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成仙必備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10
  天歌說:“道教音樂,大部分很淨化人心,有時候我在想,這些音樂能不能作為一種法器使用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煉度儀中韻腔的吟唱,全部用真音,講究曲折綿長,高功需調動自己丹田之氣,徐徐吐音,使得韻腔傳至幽遠,充滿天地法界,威懾神鬼,情感天人。”

  天歌說:“還真是可以當做武器使用呀!都可以為威懾神鬼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主人,你可知道成仙必備四大要素,你知道幾個?”

  天歌笑道:“嗬嗬,還有這種東西嗎?成仙的必備的四大要素,我怎麽能知道呢?你卻知道是什麽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古人嚐雲,法財侶地,是仙道正式入室下工所必須具備的四項要素,如有所缺,則無從下手用工。然此四項,範圍甚廣,今略分述於後,供諸同道參考。”

  天歌好整以暇笑道:“嗬嗬,我洗耳恭聽……”

  仙鶴童子傲白:“第一樣“法”者,即仙道的修煉方法,又稱之為丹法。”

  天歌說:“丹法,也是修道修練方法,是對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丹法由於修煉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內丹與外丹兩個方麵。外丹術是丹法最早的存在形式,在唐代以前的修煉者,多以外丹術修煉為主,明修外丹,而隱煉內丹。唐宋以降,世人畏外丹術之繁難,遂轉入內丹術之修煉,而外丹術也逐漸不被修煉者所重視,故而從事外丹者日少。到今日徒聞有外丹之名,而鮮有知外丹之旨者。”

  天歌說:“外丹,以前隻聽過內膽,這外丹又是什麽呢?”

  仙鶴童子傲白:“後人將內外丹法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別,即天元神丹(後有人因神丹服食鮮有成功者,遂改稱清淨丹法為天元丹法)、地元靈丹、人元金丹(人元金丹原分清淨與陰陽兩途,今則專指陰陽)三元丹法。最早的天元神丹和地元靈丹,都是指外丹術。天元神丹,人得而服之立躋仙階,甚至說“雞犬服之,立能飛升”。這種方法從明代張三豐後,已經很難得聞。地元靈丹又分為黃白點金術與既能點金又能進一步上接於天元神丹者兩種。點金術,陳攖寧先生曾在二十世紀做過實驗,確證有其事;後者今日亦或瀕於失傳。人元金丹,即指內丹術而言,是今日修煉者所共遵從的修煉方法,其也有清靜工夫與陰陽工夫之不同。”

  天歌說:“清靜功夫不是靜心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清靜功夫多指北派的修煉方法;陰陽功夫多指南派修煉方法。內丹術因修煉者的地域及下手方法等不同,衍生出了很多流派。如以人而分者,有少陽派、鍾呂派、三豐派、希夷派等;有以地而分者,如王重陽之北派、張紫yang之南派、陸潛虛之東派、李涵虛之西派。

  而各派中又分出不同的流派,有以法而分者,如李道純著《中和集》倡導“守中”之道,被後世稱為中派;閔小艮南北二宗各有偏執遂調和其間而被稱為“清靜陰陽調和派”(後人以閩氏於金蓋山修煉,亦稱此派為“金蓋山派”);黃元吉承陳摶、邵康節之法脈而提倡不同於南北二宗的修煉法門,被稱為“非南非北派”。如此種種,方法眾多,流派紛呈,故有“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根苗”之說。以上皆指正統丹法而言。此外,尚有諸般旁門小術與外道偽法,他們也打著丹道正法的牌子廣收門徒,故亦有“三千六百旁門,七十二種外道”之說。”

  天歌說:“七十二外道說的是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古雲:“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蓋仙道法門,其本初並無二致,由於人類的體質不同,稟賦各異,從古至今數千年來,由於時代、環境、習俗、禮教、道德、社會、宗教、家庭、信仰、法律、性別、年齡、學問、誌趣之種種不同,同樣一種法門,而在不同的修煉者身上,則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又因為師者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故受傳者便有不同的傳授。而受傳者的資質、智慧、誌向,又決定了方法之:“當一種方法形成以後,自然就會有其追隨者,而持不同意見者也會隨之而來。既有追隨者又有反對者,自然也就有了調和者,從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對最初的傳授者來講,法本無二,如紫yang翁雲“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又雲“萬卷仙經語總同,金丹隻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向幹家交感宮”。至於旁門左道,尚不在此例。”

  天歌說:“哦,旁門左道在哪裏?”

  仙鶴童子傲白:“總而言之,不論何種方法,總是以見到效驗為憑據。陳攖寧先生《辨(楞嚴經)十種仙》有雲,“仙道之方法,今生能否一定成功,亦看個人努力與否以為斷。徒有希望而不實行,或雖實行而不努力,亦屬無濟。譬如,我們有一處目的地,相距百裏之遙,走得快,一日可到;走得慢,二三日或四五日可到。修仙原不限定一世成功,所怕的就是南轅北轍。”《答複南通楊風子君》亦雲,“譬如要從上海到南京,有四種走法:第一種,兩腳步行;第二種,乘輪船;第三種,乘火車;第四種,乘飛機。時間的快慢雖有分別,而結果皆可以到達目的地。就是恐怕把方向認錯,乘輪船的到了寧波,乘火車的到了杭州,乘飛機的到了北平,兩腳步行的又不知去向,永遠不會有到南京的一日。”

  天歌說:“嗬嗬,傲白,以上所言,即是指仙道修煉的方法而言。”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法”之一字引申開來,又可理解為跟仙道有關的各種條件與方法。如丹室的修築、地方的選擇、修煉中種種的變通等廣義的“法”,不僅僅專指丹法。”