚同的點了點頭,“皇嫂說的是,不知皇嫂可有什麽好的辦法?”

  林半夏緩緩說道:“關於吃,如今糧庫空虛,但很多糧商和大戶人家都有不少的存糧,若能讓他們把糧食分出來,那就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但玉青襄卻苦澀的搖了搖頭,“讓這些人把糧食讓出來怎麽可能。”

  林半夏卻笑著繼續說道:“若皇上下令,凡捐銀十兩或等價糧者,兩年內可抵商稅二十兩,捐銀二十兩或等價糧者,可抵商稅四十兩,以此類推,上不封頂,捐來的錢可以用於向玄北國購買牛羊等牲畜。”

  玉青襄聽後高興大呼,“妙啊,如此一來,許多人為了少納稅定會捐銀捐糧,而且這算起來隻是提前征用了兩年內的商稅罷了。”

  “皇上果真聰明,”林半夏繼續道:“至於住和病,皇上可以參考城外的辦法,建造安置所和隔離所。”

  災情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如今都被林半夏解決,玉青襄緊鎖的眉頭頓時放開,連忙對著身邊的太監說道:“傳大司農、大工令、大典客。”

  等待這三人的期間,林半夏同玉青襄又商量了些細節。

  很快,大司農三人齊步走進了延和殿,“參見皇上。”

  玉青襄看著三人,還有些稚嫩的臉上強作嚴肅,“災情的嚴重情況,想來三位都有所了解,不知三位愛卿有什麽好的辦法?”

  三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說什麽,玉青襄見三人無話,便再次開了口,“既然三位愛卿沒有什麽好法子,那朕這裏倒是有一個辦法。”

  大司農問道:“不知皇上有何辦法?”

  玉青稷往玉青慕的方向看去,得到了玉青慕的肯定眼神後,對著三位大臣說道:“因洪水天災,百姓流離失所,現免征連江郡兩年糧稅,遲理郡、崇州郡減免一半糧稅,其餘各郡免征一年糧稅,此外鼓勵各地商賈捐糧捐銀,凡捐糧捐銀者,可在兩年內抵扣同等價值雙倍商稅,此事由大司農馮以安負責。”

  大司農連忙跪下回道,“老臣遵旨。”

  玉青稷輕點頭,繼續說道:“城外流民安置之法想必三位都已知道,現令大工令馮旭陽負責各地工監所修建流民安置所和病患隔離所,這安置所和隔離所建造簡單、造價也低,所以一定要盡快建造好。”

  大工令也同樣下跪應道:“老臣遵旨。”

  玉青稷看向充滿疑惑的大典客,畢竟大典客的職責是負責與外國的邦交事務,救災之事與他沒太大的關係。

  “大典客,傳你來是要你前去玄北國。”

  大典客有所領悟的說道:“可否是因為玄北國新帝登基之事?”

  玉青稷輕點了下頭,“是,但這隻是其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做。”

  大典客不解,拱手問道:“敢問皇上,是何事?”

  玉青稷微做氣勢,直接說道:“封大典客趙彥為赴北使,持庭節,前去玄北國恭賀新帝登基,其次與玄北國購買大量牛羊等牲畜用於救災,所以購買牲畜價格越低、數量越多越好。”

  大典客知牛羊牲畜是用來救災後,頓感肩上任務沉重,重重的跪在地上拱手應道:“老臣,定不負皇命。”

  安排完這三人後,玉青稷略帶敬意的看向坐在一側的林半夏,道:“永安縣主。”

  林半夏連忙起身行禮應道:“在。”

  相對於麵對其他三位大臣,玉青稷在同林半夏說話時聲音溫和許多,“現特封永安縣主為欽醫使,賜禦牌,前往各地治療災民病情。”

  林半夏再次對著玉青稷行禮,“永安遵旨。”

  安排好所有事宜,可以感覺玉青稷明顯鬆了一口氣,“此次救災事宜全由戰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